梁科吧 关注:10贴子:552
  • 2回复贴,共1

(讨论)为什么资产阶级民主是反动的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关于民主的科学性、公平性、公益性的探讨(上)
  
  
  
  什么是民主,是如今网络上讨论极为广泛的内容,虽然民主的版本有许多种,但是只有一种民主是真正的民主,那就是以科学为本的民主,这个民主,即是真正让社会公意(公益)发挥主导作用,民主体制就是在这样的主导下,是去寻找公意(公益),而不是仅仅满足某一个人群的众意(众益)。真正的民主必须兼备公平性,科学性,公益性三个重要方面。
  
  公益性是民主的根本,因为民主的“民”并非是普通的你我他,而是以整个社会为主体,抽象出来的那个“民”,其的精神实质的主体是要求社会体制表达整个社会的整体利益,所有社会成员的整体才是民主的“民”,而在“民主”的概念下提及“个体”太狭隘了。
  
  民主是对体制的要求,不是对个人的要求,个人的“民主意识”之概念,其实是要求个人理解民主机制对社会公益的贡献。社会公益、社会福利最大化是每个社会成员的利益所在,这和保护环境的环保意识有点类似,即人类保护环境是对包括自己在内的人与自然的一种爱护,但实际体现为行动的时候,和每人保护自身个体是完全不同的。
  
  换个思维角度来说,也只有要体现整个社会公益性的时候,才用得上民主机制。因为在这样的进程中,将会涉及某些个人或团体被要求放弃一部分自身利益,服从整个社会整体,体现社会公益。在这个过程中,必须由与之相关的全体社会成员公平的参与博弈,在博弈中按照科学性原则进行充分讨论,最后在公平性原则下进行表决,得出科学、公正的结果。
  
  民主表达的公益,其实也可以说是将社会整体利益作为主体,所表达的公意,这个“公”就是“社会整体”。而通常所谓的民意,则是大多数人或绝大多数人的一致意见,只能算众意。“众意”究竟有多大程度上接近“公意”,则由“众意”所表达的公益性来探讨,而对公益性的判别的最直接标准,是另外一个原则——科学性。
  
  而对比“科学性”和“公平性”,“科学性”是首要的。因为只有科学性才能表达公益,而公平性只能促进,不能保证,毕竟真理有可能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再公平的博弈,也不可能保证一定能找到真理。而科学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就是使整个机制运作起来,有无限接近真理的可能。谈到这里,无可避免的会提及“积极博奕”和“消极博弈”两个概念的区别。
  
  所谓“积极博弈”是指有着强大内生动力的博弈,与参加博弈者们的切身利益相关性强,他们必须参与博弈才能掌握自身的切身利益,所以博弈者的参与欲望强烈,体现出积极性,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其实是博弈规则设计的成功,是科学性的体现。而“消极博弈”则是缺少强大内生动力的博弈,这种博弈中参与者的自身的利益与博弈的相关性不强,或根本就不能在博弈中直接体现切身利益,或不参加博弈也能体现自身的利益,若是如此,会使机制设计中希望参与博弈的各方失去参与的兴趣,使该博弈成为伪程序,或形同虚设,或成为忽悠的幌子。若“消极博弈”发生,不仅其科学性荡然无存,公平性也将无从谈起,表达公益性就很困难了。
  
  体现科学性的另外一个关键,是知情权。民主的真正作用是需要有条件保证的,即在知情权得到充分体现的前提下,让与之相关的所有人有均等的机会表达自己的意愿,尽可能合情合理的决策每一项议题,在保障最大多数人的利益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将最优化的方案筛选出来并付诸实施,这样才能保证公益性这个终极目标的实现。
  
  若在知情权不充分的情况下,即便将决定权以机会均等的方式交到人们手中,他们的票也不一定投向能对自己切身利益最大化的方案,在大众受蒙蔽的情况下,提议的内容不具备透明性,模糊的定义或偏颇的解读都会造成误导,这样整个表决的过程就有被操控的危险,在此情况下很多方案或许连提出来的机会都没有,所以方案自身的完备性和透明性也是“知情权”的重要的内容之一。若在“知情权”没有保障的情况下,议案本身定义模糊、解读偏颇,即便以“少数服从多数”的方式进行全民表决,也会产生很多没有质量甚至有害于社会福利和个体自身利益的方案,会让某些别有用心的人通过对表决的操控而有机可乘。



1楼2006-09-24 19:08回复
      
      如今所谓的代议制议会,及其民选基础(一人一票选举),实质上是寡头们制造的一个伪程序。
      这个伪程序是如此缔造的:
      
      民众的资源优势是——选票的数量;
      精英们的资源优势是——他们的知识和经验;
      而财阀、寡头、利益集团们的资源优势是——雄厚的财势;
      
      传统代议制议会的博弈规则,是让民众的选票优势体现在代议士的产生上,一旦代议士产生了,民众就不再参与博弈了;这个博奕就浓缩到议会里去了,所以民众的资源优势与其切身利益的相关性并不大,而选举本身又有“阿罗不可能定理”所揭示的缺陷,民众不一定能把票投给自己愿意选的,只能在政党的候选人里去挑选,而在这样的挑选中,一人一票选举也不能正确统计民众的意愿,连众意都表达不了,所以该博弈对于民众而言,成为不了积极博弈,内生动力不足,故经常出现投票率低的状况;
      
      而代议士单纯参与博弈的内生动力也不足,因为他们的切身利益在议会里也不能直接体现,他们或是贤达人士,或是知识、学识、经验丰富的学者,但少有财阀、寡头、利益集团的控制者,对于他们来讲,成为代议士,除了把自己的时间耗费在公益事业里,并没有什么好处可言,所以这样的博弈对他们来讲,也非积极博弈;这样一来,整个博弈的内升动力就成问题,整个可以概括为——精英属于“了解的人不关心”,而民众则是“关心的人不了解”;精英们参与博弈无积极性,而民众积极性高却没有参与博弈的知识和能力。说白了,让精英服务于民众,没有内生动力。
      
      但在这个博弈里,还有另外一方,那就是财阀、寡头、利益集团,他们既没有选票的数量优势,也没有对社会综合分析能力,它们只对自己的利益感兴趣。而之所以要求有议会博弈的存在,还正是因为财阀、寡头、利益集团和民众之间有着不平等的关系,并造成了社会矛盾需要协调解决。由于议会所产生的法案(结果)和财阀、寡头、利益集团的利益直接相关程度高,它们参与议会博弈的理由很充分,所以,财阀、寡头、利益集团参与这个博奕,是理所应当的。
      
      而刚才也提到了,财阀、寡头、利益集团既没有选票的数量优势,也没有对社会综合分析能力,他们无法凭借以上两部分优势去参与博弈,即便它们内部也有部分精英,民众也不会选。按照公平性原则,应当允许它们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来参与博弈,但它们凭借自身物质资源优势参与博弈又会出大问题。
      
      传统代议制议会制度确实给了它们充分发挥自身物质资源优势参与博弈的机会——那就是允许他们用自己的财势,组建精英团队,参与博弈。在这样的博弈里,财阀、寡头、利益集团因为通过组建自己的精英团队,而与政治精英联盟,轻而易举的对博弈形成垄断。
      
      这样的结果是让寡头和精英在联盟内部形成积极博弈。寡头希望垄断议会博弈,希望在调节社会矛盾的时候让议会偏袒自己,而在传统制议会所形成的博弈里,它们确实能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直接获取切身利益,所以对于寡头来讲,议会博弈确实是积极博弈。精英在被寡头网罗形成联盟以后,对博弈的兴趣则来自从寡头那里获得的物质利益,这时候他们参加博弈的理由充分了,积极性也有了,同时参与博弈的原则也确定了,就是为提供给他们物质利益的财阀、寡头、利益集团服务。这样一来,精英服务于寡头内生动力就强大了。最终,使民众被排斥在议会博弈以外了。
      
      而且如今,政治精英在传统代议制议会里,必须通过加入财阀、寡头、利益集团所组建的团队,才能成为代议士,才能获得物质利益。在此条件下,精英为寡头服务的理由更充分,形成的联盟更稳固。反观民众参与民选的意义其实就不大了,因为议会博弈已经通过“代议制”完全把民众排斥在外,使议会被寡头和精英的联盟垄断,它们相互勾结、瓜分利益。所以传统代议制议会在博弈机制的设计上是不科学的,这种不科学导致了公平性的重大缺失,其公益性的体现,只有存在于寡头和精英联盟内部可能的分歧中,即生存于夹缝中,体现是极为有限的。
    


    3楼2006-09-24 19:08
    回复
        
        他们设计出来的选举制度里,美国民众甚至不能直选总统,而是各个洲按照洲议会的安排,产生选举人,由选举人去国会参议院投票选举总统。所以导致了当选的总统得到的不是民众的直接选票,而是“选举人票”。而“选举人票”由选举人决定取向,所以获得选举人票资格的政党和个人决定“选举人票”的归属,而在此过程中,他们还实行了“胜者通吃”原则,那就是哪怕仅仅凭借微弱优势获得的一洲选举人资格的政党和个人,有权利将代表这个洲的选举人票100%的投向并不是这个洲民众100%支持的总统候选人。由于每个洲几乎都是采取“胜者通吃”的原则,所以除了寡头支持了政党以外,其他小党,或者是妄图联合起来的民众组织,因为不能有效的联合,也缺乏庞大财势,而无法和其竞争,所以他们的声音几乎完全被屏蔽了。而寡头支持的政党,哪怕只有一点微弱的优势,也能获得这个洲100%的支持,即便有个别洲有出现寡头支持的政党落败的情况,这个洲的选举人票也起不了决定性作用,其他洲的“选举人票”一样会把寡头支持的候选人推上去。
        
        即便有相当数量的洲没有支持寡头的政党,最终使得寡头支持的候选人不能获得半数以上的选举人票,那么总统也不会由全国公民来直选,而是由国会投票,让议员老爷们决定。而议员的产生机制是旷日持久的选举历程,没有强大的财力,或者特殊的背景,个人或团体没有特殊的毅力和动力,很少能坚持到最后,即便有也是凤毛麟角,而选举人的产生和议员产生有许多相似的地方,所以少有非寡头支持的团体或个人,同时能在两个方向上阻断寡头和精英的联盟。故在这个游戏里,政治精英和寡头天然联盟了,组建了财阀、寡头用庞大财势支持的精英团队——政党,垄断了议会,将民众排除在议会博弈以外。
        
        这个机制设计里,让精英和寡头排斥民众于议会博弈以外,压制小党参与竞争,防止民众联合,被体现得淋漓尽致。这其中,以公益性为目标的科学性的缺失程度就不多说了,公平性也很够戗,而公益性在口头上体现最多,因为没有哪个参选的选举人会声称自己不伸张民众的意愿,但其实他们是什么初衷,一目了然……所以说,这里所谓“民众政府”确实仅仅只有“精神和形式”了,而实质则是利用伪程序,让民众远离议会博弈,让精英和寡头联盟垄断控制议会,在议会里,它们伸张什么,只有它们自己知道了,在这个过程中,民众的知情权也被无形的剥夺了,真实的决策过程都将被关在精英和寡头垄断的议会里了,这里不仅仅是议会席位上的垄断,更是知情权的垄断,而这个知情权也相当重要,前面已经谈到,它直接关乎科学性、公平性、公益性。
        
        由此可见,传统的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及选举制度、议会制度还真是属于资产阶级的,也还真够反动的:)
        
        (本文并未完成,后期篇幅待续,大家先讨论讨论)
        
        注:
        在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嘉许的学术成果——“森的帕累托自由悖论”中,森证明了,若大家各自将自己利益最大化体现出来,必然造成相互影响,甚至冲突和伤害。所以,本文认为所谓公益就是让大家在相互协调中达成多赢,但资产阶级的民主是为富人牟利的,出发点是以富人为基础的,这样富人牟利了——极大体现自己的利益,必然影响和伤害到其他人的利益,而富人和精英在资产阶级民主中形成联盟,共同牟利,那么受损害的必然是民众,这是左派反对的,这是对民主主旨本身的反向运动,所以左派认为资产阶级民主是反动的
      


      5楼2006-09-24 19:0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