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中歌吧 关注:40,371贴子:797,881

云中歌最难解释的三大疑问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肖涛子吧主不好意思,我再问几个小问题。。。
1.刘弗陵为什么在交给上官小妹玉玺、兵符时让她一个月后再交给刘询?如果他真的中意于刘询,让上官小妹立即交给他不是更快,更能避免兵祸?
2.刘询怎么知道孟珏哪一天要离开长安?而且偏偏要在那天杀他?孟珏怎么知道那天刘询要杀他?
3.黑衣人怎么会知道他们的同伴是何小七害死的?


1楼2012-01-02 23:03回复
    首先第一个:陵哥哥要先等刘询控制长安才能把病符交给他,如果是刘贺掌权就要给刘贺,可谓是用心良苦。第二个没注意。不能回答。第三个:那些黑衣人并不知道,只是何小七看到他们就觉得是被他活埋的那些士兵


    来自手机贴吧2楼2012-01-03 01:16
    收起回复
      关于第二个问题:
      原文:等何小七名单上的商铺倒闭得差不多时,一日,孟珏给刘奭上完课,微笑着对他说:“这些年,我能教给殿下的东西已经全部教完。”
      刘奭听后,手慢慢地握到了一起,力持镇静地问:“太傅也要离开了吗?”
      孟珏没有回答,只微笑着说:“你的父皇与你性格不同,政见亦不同,你日后不要当面顶撞他,他虽然待你与其他皇子不同,可天底下最善变的是人心。”
      刘奭抿着唇,倔犟地说:“我不怕他!”
      孟珏未再多说,起身要走,刘奭站起来想去送他,孟珏道:“我想一个人走一走,你不必相送了。”
      刘奭虽贵为太子,可自小跟随孟珏,见他的时间远远多过父皇,对他有仰慕、有尊敬、有信任,还有畏惧。听到他的拒绝,只能停下来,站在门口,依依不舍地望着他的背影。
      待孟珏的身影消失后,他正要转身进屋,却发现孟珏惯佩的玉珏遗落在地上,连忙捡起,去追孟珏。
      孟珏快到前殿时,看到刘询一身便袍,负手而立,观河赏景,恰恰挡住了他的路。
      原文见上,还请高人指点
      


      4楼2012-01-03 08:29
      回复
        关于第三个问题:
        其实说实话我也是这么想的,可是有一个问题,如果黑衣人并不知道此事的话,那如何造成两大势力集团的对立呢?


        5楼2012-01-03 08:32
        回复
          难道这是构思情节时的漏洞?


          6楼2012-01-03 14:59
          回复
            有没有对故事看的深入的给解释解释。。。


            7楼2012-01-03 21:04
            回复
              第二个问题,刘询知道孟珏掌控大部分商铺且要强令其关闭时,孟珏自己便关闭了这些在何小七名单上的商铺,比起这个,孟珏想要知道刘询何时设计埋伏简直太easy了。。


              IP属地:北京8楼2012-01-03 21:40
              收起回复
                我明白你的意思了,那第一个和第三个问题呢?


                9楼2012-01-03 22:44
                回复
                  最后一个问题我也解决了。。。
                  就差第一个了,呵呵


                  10楼2012-01-04 10:31
                  回复
                    坐等更新。。。。。。。


                    IP属地:北京11楼2012-01-04 11:15
                    收起回复
                      z小步,这是何意?


                      12楼2012-01-04 11:31
                      收起回复
                        第一个问题,原文不是写的很清楚了?
                        “作为皇帝的人选,刘贺的确不如刘询,但同扰乱天下的兵祸相比,那点差距也就不算那么重要了。”
                        很好理解啊,挑起战争的是刘询,但刘询只是为了争夺皇位才挑起战争,一旦他坐上了皇帝的位置,将来还要治理天下,当然不会让战祸继续蔓延,让外族并吞了自己的版图。
                        玉玺兵符如果直接交给刘询,那如果刘贺和孟珏并不如目前书中所呈现的那种退让呢?如果暗中挑起战争的是孟珏或者刘贺呢?玉玺兵符在刘询手里,而另一方王位候选人因为不甘心举兵相抗,挑唆别的藩王共同举兵,战事就不会是如今这样点到即止,而将是一场蔓延地很长很大的为祸天下的战争。
                        王位之争,比的是谁更心狠手辣,刘弗陵虽然预计到刘询手段更狠,但人心难测,他也不得不作好另一个打算,战争或许不可避免,但战争越早结束,战事范围能控制得越小当然需要考虑。


                        13楼2012-01-04 17:27
                        收起回复

                          而且如果更早的将玉玺、兵符交给刘询,红衣也不必死了,大公子也不必被关押了,孟珏也不必被逼下悬崖了,云歌也不必去雪山寻孟珏了,许平君也不必夜跪昭阳殿了。。。以及种种
                          所以这里刘弗陵的决定是个大问题。。。


                          15楼2012-01-04 21:05
                          回复
                            我只是觉得这可能是桐华女士为了符合刘贺登基27天的史实而想出来的构思,但这个构思其实说不通
                            完全不像是刘弗陵会做出来的决定


                            16楼2012-01-04 21:38
                            回复
                              第三个问题,其实完全可以认为是刘询透露出去的。。。
                              故意让两个组织对立,相互牵掣,这不更符合帝王制衡之术么?
                              当然,如果书中有细节表现出来更好。。。


                              IP属地:北京17楼2012-01-04 21:59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