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水玉钱吧 关注:5贴子:108
  • 0回复贴,共1

【这里是美文***】按自己的方式 去度过人生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按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人生
文/喻清野
【惯看秋月春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明)杨慎《 临江仙》
一生事业总成空,半世功名在梦中。死后不愁无勇将,忠魂依旧守辽东。
——(明)袁崇焕《临刑口占》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气势磅礴。与苏轼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有异曲同工之妙。立身于天地之间的大气从容,笑看秋月春风。
幼时在老版《三国》中听过由这首词化用而来的歌词,只觉贴切极了。再次读到,是在明史里。在详细了解了杨慎的父亲当朝首辅杨廷和到杨慎的本人命运的跌宕起伏之后,这首词映入眼帘——片刻惊愕之后,醍醐灌顶。有些感受它存在着,总是有同类,虽然可能并未处在相同的时空。誊抄两遍,默默记下了。
明史再往下读,读到崇祯一朝,国家危亡关头,袁崇焕作为挽狂澜于即倒的人物临危受命。听到袁崇焕三个字的时候,总是会很快地联想起它的全称——“千古奇冤袁崇焕”,或是“岳飞第二”。一句话,被误杀的忠臣。
杨慎与袁崇焕,一文一武,一个致仕治世,一个督兵乱世。命运截然不同。
杨慎年迈时“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袁崇焕在行刑前喟然长叹“一生事业总成空,半世功名在梦中”,他至死不知自己是为何而死的。皇帝的倚重与信任他得到了,大权在握了,辽东守得了。却不得善终。他恰恰是输给了自己的弱点——缺乏谋略。而这一点,恰恰是杨廷和杨慎父子的长项。
所以明月说,历史惊人的相似,就算过了一千年,袁崇焕还是会死。之所以比较这两个人,是想传达一种意念——态度。对待人生,对待自己的态度。
在大环境之中,许多事情非一己之力所能变更。然而至少有一样东西是可控的,那就是态度。困境可以折损你的梦想,你的信心,你的能量,但丝毫折损不了你的态度。要相信,态度能够左右事情的走向。
直到最后,我也未曾看到杨慎或袁崇焕有只言片语后悔自己的人生,他们饱读诗书,以自己的方式度过了一生。是无憾的。
【按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人生】
征文结束,后期审稿工作也接近尾声。征文厚厚的一大打,一篇篇看过去,筛选、打分、写评语。同伴说,此刻总算了解了语文老师改作文的辛苦。
我审阅着这些洋溢着新鲜气息的稿子,高考、青涩恋情、思乡、苦恼、在备考高考时的谨小慎微、如履薄冰……忽然就想起了去年学姐在开会时反复强调过的——孩子们啊,你们的情感格局能不能稍稍大点?不要整天沉浸在你那些小情绪里。
尘封许久的记忆扑面而来,有惆怅,也有淡淡的喜悦。惆怅的是最轻松的时光已过去了,喜悦的是,已经度过了最初的懵懂。
因为人物采访的关系,了解了一些优秀的大三大四学长学姐的资料,他们的优秀有迹可循。这与他们的辛苦努力分不开。天道酬勤,所有人都在承受压力,没有人能坐享其成。
这周最后,有几段很有感触的话,与诸位共勉之——
“很多人问,为什么看历史,很多人回答,以史为鉴。
现在我来告诉你,以史为鉴,是不可能的。
因为我发现,其实历史没有变化,技术变了,衣服变了,饮食变了,这都是外壳,里面什么都没变化,还是几千年前那一套,转来转去,该犯的错误还是要犯,该杀的人还是要杀,岳飞会死,袁崇焕会死,再过一千年,还是会死。
所有发生的,是因为它有发生的理由,能超越历史的人,才叫以史为鉴,然而我们终究不能超越,因为我们自己的欲望和弱点。
所有的错误,我们都知道,然而终究改不掉。
能改的,叫做缺点,不能改的,叫做弱点。
人生并非如某些人所说,很短暂,事实上,有时候,它很漫长,特别是对苦难中的人,漫长得想死。但我坚持,无论有多绝望,无论有多悲哀,每天早上起来,都要对自己说,这个世界很好,很强大。
这句话,不是在满怀希望光明时说的,很绝望、很无助、很痛苦、很迷茫的时候,说这句话。
要坚信,你是一个勇敢的人。
因为你还活着,活着,就要继续前进。”
按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人生。这或好或坏的人生。


1楼2011-12-28 05:20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