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月落吧 关注:89贴子:5,884
  • 2回复贴,共1

【月落】罗尔斯有个有趣想法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无知之幕
现代的罗尔斯提出了一个最有趣的初始状态模型,值得分析。罗尔斯认为霍布斯设想的那种自然状态不足以推导出好的社会规则。他的想法是,初始状态所包含的条件,必须能够推导出什么样的社会是最好的,这样才比较有意义。罗尔斯为了能够揭示人们内心真正的想法,他设想了一种实验性的并不真实的理想状况,称为“无知之幕”条件下的初始状态。政治游戏开始的时候,每个人都被无知之幕所蒙蔽,类似于蒙着眼睛,没有人看得到别人是什么情况,也不了解自己的情况,不了解自己和别人的地位、能力和条件,不知道面纱揭下来之后,自己在这个社会上处于什么位置。
为什么要设想这么极端的状况呢?罗尔斯认为,人们在一无所知的状况下,人人自危而追求最安全的结果,在这样的情况下,每个理性的人都会选择一种合理的社会契约,这个契约能够满足每个人的风险规避,使每一个人都得到保险和安全。这样将来面纱揭下来的时候,自己万一不幸是乞丐,是社会的最底层,情况也不会无可救药。
那么,在无知之幕状况下,人们会选择什么样的社会契约呢?如果每个人都贪生怕死,自私自利,人们首先就会挑选受到法律保护的个人自由,表现为一些可以确保的神圣不可侵犯的基本权利。这是基本的安全考虑。随便一说,至于哪些基本权利,各派从来都各有看法。我觉得洛克的理解最为一针见血,个人自由里面最重要的就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财产私有权利,别的都是虚的,都可能只不过是画饼充饥,甚至是骗人的,只有私有财产权是货真价实的,有了私有财产权,人们才能够真实地实现所要的自由。
罗尔斯打赌每个人都首先会挑自由。但是,这一条还不够。人的能力有大小,如果面纱揭开,发现自己特别笨,变成社会底层任人欺负怎么办?罗尔斯相信人们不愿意冒这个险。人们会接着选择第二条原则,就是平等。每个人都有平等权利和机会进行公平竞争一切想要的东西。但是,有了平等还是不够保险。既然人的能力有大小,弱者在平等公平的竞争中还是会落入悲惨境地。万一自己是弱的一方呢?罗尔斯估计人们害怕这一点。

平等主义选择
于是罗尔斯又提出一个补充条件,这也是罗尔斯思想的精华所在:一个社会必须允许某种不平等,这种不平等恰好代表了社会正义。也就是说,社会制度应该相对最有利于社会中处境最不利的人,简单地说就是社会制度应该更多照顾弱势群体。这样实质上就是要求某种劫富济贫的制度安排,比如针对富人的“累进税”之类,这样就能够劫足够多的富而用于济贫,境况最差的人能够得到社会救济。这就是罗尔斯根据“无知之幕”推导出的心目中的好社会。看起来有些像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混合。
罗尔斯的设想虽然有趣,但漏洞多多。比如诺齐克就相信劫富济贫没有合法性,假如可以非法地剥夺富人的合法财富,那么也可以非法地剥夺各种别的东西。诺齐克认为,被罗尔斯歪曲的正义原则暗含各种危险。一般来说,罗尔斯原则容易获得人们的同情,因为站在弱势群体一边,无论对错,都好像是对的。但诺齐克的逻辑显然更严格。
罗尔斯的逻辑推论确实有些问题,我发现,从他开出的罗尔斯条件,不一定必然得出罗尔斯结局。如果罗尔斯的设想就像是个方程式的话,那么这个方程并不是他设想的那样只有一个解。在我看来,这个“无知之幕”的方程至少有三个同样成立的解。
除了罗尔斯的平等主义选择,人们还非常可能选择更保险的平均主义。在无知之幕下,人们可能这样想:最保险最不吃亏的方法可能是完全平均分配利益。这样虽然不太公正,但是最保险,谁也不比谁得到的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兴起,应该和人类的这种“最保险”的想法有关。这是第二个同样合理的博弈解。
还有第三个解,可以叫做古典正义(古典公正)。在古代社会,人们凭直觉都默认了对称性的公正规则,就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以牙还牙,以眼还眼”、“恶有恶报,好有好报”诸如此类的想象,就是说,付出和得到是一种对称关系。如果我们选择了这种规则的话,面纱揭开,强者按比例多得,弱者按比例少得一些,但是谁也没有不成比例地吃亏,这也同样合理。诺齐克显然会选择这一社会。
三个解都有同样强大的道理,各有各的好处。至于人们会挑选哪一个,就不好说了,这个问题现在没有答案。尽管我可能宁愿选择罗尔斯方案,但仍然必须承认罗尔斯推论是不充分的,所以不能因为偏好而断言罗尔斯是对的。这就是无立场的态度。



1楼2011-12-24 23:42回复
    受教了!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0-04-07 07:2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