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战火硝烟时内心世界的一次大规模救赎」——赠与心中永恒的那十三支炫目的钗
笔者:吴珥
这是一次人类文明史上的亵渎,也是生命的灭顶之灾,同时还是一场灵魂的救赎。
战争面前,从不谙世事的南京学生、改邪归正的美国神父、血洒战场的中国军人以及本应奢靡度日的秦淮娼妓皆为平等。从请求别人的救赎,到他们之间相互救赎、最后到自我灵魂的救赎,她们所需的仅仅是一个过程。
在南京大屠の杀发生之时,他们共同秉持着“中国人不愿做亡の国奴,往往就去拿命拼”的想法,无论以怎样的战斗形式,他们都坚持着自己的斗争。
一次日军进犯到教堂,不堪忍受的女学生奋力反抗,情形惨烈。而约翰便在这次事故中见识了人性的泯灭,开始奋起保护女学生们。日军并不甘心,在暗算与阴谋中强征女学生为日军的宴会做‘表演’,可谁都清楚她们将会面临怎样的绝境。女学生们本打算已死保住贞洁,却被秦淮女为首的玉墨救下。最后,这群别人眼中唾弃的下の贱妓女,顶替了十三名女学生去参赴日军的盛宴,而十三名女学生也因为得到救助被成为神父的约翰带离了这个人间地狱。
灵魂深处的洗白,每个人都露出阳光般的笑容。影片的最后画面定格在这群美丽的女人身上,而音乐则是那首寂静略显落寞的《秦淮景》中结束。但她们的故事并不会因此而结束,在这次救赎中,她们用她们独特的勇气、力量还有智慧,谱写了一曲动人秦淮景,那才是我心中最美丽的景致。
老谋子虽然侧重于画面的设计,但仍旧可以读出战争带来的悲剧、人性的丧失、中国人在压榨时显露出的智慧和付出、以及来自于海外力量的帮助,最后都化作一团朦胧的烟雾,在心头久久不能消散。影片并不重在煽情,也没用明确的政治立场,这是比较受争议的地方。克里斯丁贝尔大彪演技,可惜剧情仍然有些许硬伤,会让人在看后有脱力的错觉,概括起来为一句话——‘好剧本,却拍的过分散漫,情节不够紧凑。’
故事不会引起人们对日本的莫名愤恨,只是用淡漠的语气讲述了这样一段不可磨灭的历史。不过那些摧毁、伤痛、坚强后重新组建、忍耐、到最后的胜利,究竟是人类情感的赞颂,还是葬送? 读不懂,也猜不透,只能用那不能称之为歌的飘渺的曲调取缔,它将永远萦绕在金陵的上空,守护着十三支炫目夺彩的钗。
“我有一段情,唱拨勒诸公。
诸公各位,静呀静静心。
让我末,唱一只,秦淮景。
细细哪,到到末,唱拨勒诸公听。”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