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工作面突然停电,应将设备开关手把扳到停止位置上,等来电后,再重新启动 √ 。
4具有隔爆外壳的电气设备叫隔爆型电气设备。 √
5在井下发生火灾时,如果距火源较近而且越过火源没有危险时,可迅速穿过火区撤到火源的进风侧。) √
6全部采用本质安全电路的电气设备称为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 。
7发生在井口附近但危害到井下安全的火灾也是矿井火灾的一种 √ 。
8、当发生危及职工生命安全的重大隐患时,带班人员必须立即采取停产、撤人、排除隐患等紧急处置措施,并及时向矿调度室和矿长、区队长报告。 √
9、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
五、问答题(5×7 = 35 分)
1.煤矿井下哪些地点易积聚瓦斯?主要有:回采工作面上隅角、独头掘进工作面的巷道隅角、顶板冒落空洞内、低风速巷道的顶板附近、停风的盲巷中、回采工作面采空区边界处、采掘机切割部分的周围等。
2.煤与瓦斯突出的危害是什么? 1 )突出煤流充塞巷道,能摧毁巷道设施,机电设备,破坏通风统;
(2 )突出煤流埋人死亡,高浓度瓦斯造成人员窒息死亡;
(3 )遇火源引发瓦斯燃烧和爆炸等。
3.煤炭自然发火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1 )合理的开拓开采技术;( 2 )加强通风管理,减少漏风;
(3 )灌浆防灭火;( 4 )阻化剂防灭火;( 5 )均压防灭火。
4.井下发生瓦斯、煤尘爆炸事故时现场人员应如何避灾?答:( 1 )迅速背对空气振动的方向卧倒,头尽量放低;( 2 )同时憋住呼吸,尽可能用衣物盖住外露的皮肤;( 3 )迅速戴上自救器( 4 )位于爆炸地点进风侧的人员要顶着进风撤出;位于回风侧的人员要利用附近的联络巷道绕到进风侧撤出;( 5 )实在无法撤出时。要尽快在附近找一较安全的地点躲避待救
5.采掘工作面在什么情况下必须进行探水?答:( 1 )在接近水淹的井巷,老空区或水窖时; ( 2 )在接近含水层,导水断层和陷落柱时; ( 3 )在打开隔离煤柱放水时;( 4 )在接近有出水可能的钻孔时 ( 5 )在接近有水或稀泥的的灌浆区时 ( 6 )在水文地质复杂的区域,有出水征兆时。回风侧的人员要利用附近的联络巷道绕到进风侧撤出;(5 )实在无法撤出时。要尽快在附近找一较安全的地点躲避待救
判断题
任何人发现井下火灾时,应视火灾性质、灾区通风和瓦斯情况,立即组织人员撤离,并迅速报告矿调度室。(N)
封闭火区灭火时,应尽量扩大封闭范围,并必须指定专人检查瓦斯、氧气、一氧化碳、煤尘以及其他有害气体和风向、风量的变化,还必须采取防止瓦斯、煤尘爆炸和人员中毒的安全措施。( N )
火区内的空气温度下降到30℃以下,或与火灾发生前该区的日常空气温度相同,即可认为火区已经熄灭。( N )
导致矿井火灾发生的3个要素为:热源、可燃物和空气。( Y )
矿内火灾防治包括防火和灭火两部分。( Y )
煤炭只有处于破碎状态、通风供氧、易于蓄热的环境中才能产生自燃现象。( Y )
防火对通风的要求是:风流稳定、漏风量少和通风网络中有关区段易于隔绝。( Y )
井下和井口房内不得从事电焊、气焊和喷灯焊接等工作。( Y )
不得将矸石山或炉灰场设在进风井的主导风向上风侧,也不得设在表土20m以内有煤层的地面上和设在有漏风的采空区上方的塌陷范围内。( N )
开采容易自燃和自燃的煤层时,必须对采空区、突出和冒落孔洞等空隙采取措施防止自燃。( Y )
采用均压技术防灭火时,改变矿井通风方式、主要通风机工况以及井下通风系统时,对均压地点的均压状况不必进行调整,保证均压状态的稳定。( N )
采用均压技术防灭火时,不需检查均压区域内的巷道中风流流动状态,但应有防止瓦斯积聚的安全措施。( N )
4具有隔爆外壳的电气设备叫隔爆型电气设备。 √
5在井下发生火灾时,如果距火源较近而且越过火源没有危险时,可迅速穿过火区撤到火源的进风侧。) √
6全部采用本质安全电路的电气设备称为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 。
7发生在井口附近但危害到井下安全的火灾也是矿井火灾的一种 √ 。
8、当发生危及职工生命安全的重大隐患时,带班人员必须立即采取停产、撤人、排除隐患等紧急处置措施,并及时向矿调度室和矿长、区队长报告。 √
9、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
五、问答题(5×7 = 35 分)
1.煤矿井下哪些地点易积聚瓦斯?主要有:回采工作面上隅角、独头掘进工作面的巷道隅角、顶板冒落空洞内、低风速巷道的顶板附近、停风的盲巷中、回采工作面采空区边界处、采掘机切割部分的周围等。
2.煤与瓦斯突出的危害是什么? 1 )突出煤流充塞巷道,能摧毁巷道设施,机电设备,破坏通风统;
(2 )突出煤流埋人死亡,高浓度瓦斯造成人员窒息死亡;
(3 )遇火源引发瓦斯燃烧和爆炸等。
3.煤炭自然发火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1 )合理的开拓开采技术;( 2 )加强通风管理,减少漏风;
(3 )灌浆防灭火;( 4 )阻化剂防灭火;( 5 )均压防灭火。
4.井下发生瓦斯、煤尘爆炸事故时现场人员应如何避灾?答:( 1 )迅速背对空气振动的方向卧倒,头尽量放低;( 2 )同时憋住呼吸,尽可能用衣物盖住外露的皮肤;( 3 )迅速戴上自救器( 4 )位于爆炸地点进风侧的人员要顶着进风撤出;位于回风侧的人员要利用附近的联络巷道绕到进风侧撤出;( 5 )实在无法撤出时。要尽快在附近找一较安全的地点躲避待救
5.采掘工作面在什么情况下必须进行探水?答:( 1 )在接近水淹的井巷,老空区或水窖时; ( 2 )在接近含水层,导水断层和陷落柱时; ( 3 )在打开隔离煤柱放水时;( 4 )在接近有出水可能的钻孔时 ( 5 )在接近有水或稀泥的的灌浆区时 ( 6 )在水文地质复杂的区域,有出水征兆时。回风侧的人员要利用附近的联络巷道绕到进风侧撤出;(5 )实在无法撤出时。要尽快在附近找一较安全的地点躲避待救
判断题
任何人发现井下火灾时,应视火灾性质、灾区通风和瓦斯情况,立即组织人员撤离,并迅速报告矿调度室。(N)
封闭火区灭火时,应尽量扩大封闭范围,并必须指定专人检查瓦斯、氧气、一氧化碳、煤尘以及其他有害气体和风向、风量的变化,还必须采取防止瓦斯、煤尘爆炸和人员中毒的安全措施。( N )
火区内的空气温度下降到30℃以下,或与火灾发生前该区的日常空气温度相同,即可认为火区已经熄灭。( N )
导致矿井火灾发生的3个要素为:热源、可燃物和空气。( Y )
矿内火灾防治包括防火和灭火两部分。( Y )
煤炭只有处于破碎状态、通风供氧、易于蓄热的环境中才能产生自燃现象。( Y )
防火对通风的要求是:风流稳定、漏风量少和通风网络中有关区段易于隔绝。( Y )
井下和井口房内不得从事电焊、气焊和喷灯焊接等工作。( Y )
不得将矸石山或炉灰场设在进风井的主导风向上风侧,也不得设在表土20m以内有煤层的地面上和设在有漏风的采空区上方的塌陷范围内。( N )
开采容易自燃和自燃的煤层时,必须对采空区、突出和冒落孔洞等空隙采取措施防止自燃。( Y )
采用均压技术防灭火时,改变矿井通风方式、主要通风机工况以及井下通风系统时,对均压地点的均压状况不必进行调整,保证均压状态的稳定。( N )
采用均压技术防灭火时,不需检查均压区域内的巷道中风流流动状态,但应有防止瓦斯积聚的安全措施。(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