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命佛符——观音菩萨奇迹
冯冯
一九八五年,记不清日期,大约是十一月中的一晚,L君突然来访,他是温哥华一家小佛堂的主持人,平时常来看我,不过已中断了很久,他这一次来访,显然有紧急事情。
L君为人正直、诚实,不过说话总是吞吞吐吐,不肯开门见山地直指话题。他一来了,客气话说上半天还没说出来意。
「不必多说客气话了!」我不耐烦那些客套礼貌,我喜欢单刀直入:「你今天来是为了一个朋友求救的,是一个女的,是你们台湾同乡,她现在生病,住在医院,医生治不好,很危险,对不对?」「对!对!」L君点头笑道:「你看到啦?」
「什么看到不看到!反正你来找我,总不外是这一类的事。」我说:「总是医生、医院救治不了的,你们才来向我求救,我告诉你,她已经在医院治疗之中,我不便插手,也不便表示任何意见。」
他叹一口气说:「冯冯菩萨!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嘛!」
L君与他的同修好友都称我为「菩萨」,说他们寻我开心却又不像。他们每次来对我都恭敬逾常,往往跪下向我顶礼,慌得我拦阻不及。我总觉得他们对我的礼敬过当,每次都请他们别这样客气,他们还是不听。
我常说:「你们顶礼佛菩萨吧!千万别拜我,我只是凡夫俗子。」
「有菩萨慈悲心肠,行菩萨道就是菩萨嘛!」他们这样说:「在我们心目中,你也是一位菩萨。」
「你们太过奖了,我能行什么菩萨道呢?连自己的事都管不好呀!」
怎么也劝阻不了这些佛教朋友们,他们仍然称我为「冯冯菩萨」,使我惭愧极了,六度万行,我未能做到半点,怎敢当此尊称呢?
「你们还是叫我的名字好了。」我说:「甚至也不可称我为居士!我不配的。」
「居士」是对在家修行人的一种通称,虽然在古代,「居士」是有德行之士之意,到了现代,「居士」已经如「先生」一样,变为一般通俗化了。几年前,我写了一篇短文,表示反对妄改僧衣,当时我说我不是出家人,只是一个居士,为着佛教的尊严而提出个人意见,我这篇文章是反对有些人建议将僧衣改为西装式天主教修士外出服的样子。没料到拙文引起了两位大和尚发表文章痛斥我,其一说:「唯有八德者方可称居士,今人无一德而自称居士者,干预僧团内政,比比皆是。」言下我是不配称居士,而且干预了「僧团内政」,这罪名可太大了,真担当不起!好像佛教只属于「僧团」的,其他人均无权表示意见的。
经此教训,我还敢再开罪「代表僧团」的这两位大法师么?从此,半句也不敢再论佛教衣制的事,谁爱主张把庄严的僧衣三衣改为比基尼泳装也不关我事,谁爱主张出家人有自由吃荤、结婚、逛酒家也不关我事了。从此,我连「居士」也不敢自称了,免得再被「有德」的法师围剿。
想一想,自称了一次「居士」,罪名也那么大,何况称菩萨呢?我不许友人们给我任何尊号,是有理由的,外界的非佛教人士也都自称「XX居士」,那也不关我的事。但是,友人们相应不理,仍然称我为「菩萨」,我拿他们一些办法也没有。
L居士每次来见我,依然称我为「菩萨」,这一次,我又再请他别这样称呼,他还是不肯改称。
我叹息着,摇头:「你叫我怎么能帮你的朋友?你知道她的前因么?有那样的前因就有今天的果报疾病,我怎能破因果?」
「她是什么因果?」
「宿命因果的事不可妄说。」我回答:「何况这位女士根本就不信佛教,不信因果。」
「她是不信的,她说她什么教都不信。」
「我知道的,」我说:「假如她信任何宗教,就不会做那样的事,也不致有今天这样的不治之症了。」
「你看到她做过什么?」L君问我。
「她的丈夫是一个洋人,年纪比她大大约十多二十岁,他现在是五十多岁的样子。」我说:「他是大约十年或十二年前去台湾游玩之时,上酒家认识的这位女士,把她接来加拿大做他太太的,他已经离过婚两次,这是他第三次结婚,他和这位女士生了一个男孩,大约有九岁或十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