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温暖吧 关注:59贴子:8,216
什么是人格
 

      人格,英文personality,这个词源于拉丁语Persona,是指演员在舞台上戴的面具,好比我们今天戏剧舞台上不同角色的脸谱。心理学借用了这个词,使之成为一个专门的术语,用来说明每个人在人生舞台上各自扮演的角色及其不同于他人的精神面貌。把人格比喻为面具,好象是一种亵渎,但又不得不承认这个比喻的贴切。
  那么什么是人格?不同的流派有不同的定义,莫衷一是,至今还没有一个大家公认的说法。人格心理学家阿尔波特说:“人格乃是个人适应环境的独特的身心体系”;艾森克说:“人格乃是决定个人适应环境的个人性格、气质、能力和生理特征”;卡特尔说:“人格乃是可以用来预测个人在一定情况下所作行为反应的特质”。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从这种意义上说,人格的本质就是人的社会性。人若脱离了社会,不与人们交往,也就谈不到人格,至少不是健全的人格。就像初生的婴儿只能算是个体,还没有人格;人格乃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人际关系的结晶。所以,人格乃是具有不同素质基础的人,在不尽相同的社会环境中所形成的意识倾向性和比较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的总和。人格是社会学、人类学、教育学等诸多学科研究的对象,心理学只是从意识倾向和个性心理特殊方面去研究它。


 



1楼2006-09-11 10:23回复
    人格,青年的热门话题。

    当历史进入了20世纪80年代,被改革开放大潮冲击下的中华大地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使得整个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的改变,从而也引起了人们对社会变革的最基本、最活跃的因素——人自身的关注。随之而来的是对人自身的进一步深入的探索。对社会变革最敏感的青年们一面关心着时代的发展,一面更多地把目光转向自己,探索人生,剖析自我,渴望开发潜能,实现人生的价值。他们开始涉猎中外学者关于人格发展的学说,大量西方人格理论著作摆上青年的案边床头,对他们产生着各种影响。与此同时,教育工作者们也开始认真探讨人格及人格健康发展途径,关心在社会变革时代青年能否适应新社会条件,提高心理素质,确立在现代生活中的地位和角色,建立新型的行为方式和行为规范,以期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塑造、培养出具有健康人格的新一代。

    基于上述现实,了解西方的人格理论,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对其进行客观地分析及评价,汲取其精华,扬弃其糟粕;同时,根据中国国情,建立科学的健康人格的标准,探索正确的培养途径,造就干干万万个健康的人格,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促进人的现代比,已成为一个新的课题。


    2楼2006-09-11 10:25
    回复
      人格热的缘由

       

      一个古老而又崭新的话题——人格

       

      人类对自身已经进行了数千年的求识探索。当人从自然界脱离出来后,就在认识客观世界的同时开始了对人自身的认识。但是,对现代科学意义上的人格探求则可追溯到古希腊时代。著名哲人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都对人性和人的行为有过许多论述。在以后的各个历史时期,对人格的研究始终没有停止过。本世纪20年代以来,人格研究出现了新的热潮,成为最引人注目的话题之一。许多领域,包括哲学、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的专家学者,都对人格问题进行了相当广泛的探讨,出版了大量的论著。

      人格究竟是什么?这个在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的概念看似简单,其实却极为复杂。人格是指一个人的特性,是对他的总的、本质的描述。因此,人格的内涵和外延相当广泛和丰富。它既是一个哲学概念、心理学概念,又是一个伦理学概念、社会学概念和法学概念。美国著名的人格理论家G·W·奥尔波特30年代曾综述前人关于人格研究的成果,概括出50多个人格定义。这充分表明,人格这个自古以来就有的概念存在颇多的歧义。人格定义的多样性一方面说明了人格问题的复杂性,另一方面也说明人格研究的广泛性。

      西方的人格一词 personabity源于拉丁文的 person-a,原指“面具”。面具是舞台上扮演角色所戴上的特殊睑谱,它表现剧中人物的身份、性格、角色特点。将“面具”的意义指人格包含了两层意思:即人在生活舞台上表现的种种行为和一个人真实的自我。从西方大多数现代人格主义的基本倾向性界定来看,人格定义大致有以下三种类型:最为通行的是把人格界定为个人内在的,全部生理、物理结构和心理意识外在化的状态,其次是强调人的个体差异性,从个人心理行为特点的一致性中显示人格内容;再次是从人的生活过程中去定义人格,强调环境、社会影响和后天学习的相关因素。最有代表性的人格定义是奥尔波特提出的,他认为人格就是一个人真正是什么。他进一步解释,人格是在个体内在心理,物理系统中的动力组织,它决定人对环境顺应的独特性。

      综合国内外学者关于人格的不同定义,人格应当是:以精神面貌为核心的,身心统一的、与他人相区别的一个人的总体特征。由定义可见,人格具有鲜明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它是心身统一,内外统一的整体;它包括人的各种心理过程,人的认知能力、行为动机、情绪反应、人际关系、态度信仰、道德价值等是构成人格的要素。人格是在人的社会过程中,在遗传、环境、学习等因素相互作用下形成的。对一个人的人格进行判定时,必须考察他的内部心理特征与外部行为的特征。

      马克思认定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并明确指出了“特殊的人格”的本质“不是人的胡子、血液、抽象的肉体的本性,而是人的社会特质”。黑格尔“抽象地、单独地来考察国家的职能和活力,而把特殊的个体性看做它们的对立物”。他认为,国家的特殊职能和活动和“实现它们的个人发生联系,但是和它们发生联系的并不是这些人的个人人格,而只是这些人的普遍的和客观的特质;因此它们是以外在的和偶然的方式同这种特殊的人格本身相联系”。马克思针对黑格尔的这一观点,指出不能割裂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并把它们对立起来。个人的人格与作为“人的社会特质的存在和活动的方式”的国家职能的联系不是“外在的”和“偶然的”,而是“突体性”的联系,特殊的人格的本质是人的“社会特质”。

       

      人格热与改革开放中经济关系的变动

       

      根据马克思的关于人格的本质是人的“社会特质”这一基本观点,我们就能找到分析“人格热”缘由的正确线索。“人格热”的深层动因是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关系的变动。

      第一,这种经济关系的变动使个体的素质人格变得更为重要,塑造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的人格,才能在生产经营中立于不败之地。

      经济改革确认企业是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并把增强企业活力,特别是增强全民所有制的大、中型企业的活力,作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而企业活力的源泉,在于企业中每一个成员的积极性、智慧和创造力,在于他们个体的素质和人格,特别是企业领导者、决策者的素质和人格。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生产者和经营者必须具有许多与产品经济条件下不同的素质和人格。马克思称实现商品价值是“惊险的跳跃”,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搞生产和经营就必须承担风险,而在产品经济条件下,很少甚至不会提出这种人格要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有作为的企业家总是具有敢于承担必要风险的心理素质。一个厂长的素质与人格关系到一家企业的兴衰成败,这是众多事实所证明的。
      


      3楼2006-09-11 10:26
      回复

         

        人格热与西方人格热

         

        近几年来中国的“人格热”是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出现的,有关现代西方人格问题的理论著作被大批介绍进来。“人格热”很大程度上是“西方人格热”。正确分析现代西方的人格理论,科学地进行中西文化比较,对于中华民族人格理论的建构是至关重要的,也是人们所关注的。

        现代西方人格理论可分为两个层面:人格哲学和人格心理学。两者所研究的中心都是“人格是什么”,但前者从最根本意义上研究这个问题,以抽象和思辨的形式提出关于人格的一般理论,而后者侧重研究人格的内在结构、特质和因素,人格的类型和模式,人格的发展与人格障碍等具体问题,并进行一些实验的和实证的分析。两个层面的区别是相对的,两者互相渗透互相影响。

        对现代西方人格哲学理论的研究,首先要追溯到叔本华意志哲学那儿。19世纪中叶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把人生作为哲学的中心问题,他认为要阐明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就必须回答人是什么。在他看来,人是什么的问题也就是人格问题。他指出:“人是什么,他本身所具有的一些特质是什么,用一个字来说,就是人格。”叔本华认定意志是人的本质,是人格的根本和动力,而意志是盲目的欲求和永不疲倦的冲动,这本身就意味着痛苦。他的结论是:我们的由意志决定的人格只是一种痛苦型人格。

        尼采在年青时曾经接受过叔本华的人格哲学,但是后来他把叔本华的生命意志转变为权力意志,把痛苦型人格转变为超人型人格。尼采并不否认人生的痛苦,他主张人不应逃避痛苦,而应勇敢地面对痛苦,在超越人生的痛苦中获得生命的意义。“超人”是尼采提出的理想人格,这种人格理想表明他对现代工业文明造成的人的“非人格化”的忧虑,并试图寻求重新给人以价值和尊严的道路。但是,这种人格理想的实现,却以牺牲弱者和成全强者为途径。尼采的“超人”充盈着一种个人英雄主义的极端情绪,而且表现出明显的反民主主义和反人道主义的政治化伦理倾向,以致被德国法西斯主义所利用。

        现代西方人格哲学流派除了唯意志主义外,还有存在主义、人格主义等。存在主义是一种较为完备的人格哲学,丹麦哲学家克尔凯郭尔是存在主义的思想先驱之一,他以“孤独个体”为核心概念提出了他的人格学说。他把个人归结为精神性个性,认为恐怖、厌烦、忧郁和绝望等情绪状态是人的基本存在状态,并以此来揭示人格的本质。克尔凯郭尔所描写的四种情绪状态实际是一种病态的人格特征,他的人格理论是一种关于病态人格的学说。克尔凯郭尔提出了“选择你自己”的口号,认定“选择”是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的因素。而人生选择面临着至少三种主要的可能性,他把这些可能性称为“人生道路的不同阶段”,即审美阶段、道德阶段和宗教阶段。萨特等存在主义者发挥了克尔凯郭尔相关个人选择的观点,提出了存在主义的基本命题:“存在先于本质”。这个命题告诉人们,人是被突然抛进了一个世界,他在这个世界里不断地设计、不断地选择,才获得了自己的本质和人格。存在主义肯定了选择在人格形成和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无道理,但是这种选择轻视和否认人类活动中的那些客观的和必然的因素,既无根据,又无确定的标准,是建立在主观随意基础上的,在实际生活中难以获得真正的自由。

        存在主义把人格引向人的存在自身,而人格主义则把人格引向人的存在之外。在人格主义那儿,人格具有本体论的意蕴,它是世界的本原和基础,整个世界都因与人格相关而获得意义。人格主义者认为人格是一种精神存在,它具有自身同一性、活动性和创造性,并且是唯一真实的存在。人本身的力量即人格决定了人的认识,人与世界的关系,而每一人格均朝向一种至高无上的,无限的人格,即上帝。上帝是每一有限人格的理想和归宿。人格主义的特点是将基督教神学和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世界观融合在一起,它的主要根据地在美国,而波士顿大学教授鲍恩被公认为美国人格主义的创始人和领袖。
        


        5楼2006-09-11 10:26
        回复
          理想人格与应有人格

           

          理想人格是真善美的统一

           

          人,不同于自然界,他的所作所为都是在每一个人追求他们自己的自觉期望的同时而创造自己的历史,人们通过理想人格的范导而形成塑造自己的人格。那么,什么是理想人格呢?所谓理想人格就是道德原则规范的结晶和道德的完美典型,是做人的最高道德标准。理想人格源于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在阶级社会中体现一定的阶级意志和时代精神。理想人格高于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人格,是现实人格的升华。理想人格是真善美的统一,唯有如此,它才能产生巨大的感召力,成为人们完善自己人格的发展趋势和方向。电视连续剧《渴望》赢得了亿万观众的厚爱,以致在它播出时,有的城市甚至出现了万人空巷的情况。这是因为这部电视连续剧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表达了人们心灵深处蕴藏的“渴望”:对真善美人格的追求,对现实人格中假恶丑的痛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没有也不会泯灭人们追求真善美之心。恰恰相反,人们对真善美理想人格追求的脚步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相伴随。

          真善美统一的理想人格是人类孜孜不倦的崇高境界。早在2000年前的古希腊,苏格拉底提出了“知识即美德的命题,把真与善统一起来。柏拉图继承发展了苏格拉底的这一思想,他认为人通过理性观到理念本体世界,灵魂达到了真善美统一的境界。而康德写了三本著名的批判作品,建构了一个真善美的庞大的思想体系,影响甚远。《纯粹理性批判》解决我能够知道什么,以求得真理;《实践理性批判》解决我应当做什么,以求得善。康德用判断力的理论沟通两者,写了第三本《批判》即《批判力批判》,人类理性表现为批判力,自然向人生成,以求得美。

          1.理想人格中的“真”

          从著名哲学家特别是康德的理论体系中,我们不难找到认识真善美本质的思想线索。“真”解决我能够知道什么,属于认识论范畴。马克思认为历史的发源地不是“在天上的云雾中”,而在“尘世粗糙的物质生产中”,人的活动首先是物质生产活动,是工业和科学,是“物质群众”利用“物质自然”进行的“物质实践”。人在认识客观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才能获得其生存的条件和基础。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越丰富、越深刻,掌握的知识和真理越多,就能更好地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那些在科学事业上做出丰功伟绩的人们,例如牛顿、爱因斯坦,总是受到人们的无比崇敬。知识和真理作为智慧力量在理想人格中占有重要一席,这是应有之义。

          2.理想人格中的“善”

          理想人格中的“善”解决我应当做什么,它的本质是以人类社会内在关系为准则的道德价值。人是有意识、有目的的存在物,与动物那种无意识的生命活动相反,人在自己的活动之前总要问一个“为什么”,即有目的。从价值论角度看,在人的主体活动中,总有一定的价值目标存在。人们总是追求一定的价值目标,超越现实的规定,并通过实践活动使自己成为合乎理想要求的人。“应当做什么”体现了社会对其成员的道德要求,也反映了社会个体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需要。

          真与善两者是有区别的,但是两者又是可以统一的。柏拉图认为善本体不仅是道德和道德观念的来源,也是万物的本源,他在客观唯心主义的基础上把真与善统一起来了。而在中国哲学中,真善是一个重要特色。中国哲人认为至真的道理就是至善的准则,求真即求善,不能离开善而求真。如果离开善而专求真,结果只能得妄,而不能得真。从这一观点出发,他们认为致知与修养密不可分,对宇宙真理的探求与人生至善的达到,是一事之两面。穷理即是尽性,崇德亦即致知。

          黑格尔有句名言:“善就是被实现了的自由。”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以及依据这种认识对客观现实的能动改造。这也就意味着善是主观目的和客观现实的一致。列宁在评价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时指出:“‘善’是‘对外部现实性的要求’,这就是说,‘善’是人的实践要求的外部现实性。”“善”与“真”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最大的善行,是建立在对客观规律正确认识的基础上,并运用这些规律去创造性地为社会、为人民谋幸福。向善必须求真,向善包含求真。
          


          7楼2006-09-11 10:27
          回复

            应有人格中的“有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要求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其中包括他们的科学文化水平,特别是在高科技领域里,劳动者科学文化水平对企业的命运生死攸关。由于社会分配不公等因素,当前青年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热情有所减弱。“学富五车书呆子,生财有道小财主”,既然知识的多寡并不与个人的经济利益直接相关,一些农村地区的学校中“流生”增多,不少青少年弃学经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应有人格的塑造必须强调“有文化”的内容,这不仅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而且有利于改变生活中愚昧落后的社会风气。当然,我们所说的“有文化”也包括专业技术知识。中等教育改革中要重视专业技术教育,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同人才的需要。

            应有人格中的“有纪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承认企业是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自主经营和自负盈亏,但这并不意味着企业可以离开国家的经济政策和法律自行其是。遵纪守法,令行禁止,才能更好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秩序。没有遵守纪律的自觉性,就很容易搞什么“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去打什么“擦边球”。另外应有人格中包含“有纪律”的内容也是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化大生产相联,没有严格的劳动纪律,就无法保证产品的质量,无法提高经济效益。中国长期以来是小农意识占优势的国家,许多人缺乏组织性和纪律性,旧中国曾被讥为“一盘散沙”,这是民族的耻辱。增强纪律性,克服国民性格中的弱点,是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的重要内容。

             

            现有人格

             

            与理想人格、应有人格相对应的是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现有人格。现有人格可分为两大类:病态人格和健康人格。

            1.病态人格

            病态人格表现为与社会和他人格格不入,对生活缺乏信心,悲观失望,特别是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它突出地表现为贪婪地追逐金钱,为了满足自己的金钱占有欲,不择手段,礼义廉耻早已置之脑后。80年代初,江西省一些地区出现了一股盗墓的狂潮。有一个农民竟在光天化日之下,亲手挖开了自己母亲的坟,而这仅仅是为了一对金耳环。尽管在挖掘前还烧香、磕头、祷告:“不是为儿的狠心来挖掘你的坟,而是我不挖,别人也会挖。”但这并不能掩盖他贪婪的嘴脸和病态的人格。

            病态人格需要矫治,而现有人格要通过应有人格的追求,走向和接近理想人格。而这一切与千百万人民群众的道德实践是联系在一起的,是通过不断进取,攀登道德阶梯,逐步完善自我得以实现的。既然在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最可宝贵的,那么中国一代新人的人格塑造将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为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之林奠定基础。

            2.健康人格

            人格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探求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人格的健康。因此,健康人格成了人类永恒的话题。什么是健康人格呢?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杜·舒尔茨认为:“健康人格是什么?迄今为止,我们确实不知道是什么构成了健康的人格。因为在这个领域中工作的心理学家,一致的意见是很少的。关于健康人格,有足够写满一本小册子的定义。在我们认识的当前这个阶段,我们能够完成的最好的事情,是研究那些看来是最完善的心理健康的概念,看一看关于我们自身,这些概念告诉我们一些什么东西。”尽管给健康人格下一个完整的定义是困难的,但杜·舒尔茨还是列举了7种西方人格理论家关于健康人格的模式,即奥尔波特的:“成熟的人”;罗杰斯的“功能完善的人”;弗洛姆的“创造性的人”;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的人”;荣格的“个体化的人”;弗兰克的“超越自我的人”;皮尔斯的“此时此刻的人”。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对人性持乐观的态度,认为人能够而且必须超越其生物本性和环境特征,相信人自身中有扩展、丰富、发展和完善自我的潜能,而这些潜能的实现就成为健康人格。在众多研究健康人格的学者中马斯洛是研究最深入最系统的一位。他提出了心理健康的10条标准:(1)有充分的自我安全感;(2)能充分地了解自己,并能对自己的能力作出适度的估价;(3)生活理想切合实际;(4)不脱离周围现实环境;(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6)善于从经验中学习;(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8)能适度地发泄情绪和控制情绪;(9)在符合集体要求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发挥个性;(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恰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要。这10条标准被许多人认为是健康人格的标志。直接描述健康人格定义的心理学家悉尼·乔拉德和特德·兰兹曼认为,健康人格是人的良好的行动的方式,这种方式由理智所导引并尊重生活,因此人的需要得以满足,而且人的意识、才智以及热爱自我、自然环境和他人的能力都将得以发展。从西方人格理论家们对健康人格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健康人格的主要特点是能保持人格的完整、统一,他们不仅有高尚的理想和追求,而且认知、情感、价值、道德、审美等要素整合良好,身心系统经常处于平衡、稳定状态,人格和谐统一,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10楼2006-09-11 10:27
            回复

              就孔繁森精神本身来说,它决不是具体事迹的简单相加,而是蕴含着丰富的人格价值。围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核心,孔繁森精神在表现形式上构成了多种多样的思想内容:大公无私,积极努力,克己奉公,埋头苦干……但这些内容可以归结为三大层次,即人类的传统美德、高尚的共产主义精神和创造物质财富造福人民的时代精神。人民把孔繁森与当年的焦裕禄并提。焦裕禄是五六十年代的好公仆,为了造福河南兰考县人民,鞠躬尽瘁。有人说,焦裕禄就是孔繁森。我们认为,二者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但又是难以划等号的。就人类的传统美德层次和高尚的共产主义精神而言,焦裕禄与孔繁森确实有许多相同之处,真正发挥公仆作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其内在的道德价值和责任心是一致的,都值得推崇。这是因为孔繁森精神是人类传统美德和古今中外清官作风的继承和发展。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孔繁森身上不同于焦裕禄的时代特征。他是在改革开放中人们普遍崇拜物质利益的环境条件下能保持“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质风格,具有特殊的人格精神价值。

              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孔繁森精神体现了无产阶级理想人格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奉献人格的精神榜样,他是不容置疑的。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同时,在人们功利意识不断强化的情况下,是否还要提倡孔繁森精神呢?回答是肯定的。

              首先,孔繁森精神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意识从根本上来说有同向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的最终是为实现共同富裕,过渡到共产主义的产品经济。而孔繁森精神直接体现着为共同富裕而努力的思想,两者在方向上是一致的。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意识与孔繁森精神对立起来,以致否定孔繁森精神,这将使市场经济发展偏离正确的方向。

              其次,孔繁森精神对于形成良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作用是无法替代的。孔繁森的名字在中国的今天早已传遍大江南北,孔繁森精神深入人心。倡导孔繁森精神,倡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精神,有利于克服经济活动中见利忘义,钱权交换等不正之风;有利于帮助各行各业树立廉洁之风,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沿着健康的轨道发展,形成良好的社会经济秩序。

              再次,孔繁森精神对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着重要意义。在市场经济社会中,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关心,一个企业要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其内部来说,必须有较强的凝聚力,而感情投资是不可少的。孔繁森对他人的关心胜过关心自己,为了抚养三名藏族孤儿,在经济紧张的情况下,他不顾自己的身体健康去卖血。他这种扶贫济困的精神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显得更为可贵。多点孔繁森精神、少点萨特的“他人即地狱”的人生信条,人际关系会更加和谐美好。

               

              孔繁森精神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意识矛盾及正确处理

               

              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孔繁森精神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意识有着一定的矛盾。孔繁森精神与讲求功利的市场经济意识具有某些不同的特性。有人把这种差异和矛盾概括为5个方面:

              第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强化了人们的报酬意识,这同孔繁森精神无私奉献的品质产生差异;

              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强化了人们的个体意识,这同孔繁森的高度服从组织纪律产生了差异;

              第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强化了人们的竞争意识,这同孔繁森的克己奉公,与人方便的风格产生了差异;

              第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强化了人们的消费意识,这同孔繁森的艰苦奋斗作风产生了差异;

              第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强化了人们的个体实惠意识,这同孔繁森大公无私的高尚思想境界产生了差异。

              对于上述的矛盾和差异,我们应该采取正确的态度,不能过分夸大这些矛盾和差异,以致把孔繁森精神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立起来,否定孔繁森精神。孔繁森精神的核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决不会过时,当然它需要在新形势下结合实际情况不断丰富完善。而从理论视角分析这种矛盾和差异,我们必须把握以下几个关系:
              


              13楼2006-09-11 10:29
              回复

                一个人,一个民族的尊严感并非表现在一时一事上。越王勾践在遭吴兵袭击严重受挫后,为报仇雪恨,他退住会稽山,甘愿为吴王马,卧薪尝胆,终于灭吴雪耻;留侯张良早年在博浪沙行刺秦始皇不遂,只身逃亡,备尝艰辛,然而正因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终于辅佐刘邦夺得天下。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历史。英勇不屈的中国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仅用四十几年的时间就确立了中华民族在世界格局的举足轻重的地位,创造了人类历史的奇迹。

                青年朋友们,我们如何做到穷不变节、贱不易志?我们认为首要的是要将自己的命运与民族的命运紧密地联系起来,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5000年文明史的伟大的民族,我们的祖先不仅在物质生产上有四大发明,中国的传统文化同样具有自己的特质和对世界文明的特殊贡献。这就是我们力量的源泉。我们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一定会走好强国之路,一定会从胜利走向胜利。我们讲骨气,就必须批判闭关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两种错误倾向。魏源讲“师夷长技以制夷”,鲁迅讲“拿来”。我们讲民族气节,并不排除对外国先进文化与技术的学习,“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这已经成为中华儿女的心声。我们讲民族气节,还必须批判存在于一些人身上的崇洋媚外的思想,他们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一味地讲求所谓的“实惠”,为了达到某种卑劣的目的,甚至不择手段,做出有损国格、人格的事情。一些资产阶级自由化论者极力美化西方社会,全盘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无视我国40年来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叫嚷中国应该“更换人种”,至少再做“三百年殖民地”,对这种赤裸裸的民族虚无主义我们必须予以彻底地批判。

                做到穷不变节,贱不易志,我们必须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60年代在中苏关系恶化,几乎没有外援的情况下,我们自己建成了南京长江大桥并初步奠定了民族工业的基础。80年代末,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进行经济制裁的时侯,我们依靠自己的力量取得了反制裁的伟大胜利。实践证明,中华民族依靠自己的力量是有能力跻身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的。


                16楼2006-09-11 10:30
                回复
                  西方社会的气节观

                   

                  气节,这个高尚而珍贵的精神修养名词,不仅在东方文化古国——中国的大地上开花结果,它还深深植根于世界各民族精神之中。西方社会这种特殊的社会群体由于其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工业文明领先于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所以,它们的气节观对我们就具有特殊的借鉴意义。不仅如此,还由于欧美西方社会文明的先进性,决定了我们必须广泛深刻地认识学习借鉴和通融它们气节观与中华民族的气节观的比较和交流,才能使中华文明的价值观走向世界,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目前,我们认识西方世界是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和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为科学真理献身的布鲁诺,为个性解放奋斗不息的雪莱,为自由而战的裴多斐……所以在不少思想激进的中国青年知识分子眼中,西方欧美人士几乎个个都是为理想为个性而奋斗的杰出人物。当然,事情并不都是这样,西方人中也相有数量的及时享乐主义者。但西方社会确有为真理而献身,为理想而奋斗不息的精神传统,并且这种传统是深深植根于西方文明土壤之中的。西方社会也有他们的气节观,但其内涵和表现形式与中华气节观有较大的差异。由于将近四五百年的工业文明的洗礼,西方社会从思想观念上已走出了特权等级的樊笼,从精神上基本实现了天赋人权、人人平等的人性革命的成功。所以西方的气节观更注重个人权利,人格尊严得到尊重和维护真正的民族国家利益。他们绝少为统治者和顶头上司的利益而上刀山下火海的牺牲精神,强调的是为真理和正义挺身而出。西方社会的气节观的形成离不开西方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自由、平等、民主等精神内核。因此西方社会的气节观的内容从维护个人权利出发,并且要求这一高尚的性情修养方面人人平等,即每个人的权利与义务是平等统一的。西方社会气节观现在给我们的印象是大致如此,但探根溯源,它伴随欧洲历史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古希腊文明时代;二是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时代;三是文艺复兴开始直至目前。这三个不同时期的文明历史发展阶段,塑造了现代西方文明。

                  古希腊时期,其社会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辉煌。古希腊社会实行奴隶主贵族民主政治,那一缕民主的阳光催开了人们思维的百花齐放。他们中间的知识分子的精神追求不是为霸主尽忠献策,而是探究科学理性的客观规律,力图靠近真理。从柏拉图的绝对理念,到亚里斯多德的博大精深,对人自身和外在世界的本质进行了认真深刻的探求思考,显示了古希腊尊重科学,向往真理的优秀品质。有了这样的人文背景,他们关于“气节”的认识就倾向于捍卫他们的社会制度的存在和真理的价值。在维护民族利益方面,他们直接鲜明地提出为自由而战,而没有中国人以忠君的真心实意迂回曲折地表达维护民族生存权的痛苦心理。但他们与敌战斗到底的勇气决不亚于中国人,在抵抗波斯王大流士入侵的战争中,斯巴达300壮士壮烈殉国的义举不仅捍卫了古希腊人民的自由,而且为欧洲人树起了一面为自由而战的光辉旗帜。古希腊人高尚的民族气节,逾越几千年历史,远涉重洋,在现代工业化程度高度发达的今天,飘进了当代中国人的思想意识之中。

                  公元纪年几个世纪之后,从北欧南下西进的日耳曼蛮族摧毁了古希腊和罗马文明,接受了基督教教义,填补了日耳曼蛮族简单的精神需求。就这样,历史的巧合把欧洲带进基督教神学支配一切思想意识的中世纪,把原来的民族文化尘封在历史的角落里。中世纪的基督教,以禁欲主义,压制个性精神自由而闻名于世。它排斥基督教神学体系以外的一切思想学说,把与神学相异的思想意识诬之为异端而加以残酷迫害。在这种宗教专制统治下,“气节”被理解为宗教教义的绝对虔诚和为之献身的精神。基督教的创始人,“救世主”耶酥本身就是基督教史上殉难的第一人。耶酥的殉道义举震撼了欧洲人的心灵,成为他们效仿的光辉典范。严守教义,效忠教会成为保持气节的标准。能否对教会神父的意志绝对服从是衡量一个人道德品质的水准,信仰上帝是基督教徒的至高信念,可以为之生,可以为之死。历史上有名的持续200多年的“十字军东征”就是在宗教的旗帜下进行的。它号召基督徒们从异教徒手中夺回“救世主”耶酥基督殉难的圣地耶路撒冷,为信仰殉道。“殉道”成了“气节”的代名词,叛教为最卑鄙的行为。欧洲人的这种信仰和做法是否正确,是个历史的和没有结论的话题。我们也不宜以今天的眼光和中国人的思维妄下结论,我们应该做的应是吸取其中对我们有用的合理的东西。基督徒的这种宗教狂热信仰的产生与发展是客观历史的产物,它不仅支配了中世纪欧洲历史的命运,而且对近代世界历史命运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22楼2006-09-11 10:32
                  回复
                    格”。“大人格”的表现因为是特立独行的、是大无畏的、是“虽千万人,吾往矣!”
                    的,自然跟“小人格”的表现冲突,尤其是“大人格”尚未功成名就前,这种冲突,更
                    为显著。管仲在尚未功成名就前,与朋友做生意,要多分钱,在“小人格”标准,这是
                    吃人;管仲为朋友办事,给办砸,在“小人格”标准,这是害人;管仲同朋友出征,作
                    战时退后,凯旋时在前,在“小人格”标准,这是胆怯;管仲在公子纠被杀,朋友殉难,
                    反倒投奔敌人,在“小人格”标准,这是无耻。……即使在管仲功成名就以后,在“小
                    人格”标准下,他的作风,也可议颇多,孔夫子以“小人格”标准看管仲,就骂出“管
                    仲之器小哉!”的话、就骂出“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的话。管仲的一切不合“小
                    人格”标准的行径,虽为大家所不谅,但他的朋友鲍叔牙却一直信任他、一直让他。最
                    妙的,在管仲临死前,齐桓公来问他谁做他的接班人,他竟不推荐曾推荐他的鲍叔牙,
                    理由是鲍叔牙不能搞政治。这在“小人格”的标准下,十足是忘恩负义了,但在“忠于
                    为国,不私其友”的“大人格”标准下,管仲却能天下为公。管仲所以为管仲、所以伟
                    大,就在于这里!
                     以孔夫子的深明大义,都难免用过“小人格”标准看管仲,可见“小人格”标准在
                    社会上多么流行。“小人格”标准是“匹夫匹妇的层面”,是随波逐流的、依附权势的、
                    “庸德之行,庸言之谨”的,这种标准的泛滥下,胸怀“大人格”标准的英雄豪杰,都
                    会长期遭到舆论、谣言、群众、世俗的打击。所以,“父子责善”的贤人匡章,全国说
                    他不孝;“弟死不葬”的志士张良,社会说他不仁;周公旦被诬不利孺子;直不疑(人
                    名)被诬与嫂通奸;马援被诬贪污;袁崇焕被诬反叛;张自忠被骂汉奸,蒙羞六七载;
                    岳飞不得昭雪,沉冤二十年。……多少大丈夫,在“小人格”标准下,都变成了“人格
                    有问题”的下三烂,这种不公道局面的形成,毛病出在哪儿呢?
                     小人格:匹夫匹妇的层面
                     毛病出在“匹夫匹妇的层面”。“匹夫匹妇的层面”所见者小,这种层面的“道德
                    判断”,只是小市民的横断面,小市民只会从个人的利益、家族的利益、朋友的利益、
                    宗教的利益、职业的利益、帮派的利益和党的利益检定人格,他们要求的人格标准也只
                    是他们小圈圈的人格标准,在小圈圈内,他们不失为好丈夫、好朋友、好龙头、好领袖,
                    但在小圈圈外,他们都是魔鬼。黑龙会头子、黑手党教父在小圈圈内是最够朋友的,但
                    在小圈圈外是无恶不作的;公孙弘小圈圈外内是第一流的孝子、第一流节俭的人,但在
                    小圈圈外,他是第一流的奸臣。用“小人格”标准看,甘地最不够朋友,因为他主张人
                    要为真理牺牲朋友,甘地的人格有问题!用“小人格”标准看,文天祥忠而忘孝、生活
                    奢侈,文天祥的人格也有问题!
                     因为社会上匹夫匹妇多,检定人格的标准,自也就匹夫匹妇化,匹夫匹妇只有“同
                    类意识”(consciousenssofkind),缺少真理与正义;只有以偏盖全,缺少大处着眼。所
                    以,常常有很好很好的人,反被视为坏蛋、被视为“人格有问题”。
                     很坏很坏的人,发现匹夫匹妇的“小人格”标准原来这样,发现匹夫匹妇只注意
                    “小人格”而不知“大人格”,于是他们便从“小人格”毁掉异己、斗臭政敌、破坏
                    “非我族类”的“大人格”形象。他们的方法是迂回的:报纸的围剿、口语的相传、朋
                    友的诬控、妻子的伪证、罪名的离奇、审判的丑化等等,都是他们的拿手好戏。
                     结果是,“道德迷”的中国人,很容易便在“道德判断”上中计,硬说谁谁谁“人
                    格有问题”。然后喊打喊杀,口水直溅。
                     管仲的小人格也没问题
                     具有“大人格”抱负的英雄豪杰,难道他们的“小人格”方面真有问题吗?事实绝
                    非如此。再以管仲为例,在“小人格”标准下看管仲,这个人太菜了,但是幕后真相是:
                     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
                    谋事而穷困,鲍叔不以我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
                    肖,知我不遭时也;我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
                    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
                    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这段动人的话,告诉了我们,具有“大人格”胸怀的,他的“小人格”方面,其实
                    没有问题,只是不为匹夫匹妇所知罢了!
                     “虽千万人,吾往矣!”
                     一个人走上特立独行的、大无畏的、“虽千万人,吾往矣!”的长路,他的人格,
                    早就在“匹夫匹妇的层面”之上,不是人间大智大仁大勇的,不会这样走;不是道德至
                    高人品至善的,不会这样走;不是“大人格”涵盖了“小人格”的,不会这样走。
                     中国人千百年来讲道德,却讲错了道德,只讲到独善其身的“乡愿”道德,却没讲
                    到兼善天下的“狂狷”道德。结果是,中国思想中的“虽千万人,吾往矣!”的理论谁
                    都会说,却很少人敢做,因为一做就倒霉。孔夫子攻击“乡愿”,但是千百年下来,人
                    人是“乡愿”,并且以“乡愿”身份,骂“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少数人“人格有问
                    题”。
                     我们不要忘记:在举国滔滔,为阉党拍马祝寿的时候,顾宪成不肯签名,这是何等
                    人格!在举国滔滔,为国社党攘臂欢呼的时候,艾得诺不肯妥协,这是何等人格!在举
                    国滔滔,为国民党歌功颂德的时候,党外人士敢捋虎须,这是何等人格!
                     我们不要忘记:检定人格的第一标准,是看一个人有没有特立独行的、大无畏的、
                    “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大人格”,而不是看他有没有匹夫匹妇的“小人格”。不
                    确认出这种检定标准,中国人的道德不会有进步,中国人将永远在滑头的道德水平上做
                    小市民,中国人永远不会做大丈夫。
                     文学视界编辑整理
                     
                      


                    31楼2006-09-11 10:40
                    回复
                      业务高手必备的八种人格魅力

                      http://info.china.alibaba.com 时间:2006-04-24 00:00 

                      技巧交流

                       1、热情 

                       性格的情绪特征之一,业务人员要富有热情,在业务活动中待人接物更要始终保持热烈的感情。热情会使人感到亲切、自然,从而缩短对方的感情距离,同你一起创造出良好的交流思想、情感的环境。但也不能过分热情,过分会使人觉得虚情假意,而有所戒备,无形中就筑起了一道心理上的防线。 

                       2、开朗 

                       外向型性格的特征之一,表现为坦率、爽直。具有这种性格的人,能主动积极地与他人交往,并能在交往中吸取营养,增长见识,培养友谊。 

                       3、温和 

                       性格特征之一,表现为不严厉、不粗暴。具有这种性格的人,愿意与别人商量,能接受别人的意见,使别人感到亲切,容易和别人建立亲近的关系,业务员需要这种性格。但是,温和不能过分,过分则令人乏味,不利于交际。 

                       4、坚毅 

                       性格的意志特征之一。业务活动的任务是复杂的,实现业务活动目标总是与克服困难相伴随,所以,业务人员必须具备坚毅的性格。只有意志坚定,有毅力,才能找到克服困难的办法,实现业务活动的预期目标。 

                       5、耐性 

                       能忍耐、不急躁的性格。业务人员作为自己组织或客户、雇主与公众的“中介人”,不免会遇到公众的投诉,被投诉者当做“出气筒”。因此,没有耐性,就会使自己的组织或客户、雇主与投诉的公众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本身的工作也就无法开展。在被投诉的公众当做“出气筒”的时候,最好是迫使自己立即站到投诉者的立场上去。只有这样,才能忍受“逼迫心头的挑战”,然后客观地评价事态,顺利解决矛盾。业务员在日常工作中,也要有耐性。既要做一个耐心的倾听者,对别人的讲话表示兴趣和关切;又做一个耐心的说服者,使别人愉快地接受你的想法而没有丝毫被强迫的感觉。 

                       6、宽容 

                       宽大有气量,业务人员应当具备的品格之一。在社交中,业务人员要允许不同观点的存在,如果别人无意间侵害了你的利益,也要原谅他。你谅解了别人的过失,允许别人在各个方面与你不同,别人就会感到你是个有气度的人,从而愿意与你交往。 

                       7、大方 

                       举止自然,不拘束。业务人员需要代表组织与社会各界联络沟通,参加各类社交活动,所以一定要讲究姿态和风度,做到举止大方,稳重而端庄。不要缩手缩脚,扭扭捏捏;不要毛手毛脚,慌里慌张;也不要漫不经心或咄咄逼人。坐立姿势要端正;行走步伐要稳健;谈话语气要平和,声调和手势要适度。只有如此,才能让人感到你所代表的企业可靠和成熟。 

                       8、幽默感 

                       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长的素养。业务人员应当努力使自己的言行特别是言谈,风趣、幽默。能够让人们觉得因为有了你而兴奋、活泼,并能让人们从你身上得到启发和鼓励。


                      33楼2006-09-11 10:45
                      回复
                        一目十行也能看成斗眼.

                        没看.


                        34楼2006-09-11 11:03
                        回复
                          • 221.9.23.*
                          口欲 

                          抽烟(抽烟斗) 

                          吮吸是人生最初的快乐过程,抽烟(抽烟斗)使人在成年后重新公开地享受这个快越而简单的动作带来的心灵上的慰籍;人可以获得片刻的放松和宁静。这些在成人之后,很少有地方可以获得的


                          35楼2006-09-20 14:21
                          回复
                            • 221.210.170.*
                            人要真诚


                            37楼2007-06-18 22:20
                            回复
                              • 60.24.239.*
                              《悲惨世界》中人道主义思想的具体表现(分几方面展开论述) 急用 谢了


                              38楼2007-10-02 16:5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