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指众生吧 关注:55贴子:12,166

《校园爱情录》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1-12-12 01:11回复
    每部作品都是我思想孕育的胎儿,作母亲的那会轻易放弃。我希望自己通过这次写作,能力得到一个大的提高,为明年六月后续写《旧山河》打下坚实的基础,你们一定会问:“为什么要那么久?”因为那时,职称考试结束,在职研究生考试也结束了,我有比较多的空余时间,相信水平会比现在有很大的不同,对你们漫长的等待,我真诚地说声:“对不起!”
    当然,我欢迎你们去读我的新小说《校园爱情录》,提出很多宝贵中肯的意见,就像你们以往做的那样,不过,喜欢军略小说的你们,恐怕不会对这感兴趣,如果想看《漫谈中国古代军事战略》的话,我愿意加班写上几篇,反正我这人节假日不爱出去,我老婆常说后悔嫁给我。想当年,我也是军校的风云人物,如今廉颇老矣,哈…哈…!
    作品相关 我和我的网络小说


    IP属地:河北3楼2011-12-12 01:14
    回复

      2010-7-7 23:52:39 本章字数:1910
      窗外的爆竹声送走了2004年。
      我凝望着空中艳丽的烟花,心中感叹着时光的流逝,默默的想过去的一年,自己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恨自己仍旧碌碌无为的同时,心中却有一丝满足……对,我写了我一直想写的小说《校园爱情录》。
      步入社会已经六、七年了,昔日的雄心壮志早已茫然无存,那个曾经年少轻狂的自己也已结婚成家,每天过着平凡普通的日子,守着一份还算不错的工作,可我的内心还有那么一丝不满足,它似乎在追寻着什么。工作忙碌之余,我偶尔会想:眼前的一切当真就是自己想要的吗?我真正喜欢做的是什么?
      记得那天,从新疆回家探亲的同学经过这里,以此为契机,大家乘机欢聚了一次。多年未见,酒桌上有聊不完的话题,渐渐的谈起昔日在军校的轶事,虽然我们大都成家立业,有的已经为人父母,但在那一刻,我们仿佛又回到了从前,回到了十八九岁的黄金年龄,我们互相揭对方当年的短,互相斗酒,真的是很开心……不知是谁,忽然说了一句:“可惜,母校已经没了。”所有人都沉默了。是啊!随着军对的改革,我们的母校已经划归了地方,在感伤的气氛中,我有了一股冲动。
      回到家中,找出校友录,一页页翻着同学们给我的留言,一张熟悉的面孔,每一句话都深深拔动我的心弦,思绪又回到了从前:那时候的情景,那时候的花香,那时候雨的气息,以及那时候活跃的阳光,那时候的我们很认真,有时生气,有时迷惘,有时受伤,有时哭泣……用青春和热血谱写了我们的旋律。
      


      IP属地:河北4楼2011-12-12 01:14
      回复
        忽然间,我知道我想要做什么了,写一本关于军校的故事,写一写军校学员的辛酸苦辣。
        冬草兄曾问我:那主人公有你的影子?我佩服他的观察力,但是主人公的性格比我更突出,他的能力也强大得多。军校不同于地方大学,它的规章制度像大山一样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在心中有反抗的念头,但在行动上仍是规规矩矩,这就是我们当时的心态。而主人公在校园里则完全是个异类,他敢于反抗一切的不公正和不合理,他将去做我们一直想做而不敢做的事。在感情上,大家或多或少有过挫折,因为犹豫,因为心中有障碍,也许就因为一个小小的原因,终究没跨过那道坎,主人公敢爱敢狠,他也许会受到很多很多的感情折磨,一次次跌倒,他始终坚信真爱无悔,他就像沉寂的军校中一汪活跃的清泉,努力争取我们曾经引为遗憾,不敢去追求的东西。虽然是个梦,但它是美丽的。
        其实,我曾为书名头痛,原想取名《军校爱情录》,却怕广大读者朋友不卖帐。也曾想随大流,哗众取宠,所以一开始,就没设定好,让好几个女孩子喜欢上了主人公,搞得大家都批评他滥爱。随着写作的深入,我对人生对爱情的思考也随之深入,主人公在我笔下也逐渐变得成熟而复杂。也许我能力不够,但我的感情很真挚,态度也很认真,也时常为书中人物的境遇或哭或笑,如颠如狂。将自己对人生,对军对,对社会的一些看法融入笔端,通过主人公,折射出来。
        号哥兄曾说我的小说跟某作者写的挺相似,我看了那部小说,有些地方确实挺像,毕竟中国的军校生活基本都是“二点一线”。不过,他写的是军事院校,比较压抑;而我写的是军医学校,相对浪漫一点,何况我的母校曾是所有军校中管得最松的(至于是哪一所,熟悉军校的人,应该知道)。他是80年代的人,还保持着朝气和冲劲;而我已快步入而立之年,我怕自己迈过30岁之后,再无激情和心境来写它,趁现在,聚中全力来写,写一个军校男孩成长的故事。
        我知道,有不少同学知道我在写小说。其实,不用去猜测书中的人物谁会是谁,也不用去想是虚构的还是真实发生过,只是轻声问自己:那时候患难与共的真挚友谊,我们是否都忘记了呢?我只想说一句:即使岁月流逝,事物变迁,当时,我们确实在那里……有一种故事叫人生,今后也会继续……
        有感于2005春节
        


        IP属地:河北5楼2011-12-12 01:14
        回复

          作品相关 校园人物分析系列之:郭建高
          2010-7-7 23:52:39 本章字数:490
          郭建高,一个普通的四川人,具有四川人典型性格,生性和气,随遇而安,但经历一场失恋之后,他变得放荡不羁,对事业没有更高要求,不象林明雄.
          


          IP属地:河北6楼2011-12-12 01:15
          回复
            他只想得过且过的混到退伍,并没有很尽心的管理五班.他时不时的制造笑话,让大家快乐的同时,又何尝不是在愈合自己心灵的创口,然而他却不知,他的无心之失,却制造出了一个团结的五班,一个没有被束缚思想,具有创造性的五班。
            尤其对主人公的影响更大,在他军人生涯的第一页白纸上,铬上郭建高太多的痕迹。对荣誉的渴望,对爱情的追求,还有那么一点点花心,都潜移默化的溶入年轻的血液中。也许没有郭建高,就没有主人公以后错综复杂的爱情故事。
            郭建高是我第一个塑造得比较可以的人物,尽管他的篇幅不多,但这个另类的大兵活在了主人公的心中,他退伍后的故事不在本书的叙述范围内,祝他一路走好!
            


            IP属地:河北7楼2011-12-12 01:15
            回复

              作品相关 拍历史剧的导演都是军事白痴?
              2010-7-7 23:52:40 本章字数:1810
              前段时间看见《汉武大帝》忍不住想说点什么,国内连续剧拍得最好的应该是历史剧了,向来政治与军事是一对孪生兄弟,可好像导演们更多的把精力投向政治,而很少关注军事方面。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大型的古代军事题材的电视剧吧,其中毛病数不胜数,我也就不一一枚举了,例如:三英战吕布时,两年相距不过十步。如此近,奇怪!这不是在看戏,而是在打仗也。(吕布的兵应该比联军少,否则董卓也不会弃洛阳而走长安)此时,联军总司令袁昭只要一声令下,大军挥杀,估计吕布也没有机会展示武勇了,还玩什么战三英啊,赶紧保命吧。
              《康熙帝国》的军事场面也很可笑。康熙亲征准葛尔,两年即将决战之时,格格跑到阵前请求停战!我靠!战争让女人走开,这句话原来是假的?!自然双方都不为所动,于是大炮轰鸣,骑兵冲杀,格格在乱蹄之下,居然未损分毫,难道她是观世音转世?导演天马行空般的想像力令我惊叹不已,显然战争在他手里不过是随意摆弄的玩具而已。
              《成吉思汗》应该算其中比较好的(打仗方面比汉武拍得好)但也有不少漏洞,别的不说,蒙古骑兵的一大特色,除了拿制式武器之外,他们还随身携带自己称手的武器,如套索,狼牙棒等等,如果这方面难度太高,至少骑射是草原民族的天生本领,弓箭应该带吧,可全剧中少见骑马射箭的场面。甚为郁闷,难道历史记载错了?
              


              IP属地:河北8楼2011-12-12 01:15
              回复
                过去的也就过去了,作为2004年末的大戏《汉武大帝》,导演又自诩是历史正剧,于是满怀期待……看完后,只想呕吐。导演在宫廷斗争方面泼墨不少,描写很细,延续她以往风格;可作为武帝的一大功劳——对匈战争,她则总采取蒙太奇手法,将士兵骑马奔驰的画面,在N集中反复播放,这个……苦笑中……如果是经费不够,可以原谅,但至少在决定汉匈命运的漠北大决战中,正经一点吧。
                显然导演也意识到这个问题,开始详细讲述她心中的漠北决战:首先双方摆开阵势,智慧无比的卫大将军一眼看出两侧树林中埋有伏兵(既然他能看见对方,对方也应该能看到他的大军,除非他是火眼金睛),于是叫李广率几千骑兵,冒充大军冲杀敌阵,引对方出来。(有点历史知识的人都知道,李广率偏师在途中迷路。没能赶上决战,因此惭愧自杀。导演却在此对他进行正面讴歌。霍去病射杀李敢,说明他年轻气盛,飞扬跋扈,而李广在知天命之年,务闲在家时因一校尉执行规定不让他进城门,复职后对其进行报复,也不是一个心胸开阔的主儿。)
                此时,李广前面冲杀,卫青大军就在后面,在广阔的草原上,大军也躲不到哪里去呀,当探子回报说卫青大军已经出动(即使伏兵看不见卫青大军,探子也不是三岁小孩,连几千人还是几万人都分不清,是不是有点夸张,可能的原因就是探子是奸细)于是单于让左大都督出击,失败后,自己又出击。像单于这样久经沙场的人,怎么可能犯逐次用兵的错误呢,最后,导演再次用她生花妙笔篡改历史——单于被射死了!整个会战场面,可说是杂乱无章,漏洞百出。导演是不是把我们当成白痴了?座谈会上,导演说她经常去西安这些将领墓前沉思,我看她是在忏悔吧.
                真正的漠北决战是怎样的呢?卫青率军出塞千余里,渡漠到达漠北,发现单于正阵兵等待,卫青以武刚车(一种古战车,据专家分析,孔明所造之八卦阵也是战车方阵,是步兵抗击骑兵的有效战法),构成环形阵地,以防匈奴骑兵冲击,派出五千骑兵,冲击敌军,单于亦派万骑迎战。日将落时,大风起,砂砾击面,两军不相见,卫青乘机令左右两翼进入战斗,包围单于军,单于见汉兵多且强,自料不能胜,率百骑逃跑。此时,两军互相撕杀,伤亡大致相当,卫青得知单于跑了,令轻骑追之,未获,后匈奴军溃散。
                呜呼哀哉!我劝天公重抖擞,降一个懂军事的导演下来。
                


                IP属地:河北9楼2011-12-12 01:16
                回复

                  作品相关 军事资料
                  2010-7-7 23:52:40 本章字数:1518
                  后勤篇之一
                  昨天,武陵愚人兄托我帮他查点资料。武陵愚人是谁,你不知道?呵呵!就是那个说话刻薄,喜欢挑刺的家伙!我这么说,愚兄不会杀了我吧?他说,是想给写手们一点帮助,他的搏爱让我感动。于是,我冥思苦想,绞尽脑汁,惮心竭虑……总之,费了很大力气,先写了这点东西,供大家享用:
                  


                  IP属地:河北10楼2011-12-12 01:16
                  回复
                    在古代,大多数人口从事农业生产,以供养他们自己,并生产一些剩余供给只占人口很少一部分的商人、工匠、僧侣和官员。这样一个生产力低下的社会,只能保持一支占人口很小比例的武装。即使当国家已经有了长足发展的货币经济时,原始的税收、财政和银行系统仍难以使货币快速增长。因为那么多的人仅能维持生存水平,所以没有多少剩余可用于战争,即使象罗马帝国那样幅员辽阔,也只能保持少于其人口数量1%的武装部队。
                    由于既缺乏现实资源也缺乏财政资源,所以民兵成为普遍的兵员系统。民兵经过训练,通常是用大部分时间训练基本技能。民兵费用非常低廉,但低效能则抵消了它的低消耗。希腊人长期依靠民兵才能拥有与其强大对手波斯人所拥有的职业军对同样数量的军对。但民兵不能从事长时间的战争,甚至是一次较长时间的战役,因为他们必须返回民间职业。一支由职业军人组成的军对虽然规模小,但其优点是士兵们的战斗技能水平比民兵这种业余士兵更高,并且能在持续时间较长的战役中发挥作用。罗马最初也用民兵,但当领土扩大,战争持续越来越长,等他们回到家乡时发现,田地荒芜,家园被豪强占领,结果这成为罗马共和国的一大社会矛盾。直到马约出现,变民兵为职业兵士。结果军对成为将领的私人财物,罗马内战开始了……好了,让我们会带正题上。
                    在和平时期供养一支军对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困难,由民兵组成的军对通过其民间的农业、商业或工业等正常职业供养自己。政府也能比较容易地满足职业士兵的需要。
                    无论是民兵军对还是职业军对,只要集中起来,就会带来食物供给的问题。一支集中起来进行一次战役的军对,就相当于一个城市;人口密集,又不生产自己所用的粮食。
                    如果一个地区在食物上能够自给自足,可以通过购买或强迫的方法从当地储存的食物中获得供给,收获刚结束,军对就拥有当年收成的使用权。
                    军对规模与其集中地域人口的比例也影响对军对的供养能力。假定士兵剥夺居民的所有东西,如果士兵与居民的比例是1:1,那么士兵能够生存一个居民能生存的时间。如果士兵与居民的比例达到10:1,那么士兵们的生存时间只能是居民生存时间的1/10。我举个例子:如果军对在收获之前180天到达一个地区,而其数量是当地居民的10倍,假定它找到了所有的食物,并且一点不给当地居民,在其离开后让当地居民毫无生存的依赖,那么它也只能在当地驻扎18天就必须离开。当然,军对可以在一个较大的地域展开,从而有效地降低士兵与居民的比例,这样它就能在当地驻扎较长的时间。
                    今天我简述了军对在驻地就地解决粮食问题,以后再讨论后勤运输。
                    


                    IP属地:河北11楼2011-12-12 01:16
                    回复

                      作品相关 军事资料 后勤篇之二
                      2010-7-7 23:52:41 本章字数:1195


                      IP属地:河北12楼2011-12-12 01:17
                      回复
                        今天,我们接着讨论后勤运输问题。
                        一支强大的军对要在一地驻扎较长的时间,就必须拥有水路运输通道。哪怕是一只小船,也能运载60000磅食物,是20000人一天的消耗量。所以秦皇征百越,修灵渠;曹操攻乌恒,筑泉州,平虏二渠。水路运输的替代是陆路运输,这就意味着要么使用平均每小时只能走2英里的速度缓慢的牛车,要么使用只能驮载100磅的毛驴。最好的陆路运输工具的费用也至少是水路运输的30倍。
                        因此,军对发现,要从其直接集中地将补给品拉来,无论距离远近,都是一个巨大的困难。一支强大的军对要在一地停留较长的时间,通常必须有水路运输通道。一支军对没有拥有方便的水上运输,那他只能经常向新的地区机动,这种因后勤需求而实现的机动,可能正好适应抵抗或进攻敌人的需要。
                        骑兵带来了另一个主要的补给难题,在战斗中,一匹马一天的消耗限额是20磅,如果军对马匹的比例较大,那么饲料的的数量将决定军对在一地能停留多长时间。一支完全由骑兵组成的军对,比一支仅由步兵组成的军对所进行的机动要更加经常得多。因为骑兵具有较强的机动能力,在相同的疏开程度下,骑兵可以比步兵更快地再次集中起来。气候和道路的质量制约军对的运动。规模小、马匹少的军对会发现他们受后勤因素制约较小,能够集中行动,在一地停留较长的时间;而规模较大、马匹较多的军对则不得不尽可能疏散和更经常地运动。
                        假设我统帅一支部队,去进攻500英里远地形复杂的国家,没有水路运输。每名士兵大概可以负重80磅进行长途行军,因为军对携行了许多自己的包裹。需要运输的其他军对物资,主要依靠驮马和驮骡,每匹马驮载200磅左右,因为这些牲畜能够容易地随军通过复杂地形。牛能走2英里,马却能走4英里,而且马比牛温顺。所以一般用马和骡。而马车因为地形复杂,不宜使用。
                        军对还需要驮载牲畜运输诸如帐、攻茂器具、组合工具、医药物品以及其他物件,军中每50人至少需要1头驮载牲口。这样,步兵每小时2.5英里。假使每天睡觉休息8小时,其余时间正常行军,那么每天行军速度为40英里,需要13天左右可到达目的地。
                        希望作者们好好研究一下,不要搞出十几万骑兵屯聚于一个小镇的笑话,那样非变成沙漠不可,就象统万城。也不要闹出几十万军对忽然出现于千里以外的地方,这种神乎其神的事。
                        


                        IP属地:河北13楼2011-12-12 01:17
                        回复

                          作品相关 心中的天使
                          2010-7-7 23:52:41 本章字数:723


                          IP属地:河北14楼2011-12-12 01:17
                          回复
                            有了冲动,并不保证就能写好文章。我心中还有那么一点点的势利,被‘起点’五颜六色的光芒迷惑,不自学的随了大流。刚开始小说的设定和主人公的描写并不理想,而我自己却浑然不知,还有些沾沾自喜。终于,当我读到一个书评人对我小说的评论时,犹如当头棒喝。
                            “我的小说真有那么差吗?”好几天我睡不着觉,在心中不断问自己,也在不断的反思:“我到底要写什么?我想要告诉读者们些什么?”我终于还是没有放弃,在漫漫的长夜中,摸索着,追寻着自己的路,而读者热心的支持也不断在增强自己的信心……
                            终于,在那个雷电交加的雨夜,当曹月梅为利益而献身,当胡耀均为情挺而走险时,一道电光让我豁然贯通,我终于找到了自己的风格。凭着我对人、对军对、对社会的那么一点理解,凭着我是一个情感丰富的人,凭着尚能在社会洪流中保持清醒的那点能力,我要写出一部与从不同的小说,一部别人写不出来的属于我自己的小说……这一次,主人公重新上路,走得很轻松……
                            从操场上对秋萍的表白,到寒假前的道别,主人公的情感在成长一如我的文笔在完善一般。而从5000米的长跑到主持晚会,主人公的能力也跃上一个台阶,变得有些高傲,有些张狂。
                            当回到家乡,面对昔日的恋人,我的矛盾也经笔端在他的困惑中展现出来。许杰、高欣……如同每个年轻人曾有的梦一样,甜甜的、酸酸的,在心中打下不灭的印记。可当要挥手说再见时,却发现难以出口……
                            年轻、单纯、张狂的晓宇面临的还不止这些,谭昆、廖勇、父母……在他面前展现的不再是象牙塔般的纯洁,而是社会残酷的画卷,而这画卷经过贾家的润色,更显浓重。当他再次上路时,他不再轻松,反而有些沉重……
                            第二学期的开始,人物增多,情节增多,有些读者认为不如前面好看。我认为不然,人是社会一分子,无时无刻不受到各方面的冲击。如果说之前是山涧细泉,轻松的流淌;那么从此时起,已经汇入大江大河,栽着泥沙咆哮着流向大海。从感情的困惑,到球赛的失败,再到与莹莹的对舞,晓宇收敛了许多,对人生也理解了许多,对每个人也宽容了许多。一次挫折就是一堂课,而晓宇是这种课堂上的好学生。
                            有人问我,为什么你能写这么多比较有特色的人物?我也不知道,也许可能是有一点天赋吧。当我创造出一个人物,她就鲜活在我脑海里,无时无刻不在与我对话。我无法忘记,当秋萍受到打击时,那绝望的心情;我也无法忘记雨桐大胆的求爱;更忘不了曹月梅每次见到晓宇时矛盾的心情;还有陶莹莹那悲惨的身世……全身心沉侵在我的小说世界里。当我漫步在雨天,我幻想出了晓宇和雨桐在雨中的浪漫;当我走在阴暗的走廊,陶莹莹的哭泣声一直令我心惊胆颤……就这样,能过他们的背景我深入他们的内心,去探究他们的心理,每个人仿佛就真的活在我身边一样。


                            IP属地:河北16楼2011-12-12 01:19
                            回复
                              罗嗦的说了这么多,还要去写小说,就不整理了.如果你想知道结局如何,那么请跟随我,走进周晓宇的世界——一个真实中的幻想,幻想中的真实世界。
                              作品相关 由“儒家学说是灭国学说”想到的
                              2010-7-7 23:52:42 本章字数:1801


                              IP属地:河北18楼2011-12-12 01:1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