吧主提到的《苏美尔——伊甸园的城市》我不久前买了,是国外原著的关于苏美尔考古发掘的书籍,纸张很好,图很多,价格较贵
基本上算是关于苏美尔考古的普及类讲述读物。对我这种初学者很有帮助,毕竟国内出版此类书籍极为稀少,市面上更多的是一些非专业的戏说一类
我没有关于生命之树的印象,查了一下,一时很难查到,只有再通读一遍才有可能。
但是在146页又读到了以前留意的一句话“实际上,除语言外阿卡德人和他们的邻居苏美尔人似乎没有什么不同”,---这句话可能会让那些力图将苏美尔人说成黄种人或直接说成中国人的“网民”们迷惑不解。。。。。。
通过百度,发现西琴的书中谈到了这个东东,在第二部第十章,202-205页
西琴的意思是,“生命之树”的说法在古代中东地区较普遍,其原型就是近东地区较普遍的海枣树。在苏美尔人的天堂门口,就有海枣树。
“生命之树”的果子是早期英雄传说中的“生命之果”,估计是吃了可获得永生之类的传说~~
百度——
“现今人类栽培的海枣树起源于干燥沙漠地区的果树,它是从野生的海枣 树演化来的。今天在非洲撒哈拉大沙漠里和利比亚费赞地区还有大片的野生 海枣林,植株丛生,枝干有刺,果实极小,味酸涩不堪入口。在千百年来长 期的人工选择作用下,才逐渐发展成为今天栽培的海枣树。
海枣树是人类栽培的最古老的果树之一。据现有的资料推断,苏麦尔人 在距今 7000 年前就已经开始经营海枣种植园,并且能加工海枣作为食品了。 考古学家在距今 6500 年的埃及古墓中,发掘出大量的已经炭化了的海枣核, 除体积较小外,它和人们今天栽培的海枣形状完全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