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文主要内容说的就是:
作者韦端符,在长庆三年(即823年)的冬天,在三原令的招待会上遇见了李靖的后人,并且到其家中看到了李靖的遗物。其中,有李靖与李世民私下的书信20多封(多言征讨之事),有李渊李世民赐李靖的华服玉饰。
李世民给李靖的书信中多言征讨之事,其中李靖出征时,李世民写给他的字条:“兵事节度尽付公,吾不从中理也。”用兵的事你看着办,我不插手——我疑心这个就是贞观3年征颉利的时候写的,所以李靖敢把唐俭当炮灰,回来李世民也没提这茬,反而把提这茬的萧瑀踹翻。后世抄录的是“吾不从中治也”,韦端符应该是避高宗讳。
李靖病重之时,李世民写给他的小纸条:“有昼夜视公病中老妪,令一人来,吾欲熟知公起居状。”有昼夜看护你病况的仆从,叫一个来,我想知道你的病到底怎么样——我个人不能赞同权力阴谋论者猜测的,这是李世民想监视李靖。监视你得自己派人去,叫别人的家仆来问,得到的也不过是别人想让你知道的不是?
文中李靖常配的那个十三带銙貌似是逾制,初唐时期倒不是很讲究这个服饰等级,李渊和李世民其实都不太拘小节,赏赐臣下非常大手笔。李靖的儿子曾入宫陪侍皇子,皇子制衣,李世民也照样发给李靖的儿子(即赐以皇子服物,黄绫袍,绯绫裙,皆为龙鸾文)。这个龙鸾文的衣物也不是随便能穿的。
权文公,即唐代文学家权德舆。他曾经也看过这些东西,看到李世民在李靖病中给他写的手诏,常泣曰:君臣之际,乃如是耶!《新唐书》上说,这些小纸条,在大和年间由李靖的五代孙李彦芳呈上给文宗,文宗就把小纸条都贪污了,留在宫中,弄了几个仿品和黄金绢帛回赐给李彦芳。于是世民和药师到底私下探讨些啥,俺们也就不知道了。
作者韦端符,在长庆三年(即823年)的冬天,在三原令的招待会上遇见了李靖的后人,并且到其家中看到了李靖的遗物。其中,有李靖与李世民私下的书信20多封(多言征讨之事),有李渊李世民赐李靖的华服玉饰。
李世民给李靖的书信中多言征讨之事,其中李靖出征时,李世民写给他的字条:“兵事节度尽付公,吾不从中理也。”用兵的事你看着办,我不插手——我疑心这个就是贞观3年征颉利的时候写的,所以李靖敢把唐俭当炮灰,回来李世民也没提这茬,反而把提这茬的萧瑀踹翻。后世抄录的是“吾不从中治也”,韦端符应该是避高宗讳。
李靖病重之时,李世民写给他的小纸条:“有昼夜视公病中老妪,令一人来,吾欲熟知公起居状。”有昼夜看护你病况的仆从,叫一个来,我想知道你的病到底怎么样——我个人不能赞同权力阴谋论者猜测的,这是李世民想监视李靖。监视你得自己派人去,叫别人的家仆来问,得到的也不过是别人想让你知道的不是?
文中李靖常配的那个十三带銙貌似是逾制,初唐时期倒不是很讲究这个服饰等级,李渊和李世民其实都不太拘小节,赏赐臣下非常大手笔。李靖的儿子曾入宫陪侍皇子,皇子制衣,李世民也照样发给李靖的儿子(即赐以皇子服物,黄绫袍,绯绫裙,皆为龙鸾文)。这个龙鸾文的衣物也不是随便能穿的。
权文公,即唐代文学家权德舆。他曾经也看过这些东西,看到李世民在李靖病中给他写的手诏,常泣曰:君臣之际,乃如是耶!《新唐书》上说,这些小纸条,在大和年间由李靖的五代孙李彦芳呈上给文宗,文宗就把小纸条都贪污了,留在宫中,弄了几个仿品和黄金绢帛回赐给李彦芳。于是世民和药师到底私下探讨些啥,俺们也就不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