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这天是星期六、农历十一月十六日,晚上请大家不要忘了观赏圆满的“红月亮”。
据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计算并预告,是日将发生月全食天象。这次月食,在非洲东部、欧洲(除极西南部)、北冰洋、亚洲、印度洋、太洋洲、太平洋(除东南部)、北美洲(除东南部)可以看到。见食时间(北京时间)是:初亏20时45分,食既22时06分,食甚22时32分,生光22时58分,复圆11日0时18分。最大食分1.11。
上述预告中的几个专用名词的意义是:“初亏”是指日月食的开始,月食开始于月面东部边缘(日食开始于日面西部边缘);“食既”是指全食的开始,即月(日)面被全遮盖的那一刻;“食甚”是月(日)面中心与黑影中心最近的那一刻,也就是食分最大的时刻;“生光”是指全食阶段结束,开始重新进入偏食阶段;“复圆”即日月食结束。“食分”是指日月面被“食”的分数,是日月面视直径被遮盖部分与日月面视直径的比值。
此前曾有媒体报道,在发生月全食时人们发现月亮未被全遮黑,而是月面呈现暗红色。这次月全食时只要天气晴好仍将会如此。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这首先应该知道月食不同于日食:日食时遮掩日面的是月球本身,因此太阳被“食”部分总是黑的;而且食时遮掩月面的仅是地球背向太阳的本影,即月球进入地影锥内。
月食时,太阳光通过地球边缘大气后产生折射,使一部分光线进入地影锥内而射到月亮表面上。由于大气对红色的吸收能力差,大部分红光就通过大气层落到月亮的表面上,因此使月亮表面呈现红铜色或暗红色。光线落到月面的多少,与地面上的天气有关:当天气晴朗时,光线容易通过大气层,落在月亮表面的光线就较多,月面显得较红;当地面上有云雾时,浓厚的大气层会阻挡光线通过,光线只能在大气外层产生折射,落在月面光线较少,月面就暗黑。
月全食时对一般人来说仅是观赏,而对科技工作者来说是观测,他们对月面不同光彩的分析,可以研讨地面不同高度大气层的透明性及对光的折射性。
据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计算并预告,是日将发生月全食天象。这次月食,在非洲东部、欧洲(除极西南部)、北冰洋、亚洲、印度洋、太洋洲、太平洋(除东南部)、北美洲(除东南部)可以看到。见食时间(北京时间)是:初亏20时45分,食既22时06分,食甚22时32分,生光22时58分,复圆11日0时18分。最大食分1.11。
上述预告中的几个专用名词的意义是:“初亏”是指日月食的开始,月食开始于月面东部边缘(日食开始于日面西部边缘);“食既”是指全食的开始,即月(日)面被全遮盖的那一刻;“食甚”是月(日)面中心与黑影中心最近的那一刻,也就是食分最大的时刻;“生光”是指全食阶段结束,开始重新进入偏食阶段;“复圆”即日月食结束。“食分”是指日月面被“食”的分数,是日月面视直径被遮盖部分与日月面视直径的比值。
此前曾有媒体报道,在发生月全食时人们发现月亮未被全遮黑,而是月面呈现暗红色。这次月全食时只要天气晴好仍将会如此。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这首先应该知道月食不同于日食:日食时遮掩日面的是月球本身,因此太阳被“食”部分总是黑的;而且食时遮掩月面的仅是地球背向太阳的本影,即月球进入地影锥内。
月食时,太阳光通过地球边缘大气后产生折射,使一部分光线进入地影锥内而射到月亮表面上。由于大气对红色的吸收能力差,大部分红光就通过大气层落到月亮的表面上,因此使月亮表面呈现红铜色或暗红色。光线落到月面的多少,与地面上的天气有关:当天气晴朗时,光线容易通过大气层,落在月亮表面的光线就较多,月面显得较红;当地面上有云雾时,浓厚的大气层会阻挡光线通过,光线只能在大气外层产生折射,落在月面光线较少,月面就暗黑。
月全食时对一般人来说仅是观赏,而对科技工作者来说是观测,他们对月面不同光彩的分析,可以研讨地面不同高度大气层的透明性及对光的折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