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百度百科资料】

荆川公园雕像
唐荆川(1507—1561年),明代武进(常州)人,原名唐顺之,字应德。因爱好荆溪山川,故号荆川。明嘉靖八年(1529年)二十三岁中进士,礼部会试第一,入翰林院任编修。一年后即告病归里,闭门读书二十年,于学无所不精。嘉靖初年与王慎中同为当代古文运动的代表,世称“王唐”,又曰“晋江王、毗陵唐”。
后又与归有光、王慎中三人合称为“嘉靖三大家”。后人把王、唐、归三人与宋谦、王守仁、方孝孺共称为“明六大家”。著有《荆川集》、《勾股容方圆论》等著作。郑振铎先生在《中国文学史》中说:“唐宋八大家之说盖始于唐顺之”。可见他是文学史上有影响的人物。
荆川先生不但是有名的文学家,同时他又是一位卓越的军事家,而且是有名的抗倭英雄,刀枪骑射,无不娴熟。他在抗倭战斗中屡建奇功。相传民族英雄戚继光和俞大猷等都从他学过枪法。最后因积劳成疾,客死异乡。
荆川五十一岁那年被朝廷重新起用,任右佥都御史,兵部主事及凤阳巡抚等职。自此,他亲督海师狙击倭寇,屡建奇功,后因久居海中,足腹尽肿,在赴任凤阳巡抚途中,病重去世,终年5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