馨德之焰吧 关注:61贴子:357

回复:《青年良友》(网络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 妈妈教我祈祷 ※
在碧基鲍思高家里所实行的爱德工作,并不是纯然的慈善救济,或出於怜悯的同情心,而是为了爱天主,才这样帮助别人。在鲍思高家里,天主是一位家中常客。丽达虽不识字,却知道圣经和福音里所记载的长篇史事。她深信必须祈祷,即与天主密谈,才能获得充分的力量,行善避恶,做一个好教友。
鲍思高神父亲笔写道:「她亲自教我祈祷,直到我长大为止。每天早晚,她叫我同哥哥们一起跪著念经。」
本堂神父距离鲍思高家很远。她不等本堂神父有时候自己来教孩子们学圣教道理。以下就是丽达幼时所学过的「教理概要」里的问答;她就用这些问答来教若望、若瑟和安道。
问:教友早上醒来时,就应该做什麼?
答:应该先画十字号。
问:起床后,教友应该做什麼?
答:可能时,应该跪在一张圣像前,从心中发信德,深信自己是在天主面前,并念:『感谢我主天主……』
问:在工作前,应该做什麼?
答:应该把自己的辛劳献给天主。
小若望在自己家里,最初参加的「敬主神工」,是玫瑰经。那时玫瑰经是一总的教友晚上都念的经文;就是连碧基的那些农民,每天晚上,也都向圣母玛利亚,恭诵五十遍圣母经,犹如亲热地同天上的慈母谈话,与其说是奉她为一位天地的元后,不如说是爱她为自己家中的母亲更好。在他们看来,一连念五十遍同样的经文,并不是一件没有意义的事;他们一天之中,在陇亩田畦之间,锄了不啻数千百次的泥土,知道只有这样,才能有所收获。他们一面拨动念珠,一面想到自己的孩子、田里的农作物,也想到自己的生命和死亡。
小若望就这样开始同圣母谈话;他知道,圣母在看著他,听著他。
鲍思高神父在他所写的《回忆录》里,也提到了他第一次去办告解:「是我母亲帮助我预备办告解。她陪我到圣堂里去,她自己先办了告解,然后把我托付给听告司铎。等我办了告解之后,她又帮助我感谢主恩。」


IP属地:河北20楼2011-12-08 12:49
回复

    ※ 本乡故土 ※
    一个孩子到了九岁,就会开始走出自己温暖的家,张眼四望,观察周遭的一切。小若望也不例外,他也在观察,他也发见了故乡的一切。
    那里有美丽的景色,冈峦起伏,好像静卧在绿波中。那里长有桑树、葡萄林、玉蜀黍和苎麻。那里有牛和羊,在安闲地吃草。广大茂密的树林,望去好像是一些墨绿斑点。
    那里的农人们,在阳光下慢慢地耕耘,都是一些刻苦耐劳、朴实忠厚的良民。他们都很爱自己的故乡,固守自己的那块土地,像那些百年的古树一样,把根深深地长在泥土里。他们每次遇见司铎神长,或是到了圣堂门口,都会恭敬地脱帽致敬。晚上回到自己家里,关上了大门,与家人开怀畅谈,犹如置身在自己的王宫里。
    若望鲍思高是上主的一个伟大的爱子,却也是他本乡故土的一样产物。他的使命,固然得自上天,可是培育这使命,而使之长大的,却是他家乡的那种气氛和环境,那些忠厚俭朴的人物。他的说话,常带有他本乡的口音,他的心灵里,也常留有他故土那些人物的印象。


    IP属地:河北23楼2011-12-08 12:51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 从山冈上传来的号声 ※
      寒冷的季节过后,情形就不同了。讲故事不能再吸引人了。若望明白,如要召集他的那些朋友,必须有些「奇特的」表现。什麼表现呢?
      玩把戏的在附近的山冈上吹响了号声。那是农民们上市集的日子。若望跟著母亲一起去。在市集上,大家进行买卖交易,讨价还价;有人自然也乘机欺骗作伪,企图多赚几个钱。
      在那里看热闹的人也不少。许多人围著那些玩把戏的和耍杂技的,欣赏他们的表演。他们所玩的戏法和表演的杂技,使那些农民目不转睛地观看,张大了嘴巴,久久合不拢来。
      这就是若望所想做的表现。不过,必须先研究那些保持平衡的秘诀,以及那些玩弄戏法的技巧。
      


      IP属地:河北25楼2011-12-09 12:23
      回复

        但是,只在那些大庆节日上,才有机会看到那些重大的表演:走绳索、变戏法、从帽子里拿出白鸽和兔子来,使一人不见,或把他割成几块,后来又使他复活,完完整整的重新出现於观众面前。此外,还有「无痛拔牙」的表演。


        IP属地:河北26楼2011-12-09 12:27
        回复
          可是,要看这样的表演,必须购票入场,每张票价是两文MONEY。这笔MONEY从哪里来?若望问妈妈要。妈妈回答说:「你自己去想办法,不要来问我要MONEY。我没有MONEY。」
          若望便动脑筋,想办法。他捉小鸟来卖;编织篮子、鸟笼,然后把它们出售给小贩;采集草药,拿去卖给新堡的药材店老板。
          


          IP属地:河北27楼2011-12-09 12:27
          回复
            这样,他有了QIAN,可以买票进场,坐在前排,看人表演。他很留神观察走绳索者保持身体平衡的方法;他也注意变戏法者,怎样迅速地转动手指,使人看不出丝毫破绽。就是连那些最令人称奇的戏法,他也能看出其中的妙诀和技巧。


            IP属地:河北28楼2011-12-09 12:28
            回复

              当时要拔掉一只蛀牙,真是一大苦刑。麻醉药,要到一八四六年,才在美国第一次试用。若望早在一八二五年的一次市集上,看见一个江湖郎中,用一些神奇的药粉,替人「无痛拔牙」。


              IP属地:河北29楼2011-12-09 12:28
              回复
                一个农人,有一只蛀坏的臼齿,使他觉得非常疼痛,就去请那个「无痛拔牙」的江湖郎中,替他把那只蛀牙拔掉。那个江湖郎中先用手指蘸了一些神奇药粉,然后在鼓号大吹大擂声中,用一把偷偷地从衣袖里滑出来的铁钳,使劲把那只蛀牙拔掉了。那时农人痛得从椅上直跳起来,大声喊痛;可是,那震耳欲聋的鼓号声,却把他的喊痛声盖住了。同时那个江湖郎中,紧紧地把他抱住,几乎使他窒息,一面还大声叫道:「好啦!好啦!试验完全成功!拔牙毫无疼痛!」
                


                IP属地:河北30楼2011-12-09 12:28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若望却是少数几个人中之一,看穿了那个大吹大擂的拔牙名医的骗人手法:他使用的并不是什麼神奇药粉,而是那把无情的铁钳。若望一面走路回家,一面心中在暗笑。


                  IP属地:河北31楼2011-12-09 12:29
                  回复

                    他在家里,首先独自尝试各种杂技。他自己这样写道:「我天天不停地练习,直到学会为止。」为能从帽子里变出兔子来,或在高悬的绳索上来回行走,必须要有耐心,不怕跌倒疼痛,苦练好几个月,才能成功。他在《回忆录》里写道:「也许你们不会相信。我才十一岁,已学会了变戏法、翻觔斗、燕子飞、用手步行、在绳索上行走、跳跃和舞蹈,真像一个专门表演特技的人。」


                    IP属地:河北32楼2011-12-09 12:2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