浒澪吧 关注:55贴子:1,249
  • 6回复贴,共1
一个半世纪前,有一批安徽移民随太平军沿长江东下来到如东拼茶。其中一些人来到拼茶西北的西下洋地区。西下洋是一大片荒地,有一首民谣:“西下洋西下洋,十年就有九年荒。”饥荒中有人便以打花鼓卖艺求生。于是,人们就称这里的花鼓为“下洋花鼓”。西下洋地属浒澪乡,后来就以浒澪花鼓闻名遐迩。有一首《秧歌调>的花鼓词唱道:


IP属地:江苏1楼2011-12-03 19:09回复
    浒澪花鼓是一种歌舞结合的民间艺术。早期的浒澪花鼓艺人,除了逃荒卖艺外,逢年过节便来到富人家门上,一边敲击一边歌唱,动作虽然简单,但已具舞蹈雏形。经过历代艺人的努力加工,花鼓艺术中也有了“生”、“旦”、“丑”等角色。当初的角色均由男性扮演。


    IP属地:江苏3楼2011-12-03 19:10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花鼓的生角称“上手”’旦角称“红和谐娘和谐子”,丑角称“骚和谐鞑和谐子”。


      IP属地:江苏4楼2011-12-03 19:11
      回复
        早年在拼茶地区可常见浒澪花鼓艺人活跃在街头、广场和庭院。沿海花鼓也逐渐成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长期以来,浒澪一带也形成了多家世代相传的花鼓队。他们传承技艺,推陈出新,取长补短,打花鼓也渐成风气。


        IP属地:江苏5楼2011-12-03 19:11
        回复
          浒澪花鼓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得到了新生。1960年和1963年,江苏省歌舞团的艺术家两次到浒澪采风,收集整理浒澪花鼓。其中根据浒澪花鼓调改编的《人人都爱社》的歌曲,由著名歌唱家薛飞演唱并灌成唱片,风靡全国。


          IP属地:江苏6楼2011-12-03 19:11
          回复
            我对这个浒澪花鼓好像一点印象也没有。。。。


            IP属地:江苏7楼2011-12-12 14:06
            回复
              差不多绝迹了。。。


              来自手机贴吧8楼2012-06-07 20:3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