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把濒死体验仅仅看成一种“生理现象”或“潜意识活动”的话,仍然有很多疑问,许多现象无法给出合理的解释。比如:濒死者在长时间的大脑停止工作、心跳停跳的情况下,准确地说出了他们在这期间看到的医生和亲人抢救自己的真实场景。最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英国医生山姆·帕尼尔所做的实验。他的实验设计是这样的:如果病人死后“灵魂”能飘起来,还能看到自己的身体,看到医生们在抢救他的身体,看到天花板上的灯,那么如果在天花板的下方放一块板,板的上面放一些小物体(只有山姆自己知道是什么物体,别人不知道),那么“灵魂”就应该能看到这些小物体。如果这个病人能被抢救过来,能够说出板上的小物体是什么,那么就能区分出“灵魂”到底是虚无缥渺的想象呢,还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实体。山姆对100多个病人进行了研究,发现其中有7个被抢救过来的病人醒来后能说出自己“灵魂”离体时看到的景象,特别是板上的小物体,说的全都对。如果山姆的实验完全真实的话,似乎已经在昭示我们:“灵魂”的确客观存在。“灵魂”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实体,有一定的大小,可以飘起来,可以移动,它是人生命存在的另一种形式,而不是虚无飘渺的想象。
这让我突然想起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在临终前说的一句话:“时间、空间和物质,只不过是人类自身的一种错觉。”或许在另一个非三维空间里,灵魂正在自由地穿梭,它们可以穿透我们的肉体,看清我们的每一个细胞,而我们对它们却视而不见,充耳不闻。
然而,科学是严谨的,容不得有丝毫的虚假。灵魂究竟是不是真实存在,还需要科学工作者进一步作出验证。我们期待在二十一世纪的某一天,科学家们能全面揭开所谓“灵魂”的真实面纱,给渴望了解生命真相的人们一个准确无误的回答。无疑,这一答案,将是二十一世纪最伟大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