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的魂儿 护城河的百年变迁

1958年北京河湖规划图(护城河呈现完整的“品”字结构)。

1959年拓宽疏浚后的东护城河。
“运河般宽阔的护城河,是这幅风景画的主体,岸坡下有幼童在芦苇中像青蛙一样玩耍,水面上浮游着群群白鸭,溅着水花,发出嘎嘎的声音回答着主人的呼唤。提着洋铁桶下到岸边打水的人往往要蹲上一会儿,静静地欣赏这幅田园般的景致……”
这是瑞典人奥斯伍尔德·喜仁龙的游记《北京的城门与城墙》中描述的二十世纪初的前三门护城河。
今天的人们,在前三门所见只有车水马龙,高楼林立,如风景画一般的护城河却消失了。
护城河为什么消失?又是如何消失的?近日,记者通过走访当事人、查阅资料,重温这段历史。

1958年北京河湖规划图(护城河呈现完整的“品”字结构)。

1959年拓宽疏浚后的东护城河。
“运河般宽阔的护城河,是这幅风景画的主体,岸坡下有幼童在芦苇中像青蛙一样玩耍,水面上浮游着群群白鸭,溅着水花,发出嘎嘎的声音回答着主人的呼唤。提着洋铁桶下到岸边打水的人往往要蹲上一会儿,静静地欣赏这幅田园般的景致……”
这是瑞典人奥斯伍尔德·喜仁龙的游记《北京的城门与城墙》中描述的二十世纪初的前三门护城河。
今天的人们,在前三门所见只有车水马龙,高楼林立,如风景画一般的护城河却消失了。
护城河为什么消失?又是如何消失的?近日,记者通过走访当事人、查阅资料,重温这段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