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歌行音乐团队吧 关注:136贴子:1,700
  • 8回复贴,共1

【长歌行】关于后期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度受


IP属地:四川1楼2011-11-25 00:42回复

    2.录音之前调节——电平调节:
    打开C.E.第一步要做的是调节电平,以防止在后面录歌时候出现电平过载,调节好了还可以最大可能避免喷麦......
    1 单轨模式下,按F10或者 点选项,点录音电平.此时你看到C.E.最下面的电平指示针在一个比较细小的范围内浮动.
    2 点"选项",点"录制调音台",不要以为是什么新式武器.....出来的不过我们非常熟悉地"录音属性"控制台(recording control) ,一般情况下有三个选项(有的朋友会有四个),不管,把MICROPHONE(麦克风)这个选项打上钩,因为这个是单选题,你要从麦克风录音就得选它,不然你就得零分,要补考的......
    3 打好钩之后,再来调节录音音量,(注意有一个水平方向调节的推子和垂直方向调节的推子,我们要调的是垂直方向的,并保证水平方向的推子在最中间位置),然后你一只眼睛看推子,一只眼睛看下面的电平指示计,会发现,电平指示计的浮动范围会随着推子的移动而改变,嘿嘿,原来不是"固定汇率"而是"人工宏观调控自由浮动汇率"......
    4 调到哪个位置最合适?我知道很多朋友想问了.有什么参数可以套啊?回答是没有标准答案! 此时你对着麦,稍微大点声唱一些含有"普通,扑灭,朴素,菩萨,"等等的歌,然后眼睛死死盯着电平指示计,如果你一开口它就冲到最右边红色警告了.那么你就把垂直方向的推子往下推点,再来.一直推到你要很大声它才会红色警告你为止! 偶尔小小如蜻蜓点水般碰到最右边的0位置是可以忍受的.但是不要推得太小,有可能你的声音都录不进去了哦......
    5 调节好了 电平过载问题你就基本打好了疫苗了。
    


    IP属地:四川3楼2011-11-25 00:43
    回复

      3.后期调音步骤:
      1,降噪; 2,BBE(声音闷可是做,否则可以省略不用);3,EQ(wave里的Q10);4,L效果器(L2/L3需另外下载的插件)5,压限C4 ;6,混响(Ultrafunkfx ReverbR3)。
      1,降噪:第一步肯定是降噪了,这个大家一定很熟悉吧,其实我用过很多降噪的方法,用下来我觉得有两个是比较好的,这里写出来给大家,相信很多人大都是用的我说的那两个办法吧。
      方法1:
      第一个是不改变降噪器的任何设置,选干声中间空白处一段平直的噪音进行噪音采样,然后用这个先降20%,听听是不是噪音小了很多,如果大了那继续重复上面的步骤,再采样降20%,是重新采样再降哈,一般顽固的噪音用这个办法降三次就可以了。
      方法2:
      第二个方法是改降噪器的参数,采样快照改为900,FFT设置为8192,改好后进行采样,然后降65%一次搞定,哈哈,这个方法降噪即简单又好,我目前就是用的这个。这里要注意的是我们要采集的那段噪音一定要找干声中最平直光滑的那段,噪音里不能有伴奏声,否则降噪后干声会严重失真的,噪音采集长度一般为5秒左右,不能太短。
      2,BBE: 噪音降完了,再来听听干声,很多人接下来的习惯是用BBE了,千万不能乱用哦,要根据干声的情况来决定,如果干声高频不足声音发闷那可以用下BBE,如果感觉声音不是太闷尽量别用,我们可以通过EQ来解决,个人感觉用了BBE后干声出来的声音很假,不真实,而且BBE提升了高频和低频而忽略了中频,对后面EQ的调整加大了复杂性,能不用就尽量别用吧。
      3,EQ:我的习惯在多轨里的第一步是做EQ,通过EQ我们可以对人声音色进行润色,优化。这里我推荐大家使用WAVE里的Q10,这是一个10段的EQ,从16HZ~~16KHZ分为10个频段,我们把这10个频段细分下:
      低频段为16~200HZ,人声的浑厚度和丰满度在这里能够体现出来。
      中低频为200~600HZ,人声的力度和结实度。
      中高频为600~6000HZ,人声的明亮和清晰度。
      高频为6000~16000HZ,人声的表现力和解析力。
      耳麦录的干声低频段比较浑,高频段就很糙,加上基本上我们录音使用的是比较便宜的耳麦,所以我会对100HZ以下全部切除,因为那里我们的耳麦录到的肯定都是噪音,因此我会选Q10里的第一个频段TVPE里的最后一个选项HIGH-PASS。然后拉动上面的第一个小圆点往右移动到100HZ附近,这样我们就对100HZ以下进行了切除。如果干声缺乏响度和力度那就提升200~300HZ吧,500~800HZ要有所衰减,使人声不要太生硬,2500~4000HZ稍微提升可以增加人声的厚度,8000HZ附近的衰减可以缓解齿音发出的刺耳声,10000~16000HZ提升可以增加人声的表现力和华丽感。这里我不提供具体的提升和衰减多少db,因为每个人的声音都不一样,只要我们了解了各个频段的具体作用,就可以根据要做的干声进行调整,记得结合伴奏调整啊,呵呵,我的原则是不管具体的数据,只要把干声调到在伴奏中好听就成功了。
      


      IP属地:四川4楼2011-11-25 00:43
      回复

        L2效果器:调完EQ后是不是觉得干声变的好听点了?没有啊,那继续调。好了,调完EQ下来要做的就可以自由选择了,通常我如果觉得干声不饱满的话我会在这时加WAVE里的L2效果器,这个效果器用起来很简单,界面也非常清楚,把Threshold向下拉,具体音量根据伴奏而定,其他都不要动,嘿嘿,你会发现人声好象已经变的丰满了,而且也清楚了很多。
        CROSSOVER分频点,一般在160HZ~240HZ之间。
        DECAY TIME为延时时间,建议最大不要超过2.5S,大了人声就象在云霄深处的神仙发出来的,嘿嘿,听歌的都是凡人,估计没人喜欢那样的声音吧。慢歌一般在1.5~2.5之间,快歌时间应短点,0.6~1.5之间是差不多了。
        HIGH DAMPING高频衰减,这个的意思是混响从哪个频段开始衰减,如果设入值为4KHZ,那么混响就会在4KHZ这个点开始衰减,具体的调节要根据伴奏和干声来调节,总之值越大混响越大,一般为10KHZ左右,快歌应小于7KHZ。
        DRY为原始干声控制,这个可以调节人声的远近,值越大离麦越近。
        E.R.为早反射声,值越大声音越往两边,值越小声音越往中间,某些需要做特殊效果的歌会用到,一般建议不调。
        REVERB为混响音量,这个大家应该都明白,值大混响量就大,但是目前流行小混响,呵呵,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而定,一般在 -7 ~ -12左右。
        WIDTH为声场宽度,一般不去调节。余下的基本不用调节。
        到这里一首歌的后期基本已经结束,如果感觉人声不够温暖那建议大家安装一个电子管暖声插件AUTARES TUBE。它可以增加人声的温暖度。
        好了,一首歌应该做的差不多了,在仔细听几遍,是不是觉得人声在歌曲低潮阶段大了,而在高潮部分又有点小呢,没关系,我们可以用音量包络线来对伴奏或者人声调节,人声的混响在某一段大了或者小了可以用干湿包络线调节。
        混好后如果大家还想做的更好的话建议大家下载一个母带处理插件“臭氧”,或者另一个“恐龙”,它们能使你的歌听起来更加好听,人声和伴奏更加协调。不过那又得好好专研一番了,那两个东东尤其是臭氧比较复杂。
        


        IP属地:四川5楼2011-11-25 00:43
        回复

          混响: 我们已经做好了压限,现在听听人声是不是比较好听了啊,不要告诉偶没什么改变哦,哈哈。好了,现在可以给干声加混响了。混响我觉得Ultrafunkfx ReverbR3和TC Reverb的都不错,Ultrafunkfx ReverbR3的界面看起来比较复杂,可以调整的东西也很多,TC Reverb的混响就比简单明了,界面也很直观,但是TC的插件要单独下,可能大家没有,如果谁要的话可以跟我说哈,嘿嘿,这里我就只好说Ultrafunkfx ReverbR3啦,反正这两个效果差不多,都是很适合我们对人声加混响的。
          我们首先要弄明白Ultrafunkfx ReverbR3里各种调节的作用,
          INPUT是输入电平,调节总音量的大小。
          LOW CUT是低频切点,切点越大声音越低沉。低频切点一般调节在400~500之间;
          HIGH CUT是高频切点,切点越高声音会越有穿透力。高频在5.5KHZ~6.5KHZ之间。
          PREDELAY是早期反射,一般不调,如果要调节一般也不超过10 MS。
          ROOM SIZE是空间广度,这个的调节要视伴奏的空间广度而定,一般建议还是不去动它,为50左右。
          DIFFUSION是扩散程度,一般在50~70之间比较理想。
          BASS MULTIPMIER是低混比率,据说这个能影响人声的厚度和清晰度,但是偶没感觉到,嘿嘿,我一般调在2.0。
          CROSSOVER分频点,一般在160HZ~240HZ之间。
          DECAY TIME为延时时间,建议最大不要超过2.5S,大了人声就象在云霄深处的神仙发出来的,嘿嘿,听歌的都是凡人,估计没人喜欢那样的声音吧。慢歌一般在1.5~2.5之间,快歌时间应短点,0.6~1.5之间是差不多了。
          HIGH DAMPING高频衰减,这个的意思是混响从哪个频段开始衰减,如果设入值为4KHZ,那么混响就会在4KHZ这个点开始衰减,具体的调节要根据伴奏和干声来调节,总之值越大混响越大,一般为10KHZ左右,快歌应小于7KHZ。
          DRY为原始干声控制,这个可以调节人声的远近,值越大离麦越近。
          E.R.为早反射声,值越大声音越往两边,值越小声音越往中间,某些需要做特殊效果的歌会用到,一般建议不调。
          REVERB为混响音量,这个大家应该都明白,值大混响量就大,但是目前流行小混响,呵呵,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而定,一般在 -7 ~ -12左右。
          WIDTH为声场宽度,一般不去调节。余下的基本不用调节。
          到这里一首歌的后期基本已经结束,如果感觉人声不够温暖那建议大家安装一个电子管暖声插件AUTARES TUBE。它可以增加人声的温暖度。
          好了,一首歌应该做的差不多了,在仔细听几遍,是不是觉得人声在歌曲低潮阶段大了,而在高潮部分又有点小呢,没关系,我们可以用音量包络线来对伴奏或者人声调节,人声的混响在某一段大了或者小了可以用干湿包络线调节。
          混好后如果大家还想做的更好的话建议大家下载一个母带处理插件“臭氧”,或者另一个“恐龙”,它们能使你的歌听起来更加好听,人声和伴奏更加协调。不过那又得好好专研一番了,那两个东东尤其是臭氧比较复杂。
          


          IP属地:四川8楼2011-11-25 00:44
          回复

            4.话筒躁音,电流声问题解析:
            很多朋友都说自己录出的干音噪声《电流声》很大,本人给出几点拙见。首先找一下自己的噪音问题是出在哪里,方法很简单:
            在《不插话筒》的前提下打开《音量控制--点开《选项》的属性--把《播放》和《录音》的MIC音量都开到最大,高级选项的20FB增强也打开,戴上耳机听听有没有底噪,如果有:证明你的主板因为电路布局和走线不合理而引起的干扰,这种情况只有更换独立声卡才能解决。
            如果没有底噪,就证明声卡没有问题,而是由于你的MIC引起的噪音。
            现在市售的电脑耳麦和鹅颈会议话筒因成本考虑,在做工方面偷工减料现象比较严重,只要是由于话筒的信号线《屏蔽线》质量太差引起的噪音,这种情况下没必要更换话筒,其实只要去把话筒线换掉就OK了,可以去电子市场更换,几块钱就能解决问题,买的时候可以看看线材的内芯和外网屏蔽层的铜丝多少来判断线材的质量好坏,反正是越多越好(等级分别:钢丝,铜丝,无氧铜,后者价钱偏高)。。。买完让商家或搞家电的人帮你换掉就行了,喜欢自己DIY的也可以自己动手!其实多数网友都是第2种原因的居多!
            接地线是能减小噪音,电脑的电源都属于高频的开关式电源,整机工作的时候都会带感应电,不接地时,电源的高频杂波会对声卡形成干扰。但是接地不能根本的解决噪音问题
            虽然主要问题是在麦上,但是也有一些补救的办法,效果最明显的就是换声卡了,市售的独立声卡接一般的连体麦(耳麦)或者鹅颈麦(会议麦)噪音都会降的很低了,原因是避开了主板的干扰,其次动手能力强的朋友可以自己改动一下主机箱,例如前面说的机箱外壳接地(例如家里的水管或者暖气管),换质量好点的电脑电源,在电脑电源的输出引线套上铁氧体磁环(一般的USB设备的插头处都有一个黑颜色的橡胶块,其实里面就是铁氧体磁环,铁氧体磁环能够很好的吸收线材中包含的高频杂波成分,一般电子市场都有卖的,很便宜),使用带电源净化器的交流电源插座等等。。。
            用电脑麦录歌时,尽量不要用手去摸麦头和线,因为人体身上的分布电容会被声卡放大成杂波信号。
            选购普通的电脑麦录歌时,引线要尽量短些,才能把噪音系数降到最低。
            


            IP属地:四川9楼2011-11-25 00:44
            回复

              5.均衡器各频率指项
              1.均衡器的调整方法:
              超低音:20Hz-40Hz,适当时声音强而有力。能控制雷声、低音鼓、管风琴和贝司的声音。过度提升会使音乐变得混浊不清。
              低音:40Hz-150Hz,是声音的基础部份,其能量占整个音频能量的70%,是表现音乐风格的重要成份。
              中低音:150Hz-500Hz,是声音的结构部分,人声位于这个位置,不足时,演唱声会被音乐淹没,声音软而无力,适当提升时会感到浑厚有力,提高声音的力度和响度。提升过度时会使低音变得生硬,300Hz处过度提升3-6dB,如再加上混响,则会严重影响声音的清晰度。
              中音:500Hz-2KHz,包含大多数乐器的低次谐波和泛音,是小军鼓和打击乐器的特征音。适当时声音透彻明亮,不足时声音朦胧。过度提升时会产生类似电话的声音。
              中高音:2KHz-5KHz,是弦乐的特征音(拉弦乐的弓与弦的摩搡声,弹拔乐的手指触弦的声音某)。不足时声音的穿透力下降,过强时会掩蔽语言音节的识别。
              高音:7KHz-8KHz,是影响声音层次感的频率。过度提升会使短笛、长笛声音突出,语言的齿音加重和音色发毛。
              极高音:8KHz-10KHz
              合适时,三角铁和立*的金属感通透率高,沙钟的节奏清晰可辨。过度提升会使声音不自然,易烧毁高频单元。
              2. 平衡悦耳的声音应是:
              150Hz以下(低音)应是丰满、柔和而富有弹性;
              150Hz-500Hz(中低音)应是浑厚有力百不混浊;
              500Hz-5KHz(中高音)应是明亮透彻而不生硬;
              5KHz以上(高音)应是纤细,园顺而不尖锐刺耳。
              整个频响特性平直时:声音自然丰满而有弹性,层次清晰园顺悦耳。频响多峰谷时:声音粗糙混浊,高音刺耳发毛,无层次感扩声易发生反馈啸叫。
              


              IP属地:四川10楼2011-11-25 00:45
              回复

                6.混缩的20个诀窍:1、删去不用的轨、参数设为平直、关掉每轨的效果发送。
                2、增益控制不过载,不用删去气口。
                3、编组控制,效果返回的编者按一定要进入该编组。
                4、明确音乐各部分的音量变化,在轨单上作出记录,作Automation时听着音乐而不是看着电平。
                5、在同样的监听环境下多听一些成功的商业音乐。
                6、不要作过份的效果处理,特别是混响。越干的声音就越靠前,如果非得把主唱的声音加入大混响彻云霄,可以用Pre-Delay调节干湿比例,使歌声更加自然。
                7、不要把低音乐器如Bass、大鼓的声相位置放偏,因为这种高能量的声音平均分配到两个喇叭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而且低音只包含少量甚至没有声音的指向信息。
                8、EQ和一些效果器应该在多轨整体播放时加入,因为单独播放某一乐器音色合放不一样。EQ不要加得过份,这样才能使声音更自然,没有失去原来的韵味。
                9、不要把太多的乐器放在一个频段里,尤其是中频。声源要好。这时再用EQ来调节器整乐器在频谱上的分布,争取能分给每一乐器一定的频谱空间。如摇滚乐中的声学吉它,如果你拉下低频,声音的定位会更加清晰,但缩得太干净。噪声门上的滤波器是一个很好的工具,它使界线不那样清楚。
                10、EQ不要提升或衰减得过份,当你做明显的音调改变时,外接的均衡器要比调音台上的好。
                11、使用EQ时,尽量衰减而不是提升,人类听觉系统对衰减有较少的敏感。
                12、对人声进行压缩使之在最终混音里音量的统一,很少有歌手不用压缩器能够保持音量的平稳。“Soft-Knee”让你觉得效果不是太突兀。但是如果压缩时考虑温暖和激励效果时,可以用“Opto-compress”和“Hard-Knee”,并加以高的压缩比。压缩会增加背景噪声。高压缩比还会夸大齿音。
                13、不时的在控制室外听整曲的感觉,这样可以检测各声部的平衡,太近可能会听不准。
                14、总音量不要太大,这样会使音乐听起来很好,并且降低你的听力。不时开大,但在一般缩混时,要以听众聆听音乐的音量来作缩混。(不包括Disco)
                15、确保耳机听到的与喇叭一样,因为耳机更能辨析出大扬声器无法听到的轻微失真和爆音。但也不能光听耳机,因为它与扬声器立体声表现方式不一样。
                16、如无必要,低音豉和Bass的音量不要变来变去,它们是整曲中节奏的骨干。
                17、在声部较多的音乐中,中频乐器如失真吉它、Pad一定要给歌声让出频谱空间,歌声出来后,与之频段相近的乐器声需降下-3dB,这样整曲才有清晰度和层次感。使用门限器和压缩器中特别快的Attack和Release值,Release值如果太小可能会造成增益抽吸效果。但在摇滚乐中???
                18、如果你缩MIDI,不要总看音序器的显示,它会扰乱你的听觉,硬件音序器
                19、如果你使用近距离拾音,声音没有生命力。又不愿加入混响,可以用一些环境模拟或早期反射模拟设备来做出声学空间,越短的混响时间,越容易把声音放到前面。
                20、缩完以后,第二天,耳朵休息了一夜,再听一遍,与昨天的感觉有何变化,放到不不同的监听系统、WalkMan、DiscMan和汽车音响上多听听。
                


                IP属地:四川11楼2011-11-25 00:45
                回复
                  好吧 表示没找到AA的 就先看看CE的吧
                  上面的不用一板一眼的做
                  后期随机应变很重要


                  IP属地:四川12楼2011-11-25 00:4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