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师的“认知自我,自我认知”课程结束一周了,愉快及美妙的记忆虽“依然犹新”,然一切又都似昨日烟云,了不可得。
散课后,就有写点东西的冲动,对课程学习、对自己有个总结与交待,于是啰里啰唆的写了一篇好几千字的东西。写完之后,总觉欠妥,终觉得那啰里啰唆的东西应废而不宣,于是另行起草一篇简洁明了的东西,以自己感受为主,这便是本文。
精简的主要内容是删除较多对老师课程的东西的描述。主要原因是:一来对已经经历老师课程的同学来说,均已亲身经历,无需赘言;二来对未参加老师课程的同学来说,恐带来不必要的影响(增加疑心、慢心)。
本次课后,我以“莫将容易得,便作等闲看”来反省自己,亦真心希望与广大同学共勉。因此本文所删繁就简之处之用心,亦请各位师兄体会。
本文请善无忧师兄勘校,对她深表谢意。
本次课程心得如下:
1.思想上的明白和真实体验的认知是两回事。
2.思想上的明白靠不住,真实的体验才靠谱。
3.不要用思想上的东西去注解、描述、推理、去验证体验,因为无论思想如何做,也无法准确、有效描述你真正的体验,甚至会误导你的体验。
4.烦恼、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是自己对体验的内容做了没必要的注解、描述、联想,拿掉这些注解、描述、联想,体会一下,那是什么。
5.不在名相和思想中打转转,那是浪费时间,一切白搭。
6.想知道梨子什么味道,自己去尝尝。
7.妄念、比量境、非量境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认得或者陷于其中不能自拔。能进能出就好。
8.清净境界会生灭。没必要守住一个会生灭的境界,守也守不住,有生就有灭。清净心不会生灭。
9.今后应该把“观心”作为头等大事。
10.佛法应与生活结合起来,不应脱离生活,脱离现实。
还有最想和各位同学交流的是应该如何去参加老师的课程,如何在学习的过程中改变自己,这样才不会浪费老师的良苦用心。以下是我总结的一点小窍门,供各位同学参考。
1.上课时不应总在名相和思想上打转转。同样也不要提涉及名相与无体验的逻辑问题,这些有点浪费时间。
2.上课前必须对老师有充满的信心,老师的每个要求都有道理,每一步都很重要。每一步都应当老老实实的按老师的要求去做。当我们疑惑老师在干什么时,是疑心在动;当我们认为老师没做什么时,是慢心在动。时刻注意这两个问题。
3.有问题要及时向老师汇报,向老师讨教,老师总能帮我们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但这个问题不是名相与思想的问题,而是体验的问题。
4.我们的心思老师都知道,老老实实的,不应玩弄思想,不应耍小聪明(其实老师都清楚的,自己体会吧,一笑)。
5.还是老老实实的把自己交给老师,交多少,收获多少,老师比我们更了解自己。
6.一定要让自己的心柔软。坚硬的石头永远长不出什么东西,松软肥沃的土地才能孕育万物。
最后,把老师上课所讲的一条内容与大家共勉。
老师说学佛人的条件:要么非常聪明,要么有真性情,或是极善良之人。
感恩古老师,一切感恩,不尽言表,唯有老老实实,踏踏实实做人,努力做一个对别人有用的人,不负老师之慈悲心。
张大志
转自古国治老师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