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蒙吧 关注:2,685贴子:49,669

在旧书摊买了一本正面描写吕蒙的小说——《荆襄怨》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1-11-20 22:24回复

    改天 扫描复制了 放上来


    3楼2011-11-20 23:32
    回复
      可以告诉你的是最后吕蒙没有死
      吕蒙那个擅取蓑衣的老乡 替死
      其实吕蒙与吕夫人 游南海去了 —— 后来孙权多次组织 船队下南洋 其实是在想寻吕蒙还吴


      5楼2011-11-21 00:01
      回复
        还有很多小故事
        周瑜喜好弹古筝 鲁肃喜好射白鹭 陆逊喜好围棋 而读书后的吕蒙喜欢的是钓鱼


        7楼2011-11-21 00:09
        回复
          如果周瑜是英姿勃发 陆逊是面如冠玉
          那么在小说里的 吕蒙也是帅哥 洒脱不凡 目光如炬 十分贴近史书中的“国士之风”了
          不过 吕蒙不太爱说话 (可能是早期的缘故吧,吕蒙的性情有些内敛)
          吕蒙每次说话 总是 一语中的 涵盖重点 大有一鸣惊人之感
          


          9楼2011-11-21 00:16
          回复
            吕蒙从小就很崇拜姐夫邓当
            因为邓当是上阵杀敌的将军 姐夫每次回来都带回了很多分发得到的战利品与家人分享
            小子明从小就立志:“我长大了也向姐夫那般当个笑傲疆场的大将军而名留青史”
            随着年纪渐渐增长 姐夫每次整军出师 吕蒙都会偷偷的混杂于姐夫的部曲内跟着姐夫出征
            征会稽 战江夏 吕蒙都参加了 在平山越的作战中 因为 敌众我寡 邓当不得不挑选可靠亲兵组织敢死队 率先试敌 吕蒙勇敢的站了出来 让邓当心中一震
            “子明,你是家中独子,沙场上刀剑无眼,你要是有何三长两短,姐夫我怎么向岳母大人与你姐姐交代?”
            吕蒙面无惧色 坚定有词的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难道姐夫得到今日的荣耀不是浴血拼命换来的吗?姐夫您不怕,我更不怕!”
            敢死壮士听罢吕蒙此番话无不动容 士气为之大振:“将军的亲戚都不怕,我等又有何惧哉”“就是就是” “将军,让子明跟我们一起上吧”
            此役 吕蒙军中提气 亲冒矢石 身先士卒 自然是大获全胜
            邓当有了子明这个好帮手自然万分自豪
            邓当小部队取得了骄人的战绩 自然引来了上层的注意
            孙策派张昭前来抚军,吕蒙在练兵场上亲身示范 严格督导的一丝不苟 引得张昭投来了万分瞩目的目光:“果然英雄出少年啊”“将来必成统帅三军的军中领袖”。。。。。。。张昭喃喃自语的说道
            


            11楼2011-11-21 00:40
            回复
              吕蒙 虽然不爱说话,但是却很用心的关系每一个部署
              穿一样的普通皮甲
              一起吃住
              一起下河沐浴
              部下伤了
              会拿出军官(其实是姐夫啦)才享有配置的金疮药给伤员涂抹 打完仗分派战利品
              子明都是最后一个拿 拿最少的
              部曲中的大小人员 都纷纷愿效死于邓当(吕蒙)的麾下
              早期的吕蒙还是有些脾气的
              一次长途奔袭,部队很久没开荤了,有几个侍卫去江边捞鱼上岸来要烤着吃
              奔袭么 讲究隐蔽性 烧烤势必会起炊烟 暴露了目标
              当时吕蒙一起之下 纵马踩踏了篝火 并用马鞭抽打了违例的士兵
              当时吕蒙狠劲 让部下们都惊诧了
              其实吕蒙这么做也是为了他们好 因为长途奔袭 本部兵员就少 要是再了暴露目标 后果将是很严重的 他们是理解的 可是战后吕蒙还是诚恳的认错 并买了几坛美酒 并亲自下厨整了一锅香气逼人的鱼汤 与受了他打骂的部下共醉 这是吕蒙第一次醉酒。。。。。。
              


              12楼2011-11-21 00:57
              回复
                吕蒙为什么喜欢钓鱼 吃鱼 还会做鱼汤呢?
                小时候 家里穷 古代的农耕社会讲究靠山吃山 靠水吃水
                汝南这地界儿濒临汝河 小子明从小就跟着姐姐在河边摸鱼抓虾的了。。。。。
                “姐姐姐姐 看啊姐 我又抓到了一条”“弟弟我这也抓到了”
                嗯 童年虽然贫苦 但是还是很开心的。。。。。
                不知不觉。。。。。时光不再了。。。。。
                


                13楼2011-11-21 01:05
                回复
                  简述 文中的六大帅哥 面貌妆容 以及性格
                  1、孙坚 英武绝伦 八面威风
                  2、孙策 伟岸雄烈 谈笑风生
                  3、周瑜 英姿勃发 羽扇纶巾
                  4、吕蒙 洒脱不凡 目光如炬
                  5、陆逊 面如冠玉 忠心耿耿
                  6、甘宁 雄风飒飒 义薄云天


                  15楼2011-11-21 09:32
                  回复
                    吕蒙三败曹阿瞒
                    第一次 吕蒙是谁?
                    建安十七年 孙权破格提拔吕蒙为大将 于巢湖夹江而立濡须三关 建安十八年 曹操挥军来袭欲报赤壁之仇 瞭望湖中濡须坞 大叹:“能水中建城,必是奇能异士也” 攻占月余而不下 曹操问吴江西督公孙阳 水中建城者为谁? 答曰:“吕蒙吕子明” 吕蒙是谁?对,吕蒙是谁?恰恰是孙权善于破格提拔人才 这才让捻熟兵法的曹操 无法“知己知彼”做好应对策略 曹操于濡须而不下,是为子明一败曹阿瞒也
                    -------------------------------------------------------------------------------
                    第二次 又是吕蒙!
                    建安十九年 吕蒙随孙权北征皖地 甘宁谏策架天梯 徐盛谏策设虹桥 鲁肃谏策堆土山 吕蒙站出:兵贵神速 黎明埋锅造饭 破晓攻城,日出拔之——果不其然 正应其言
                    不到三个时辰 千里皖地良田美地沦丧东吴偏邦之手 曹军军中奇耻大辱也 战后曹操追探 吴军如何统兵?答曰:“吕蒙吕子明”
                    “吕蒙吕子明”曹操心中一凛 又一次败在了吕蒙的手上
                    -------------------------------------------------------------------------------
                    第三次 还是吕蒙!
                    建安二十一年 曹操欲趁逍遥津之威势再征江东 吕蒙万弩把关 曹军一出吴军箭矢万弩齐发 一仗下来 曹军军众死伤累累 不管曹军大将垒前骂阵挑衅 吕蒙就是避而不战 敌人来袭继续放箭——吴军闭关严守不出曹操就无法打击东吴的有生力量 入夜曹军军营熄火睡去 吕蒙所率吴军居高临下在濡须三关之关上 鼓号齐鸣 万众呐喊 曹军白天叩关不得 夜晚不能入睡 士气日渐消沉 曹操见状不得不率军引去
                    曹操问边民 吴军统帅如此精于用兵 是谁 答曰“吕蒙吕子明”
                    还是这吕蒙 让阿瞒饱尝苦果
                    -------------------------------------------------------------------------------
                    


                    16楼2011-11-21 10:12
                    回复
                      小说里 吕蒙为什么恨关羽?
                      1、刘备曾在在汝南割据 曹操征剿汝南的时候 刘备下令关羽强行拆迁汝南民众的民房作工事。。。。。吕蒙的父亲抗拒拆迁被关羽活活的用赤兔马给踏死了。。。。父亲的鲜血溅了关羽一脸 关羽还在马上哈哈哈狂笑——关羽的大胡子与红脸 深深地烙在了吕蒙的心里,永远挥之不去。。。。。。吕父死后,汝南又逢战乱,吕家不得不南渡江东
                      2、南三郡之战后,鲁肃邀关羽单刀聚会 欲再次联姻 可关羽狂傲不可一世并与鲁肃展开激烈舌战 关羽是粗人武夫 粗人骂人当称呼惯了 一口一个 “江东鼠辈” 并狂言“虎女焉能嫁犬子” 让吕蒙的义兄鲁肃病情加重不治。。。。
                      3、关羽水淹七军后 孙权写信想派兵呼应其作战 而关羽放话:“待我取了许昌 回过头就来收拾你们江东”
                      父仇、兄恨、国耻 三种仇恨集一身 吕蒙背负着这仇恨背得太重太久了。。。。。。
                      


                      17楼2011-11-21 10:49
                      收起回复
                        吕蒙读书 就读了三本
                        《孙子》、《国语》、《左传》
                        读《孙子》是为了学习兵法计谋的运用
                        读《国语》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教训
                        读《左传》是为了更好地深入了解并抓住关羽的弱点之所在
                        读书虽不算不多 但是读的都是书中之精华 ——“择其良善者用之”
                        吕蒙经过了读书学习:不仅学业、见识大涨,本来就是内敛性情也更由此变得越发沉稳
                        稳而持重 正是大将必备的先决条件 吕蒙身为中级军官 就能有大将风范 前途真是可不限量啊
                        早上读书吸收学识,黄昏江边垂钓总结一天心得体会:因为平静无波的江面更能让吕蒙以各种思维角度是领会书中给他的教诲(敌人是怎么想的 我又该如何应对?) 更能思考如何以最小的代价钓上最大的一尾“鱼”(如何做到“不战而屈人之兵”?)
                        一来二去 日复一日 年过一年 ——
                        吕蒙凭借着他求知欲望 在书里探寻的宝贵的知识财富 一步一个脚印的脚踏实地的逐步逐步地成长了起来。。。。。。
                        


                        21楼2011-11-21 13:58
                        回复
                          嗯 小说里只说吕蒙读了这三本书 也许是为了更好塑造吕蒙的军人形象 所以免去了 《周易》


                          23楼2011-11-21 14:19
                          回复
                            老人背着孙坚,子明牵着战马,姑娘子琪抱着孙坚的披风佩刀 跟着父亲的身后。。。。
                            不过多时 便来到了吕蒙家的寒舍
                            “老婆子,快来看看这是谁?”
                            “是。。。是。。。是。。。是孙。。。什么。。虏。。。”
                            “娘是孙破虏”
                            “对对对,是孙破虏”
                            “可不是嘛。。。。”
                            “哟胳膊都红了,啊,孙将军中了箭伤”
                            “孙破虏是军人,上阵负伤在所难免,何况孙破虏是在保卫社稷为国除贼的战场上负的伤,是荣耀啊。。。。”
                            “可难为他们这些保国安民的义士了”
                            “是啊,我们能救到孙破虏也是我们的福分”
                            “爹娘,嘘,小声点,别让人给听见了。。。”
                            “是是是,子明与子琪 你们俩也千万别说漏嘴。。。。”
                            “知道了。。。。。”
                            


                            28楼2011-11-22 15:15
                            回复
                              破晓鸡鸣——是庄稼人早起的钟点
                              “子琪、子明 这。。。。这是。。是 这是。。。哪儿呢?”
                              “娘您可醒啦,昨天您突然疾病,可吓死我们了。。。。”子琪、子明看到母亲恢复以往都高兴的靠向母亲亲近安慰一番
                              “孩子们,到底是谁救了我?”
                              “糟了,我忘了问公子的名号了。。。”
                              “真是没法说你。。。对了,娘既然好了。。。现在就带你们去找孙少帅去。。。。快收拾包袱”
                              “娘。。。不知而别怕是不好吧。。。。”
                              “子明,去池边钓鱼,弄一盅你最拿手的鱼汤”
                              “子琪,留张字条,说上我们寻故人去了 不辞而别对不住了 恩情改日再行报答。。。”
                              “是娘。。。。。。”
                              吕家三口又在着手准备去寻觅孙少帅的事宜了。。。。。。
                              哎命运就这么错综复杂
                              如果 吕老夫人等来周瑜相谢,又或者是吕家姐弟问了周瑜的名号。。。。
                              话说回来 要是真那么多“如果”“或者”——历史是不是就要改写了?
                              好在 吕蒙还是留下了线索——就是那口味独特的“桂花鱼汤” 让他们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吕蒙所做的“桂花鱼汤”有何特别之处呢?下面再给大家细细道来
                              话说起先孙坚在吕蒙家养伤,吃过了吕蒙最擅长的“桂花鱼汤”后大感回味无穷,于是就跟吕蒙交流起做鱼汤的心得来 吕蒙把做鱼汤的手法倾囊而诉讲解给孙坚听 孙坚一一记下
                              回到豫州之后 也按吕蒙所讲一一做了一遍 果然天然自得的农家菜肴果然别具风味,也让孙策感到鲜美可口 或者是父子口味相近,也让这位孙家少主染上了鱼汤瘾:鱼汤好做,可以当做行军餐,所以孙策也向孙坚问道了做这鱼汤的“秘方”。。。。。
                              孙策依居周瑜家宅处之时,孙策弄过这口味一样的鱼汤给义弟周瑜品尝
                              周瑜是何等精明 在品尝完吕蒙所作的鱼汤后 自然就明白了吕蒙他们家 要来找的是谁——孙家少主 孙家军少帅:孙策孙伯符!
                              只可惜 命运却是这样的安排。。。。。。让吕蒙一家就这样与孙策匆匆的擦肩而过。。。。
                              好在 周瑜相出了一个法子:招手会坐“桂花鱼汤”的厨子。。。。。。
                              吕蒙一家终于在周瑜机智安排下 见到了孙策。。。。。。
                              


                              37楼2011-11-23 19:0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