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禟吧 关注:3,941贴子:159,492

‖胤禟‖——【史料】清朝的选秀制度(秀女与宫女的不同)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爷


1楼2011-11-14 17:37回复

    清代有一套独特的选秀女制度,每三年选一次,入选的都是满洲八旗女子,汉女则不得入选。清代的后宫,上至皇后,下到宫女,都是从旗人女子中挑选出来的。旗人,是清朝独有的。因此,从旗人女子中挑选后宫粉黛的制度,也是清代独有的。


    2楼2011-11-14 17:38
    回复

      一、清朝的选秀包括选秀女和选宫女,但两者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到了清代后期,包衣三旗的应选女子就不再称为秀女,而在挑选宫女时,就明确地说“引见包衣三旗使女”了。所以说,能够成为清廷后妃的,主要是八旗秀女。[/ b]
        1、选秀女
        主办单位:户部
        时间:三年一次
        备选资格:八旗佐领下13-17岁旗人女子,主要为满、蒙三品官员之女
        阅选程序:户部奏报皇帝允准后,行文八旗都统衙门,基层长官逐层造册汇总,由户部上报皇帝,决定选阅日期
        选秀标准:品行、门第
        选中去向:内廷主位、皇子栓婚、亲郡王指婚、亲郡王之子指婚
        晋升级别:贵人、嫔、妃、贵妃、皇贵妃、皇后
        晋升原因:入宫时间、生育情况、皇帝意向(难晋升到贵妃)、随主入宫
        出宫年龄:获封后不可以出宫
      清朝从顺治时就规定,凡满族八旗人家年满十三岁至十六岁的女子,必须参加每三年一次的皇帝选秀女,选中者,留在宫里随侍皇帝成为妃嫔,或被赐给皇室子孙做福晋未经参加选秀女者,不得嫁人。阅选时,按八旗的顺序,一般七八个人站成一排,由皇帝、皇太后们挑选。被挑选女子的名字,每排写一张单子,留宫中存档,这种名单,在档案中称为“秀女排单”。
      


      3楼2011-11-14 17:38
      回复

        2、选宫女
          主办单位:内务府会计司
          时间:一年一次
          备选资格:内务府三旗佐领、内管领下年满13-15岁包衣旗人女子
          选中去向:内廷主位的使令女子、后宫杂役等
          晋升级别: 宫女、女官、答应、常在、贵人
          晋升原因:皇帝宠幸、生育情况(难晋升到妃)
          出宫年龄:25岁出宫
        


        4楼2011-11-14 17:39
        回复

          Re:清朝的选秀制度
          清太祖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的过程中,创立了八旗制度,这套制度是在女真人原来的狩猎组织的基础上建立的,是军政合一的制度,兼有行政、军事、生产等多方面职能。以黄、白、红、蓝四色旗帜为标志,组成镶黄、镶白、镶红、镶蓝、正黄、正白、正红、正蓝八
          旗。清入主中原后,旗人又有八旗和内务府包衣三旗的区别。八旗包括满洲八旗、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共二十四旗,这是清政权赖以统治的主要支柱;内务府包衣三旗则是清皇室的奴隶,二者的政治地位不同。所以,尽管清初将八旗和包衣三旗的女子都称为秀女,但挑选的方法和她们在宫中的地位也有所不同。八旗秀女,每三年挑选一次,由户部主持,可备皇后妃嫔之选,或者赐婚近支(即三代以内、血缘关系比较密切的)宗室;包衣三旗秀女,每年挑选一次,由内务府主持,其中虽然也有一些人最终被逐渐升为妃嫔,但承担后宫杂役的,都是内务府包衣之女。
          到了清代后期,包衣三旗的应选女子就不再称为秀女,而在挑选宫女时,就明确地说“引见包衣三旗使女”了。所以说,能够成为清廷后妃的,主要是八旗秀女。
          挑选秀女的目的,除了充实皇帝的后宫,就是为皇室子孙拴婚,或为亲王、郡王和他们的儿子指婚,重要性自不待言。秀女们要走进紫禁城高高的宫墙,也就不那么简单了,必须经过一道道的考察。
          首先,要严格审查旗属与年龄,不在旗的想参加选秀,势比登天;在旗的想逃避选秀,也是自讨苦吃。顺治朝规定:凡满、蒙、汉军八旗官员、另户军士、闲散壮丁家中年满十四岁至十六岁的女子,都必须参加三年一度的备选秀女,十七岁以上的女子不再参加。乾隆五年(1740)进一步规定,如果旗人女子在规定的年限之内因种种原因没有参加阅选,下届仍要参加阅选。没有经过阅选的旗人女子,即使到了二十多岁也不准私自聘嫁,如有违例,她所在旗的最高行政长官——该旗都统要进行查参,予以惩治。然而,就在这一规定发布的第二年,闽浙总督德沛上了一道奏折,请求违禁小说请删除允许他年过十七岁的儿子恒志与两广总督马尔泰的女儿完婚,但是,马尔泰的这位千金还没有参加过选秀女。此事令违禁小说请删除大为恼火,命令德沛立即赶赴京师,当面训饬,同时强调:“我朝定例,八旗秀女,必俟选看后方准聘嫁。凡在旗人,理宜敬谨遵行。近见尚有未经选看之秀女聘定许字者,大臣等有奏事之责者,虽系蒙朕恩俞允,究与体制未协。选看八旗秀女,原为王、阿哥等择取福晋;若在未经挑选之前即行结亲许字,非为废弛旧制,并恐无奏事责任之人,或不敢陈奏之人,伊等已行许字之女,朕因不知,另指他人,亦大有关系;且八旗秀女,于十三四岁即行选看,并无耽搁之虞。”这里,违禁小说请删除振振有词地说了三条理由:第一,每三年一次的选秀女是为诸王和众皇子挑选妻室,并非是为了给自己充实后宫;第二,一旦因选秀拆散了他人的姻缘,也是因为没有遵守“我朝定制”,违法在先,并非皇家的责任;第三,即使为了选秀等上三年两载,应选秀女也不过十六七岁,不会耽误她的终身。最后,违禁小说请删除命令“户部通行传谕八旗,所有未经选看之秀女,断不可私先结亲,务须遵例于选看后再行结亲聘嫁。”乾隆二十年(1755),再次补充规定:应阅视的秀女,在未受阅选之前私自与宗室王公结亲者,其母家照隐瞒秀女例议处。至于参选秀女的年龄,根据清宫档案,到清末光绪年间,最小的是十一岁,大的可达二十岁。
          每到准备挑选秀女的时候,先由户部奏报皇帝,奉旨允准后,立即行文八旗都统衙门,由八旗的各级基层长官逐层将适龄女子花名册呈报上来,到八旗都统衙门汇总,最后由户部上报皇帝,皇帝决定选阅日期。因为有病、残疾、相貌丑陋而确实不能入选者,也必须经过逐层具保,申明理由,由都统咨行户部,户部奏明皇帝,获得允准后才能免去应选的义务,听其自行婚嫁。
          


          5楼2011-11-14 17:39
          回复

            所以说清穿文里什么大官家的女儿做宫女
            25岁以后才能出宫。是不现实的。。。


            8楼2011-11-14 17:40
            回复
              结束。。。九啊。。。


              9楼2011-11-14 17:40
              回复
                好可惜,为嘛不多分几楼发啊


                10楼2011-11-14 18:12
                回复
                  为什么要多分几楼啊?


                  11楼2011-11-14 18:12
                  回复
                    这样子吧里的帖子数就会多点啊。。。其实也没什么的
                    是我自己喜欢分楼发,内容少点看了也不会眼花的,而且帖子数也会多点


                    12楼2011-11-14 18:15
                    回复
                      明白,以后尽量分开发。。。不过除了些史料真的不晓得还能发些什么啊


                      13楼2011-11-14 18:17
                      回复
                        真是的,皇帝享受
                        底下一帮子人都要辛苦死了


                        14楼2011-11-14 18:19
                        回复
                          是啊,我也有时间就在尽量找这样史料了,爷的资料实在是找不到了


                          15楼2011-11-14 18:23
                          回复
                            琦琦,嘻嘻嘻嘻。。。。


                            16楼2011-11-14 18:23
                            回复
                              真是辛苦死了 还要担心是否惹皇帝生气什么的~~
                              每天还要担心会不会砍头


                              17楼2011-11-14 18:2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