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有, 那里山清水秀, 离长安不远不近, 正是一个远离纷争, 却又不至于搁的太远, 什么事都不得听闻的好所在。
说到这里, 为什么来找赵石也就清楚了, 承恩湖都已经是国武监的了, 周围方圆十数里, 渐渐都已划归国武监所有, 所以, 想要在这里起一座府邸, 即便是公主府, 没有赵石点头, 又怎么能成?
按照公主殿下的打算, 在承恩湖畔建府, 要由香侯府督建, 赵石再能挂个名儿, 那是最好, 因为不但能向旁人稍微展示一下长公主殿下的权势, 而且, 赵石手下现在握着许多工部匠人之类的人手, 用起来会更方便, 工期也会缩短不少。
但意思是这么个意思, 话却没有说死, 只是言道, 得胜伯若是不愿, 也就算了, 但选址之事, 却还是要落在赵石身上。
当然, 这回长公主殿下没有空手套白狼的意思, 也是准备了说辞的, 国武监草创, 名声不显, 若有公主府相伴在侧, 当有助于国武监之名传扬于外。。。。。。又闻国武监与户部略有纷纭, 公主殿下出宫就府, 或可相助一二。。。。。。。。。
话说到这个地步, 实在没必要再说什么了, 但也只最后几句, 才算是稍微打动了赵石, 虽然为了建府之事找上门来, 颇让赵石感觉意外, 更出人意料的是还要建在承恩湖畔, 和国武监比邻而居, 他一时有些捉摸不透那位公主殿下到底想干什么。
但他这多半年来, 心都铺在国武监上面, 且下了死力, 其他的不管怎么说, 你建府也好, 选址在哪里也罢, 说的再好听, 谢意也是不能当饭吃的, 他都不怎上心, 更觉着那位公主殿下其意不明, 能不掺合还是不要掺合的为好。
不过一旦涉及国武监, 在他心里却又两说着了, 仔细的想了想, 对于现在的国武监来说, 确实不无益处, 也亏那位公主殿下想的出来, 竟拿着这么个筹码上门, 也不知是聪明过了头, 还是有熟悉国武监之人相助。。。。。。。。。不过。。。。。。到也不妨一试。
他是决断之人, 一旦拿了主意, 就不会再做犹疑, 不过现在他城府渐深, 还是故作沉吟良久, 才答应了下来, "好吧, 回去转告长公主殿下, 我这里应下了, 只是殿下应该知道, 我这里忙的很, 选址也就罢了, 恐怕。。。。。。。。。”
"多谢伯爷, 殿下听到这个, 肯定欢喜的紧, 伯爷国之栋梁, 军务繁忙, 殿下屡以私事烦扰, 已是惭愧, 又怎敢劳动伯爷太多?伯爷放心, 能得伯爷一诺, 此事便成了一多半, 其他自有专人打理, 不敢劳伯爷费心。。。。。。。。。”
事情就这么定了, 到了, 少女却又从袖子里抽出一封文书, 恭敬递上, "殿下命奴婢代传, 伯爷几次婚娶, 前又喜得佳儿, 殿下碍于身份, 皆未能尽得心意, 今逢年关, 遂备些薄礼, 聊表寸心, 还望伯爷笑纳, 来日方长, 待得殿下出宫, 当有重谢。”
长公主殿下给外臣送礼, 若是说出去, 恐怕要掉一长安的眼珠子, 但赵石却老实不客气的拿了过来, 翻开略略一扫, 有些失礼, 却让那少女喜上眉梢。
这是一份礼单, 东西不多, 价值很是不菲, 但要说多珍贵, 却也是扯淡, 只最后几行字, 却是几个人名, 后面还写着几人的职务, 两个户部的, 一个礼部的, 还有一个吏部的, 官都不大, 皆为六七品的官阶。。。。。。。。
"这份年礼, 乃殿下准备多时, 聊表心意, 伯爷放心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