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联想法。就是在遇到题目的时候联想到在练习的过程中所做过的题目或者联想到自己熟悉的事例与论述结构,这样就能够“套”用自己熟悉的素材与方法去进行论述。
例如:“我的交友观”,运用联想法首先看到的是“交友”二字,那么我们就可以联想到很多关于友谊的事例,整合这些事例再加上“我的”内容,这样就可以在审题时节省时间,专心思考事例与结构。
再如:“德才兼备”,我们马上就会想到道德伦理和才能之间的关系。这个题目显然是让考生进行辨证的思维论述,怎样让德与才巧妙的结合才是成功的关键。于是我们就可以联想古往今来的成功之人,他们的成功之路是否仅仅具备其中一点,还是二者兼得。用联想法来看,似乎在审题立意之间就少了许多的周折。
②抓点法。这个方法适用于题目相对复杂,不知从何说起;或者题目较为简单,不知该说什么的情况。说白了,抓点法就是抓住题目的要点,死死不放,循序渐进地深入剖析。要点可以唯一,也可以是多个。
例如:“颜色的幻想”,这个题目就属于比较复杂的题目,一般的同学看到这种抽象的题目,往往不知道从何下手。那么,我们在考场之上一旦遇见此类题目,为了节省时间就必须将虚幻变为现实,抓住其中某些元素进行阐述。既然是“颜色的幻想”,那我们不妨就从自己喜欢的颜色入手,对“红”、“橙”、“黄”……一一进行阐述:“红”让我想到了温暖——想到了家,想到了红旗——想到了祖国;“橙黄”让我想到了落叶——想到了深秋,想到了硕果——想到了丰收。通过温暖、家、红旗、祖国、落叶、深秋、硕果、丰收等等,就可以将虚幻的东西落到实处,进行细致的分析。这类题目大可不必过多罗列,只要抓着重点,就可成功。
再如:谈节俭。这个题目就是比较简单的题目,让你无所下手。既然观点十分明确,就是“节俭”,那么从节俭的哪一个角度说起才是最重要的。这也就体现了抓点法的优势所在。我们可以抓住“我们为什么要节俭”和“我们从那些方面节俭”两个要点进行分析;也可以抓住“节俭塑造完美品德”、“节俭成就成功人生”等等方面去进行立意。如果实在无从下手分析,也可以结合身边的例子用“我周围的节俭故事”来阐述“节俭”。
▲注:以上的两种方法是在审题、立意方面大家需要重点学会的本领,他能够为大家在短时间内解决审题与立意的问题,不至于走题或者偏题。但以上两种方法使用的时候不唯一,可以结合使用,也可以按照自己的思路综合使用。
☆实践演练:请大家利用以上两种审题立意方法,结合自己的思路完成以下几个评述。
1.
梦想与现实
2.
一等于几
3.
生旦净末丑
4.
谈宽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