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文洋吧 关注:4贴子:99
  • 11回复贴,共1

“即兴评述”备考宝典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即兴评述”,又名:主题讨论、命题演讲、即兴讨论、命题说话等等,通常都是给定一个题目,大家围绕中心意思展开合理的论述,亮明自己的观点,阐述自己的思想,大约组织3分钟左右的语言表达出来。
首先大家需要明白“即兴评述”“主题讨论”题目是分为两个部分进行的:“评述”顾名思义即:评论和叙述;而“命题演讲”“命题说话”则是围绕中心题目只进行中心叙述,不必或不用进行评论。(在下边的例题之中会有具体讲解)
一般在考前准备的5分钟时间里,大约用半分钟审题和立意,一分钟的时间思考举例,一分钟的时间草拟结构,剩下的时间就是模拟论述一下开头。在这类考题中大家需要重点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IP属地:四川1楼2011-11-10 22:03回复
    ①联想法。就是在遇到题目的时候联想到在练习的过程中所做过的题目或者联想到自己熟悉的事例与论述结构,这样就能够“套”用自己熟悉的素材与方法去进行论述。
    例如:“我的交友观”,运用联想法首先看到的是“交友”二字,那么我们就可以联想到很多关于友谊的事例,整合这些事例再加上“我的”内容,这样就可以在审题时节省时间,专心思考事例与结构。
    再如:“德才兼备”,我们马上就会想到道德伦理和才能之间的关系。这个题目显然是让考生进行辨证的思维论述,怎样让德与才巧妙的结合才是成功的关键。于是我们就可以联想古往今来的成功之人,他们的成功之路是否仅仅具备其中一点,还是二者兼得。用联想法来看,似乎在审题立意之间就少了许多的周折。
    ②抓点法。这个方法适用于题目相对复杂,不知从何说起;或者题目较为简单,不知该说什么的情况。说白了,抓点法就是抓住题目的要点,死死不放,循序渐进地深入剖析。要点可以唯一,也可以是多个。
    例如:“颜色的幻想”,这个题目就属于比较复杂的题目,一般的同学看到这种抽象的题目,往往不知道从何下手。那么,我们在考场之上一旦遇见此类题目,为了节省时间就必须将虚幻变为现实,抓住其中某些元素进行阐述。既然是“颜色的幻想”,那我们不妨就从自己喜欢的颜色入手,对“红”、“橙”、“黄”……一一进行阐述:“红”让我想到了温暖——想到了家,想到了红旗——想到了祖国;“橙黄”让我想到了落叶——想到了深秋,想到了硕果——想到了丰收。通过温暖、家、红旗、祖国、落叶、深秋、硕果、丰收等等,就可以将虚幻的东西落到实处,进行细致的分析。这类题目大可不必过多罗列,只要抓着重点,就可成功。
    再如:谈节俭。这个题目就是比较简单的题目,让你无所下手。既然观点十分明确,就是“节俭”,那么从节俭的哪一个角度说起才是最重要的。这也就体现了抓点法的优势所在。我们可以抓住“我们为什么要节俭”和“我们从那些方面节俭”两个要点进行分析;也可以抓住“节俭塑造完美品德”、“节俭成就成功人生”等等方面去进行立意。如果实在无从下手分析,也可以结合身边的例子用“我周围的节俭故事”来阐述“节俭”。
    ▲注:以上的两种方法是在审题、立意方面大家需要重点学会的本领,他能够为大家在短时间内解决审题与立意的问题,不至于走题或者偏题。但以上两种方法使用的时候不唯一,可以结合使用,也可以按照自己的思路综合使用。
    ☆实践演练:请大家利用以上两种审题立意方法,结合自己的思路完成以下几个评述。
    1.
    梦想与现实
    2.
    一等于几
    3.
    生旦净末丑
    4.
    谈宽容
    


    IP属地:四川3楼2011-11-10 22:04
    回复
      2025-05-13 06:43:30
      广告

      ☆示例分析:
      1.梦想与现实
      每一个人都有做梦的习惯,梦想是人类灵魂最奢华的活动!梦幻般的幸福,可以让我们在梦想与现实的时空穿梭中得到精神上的完美升华。
      当我们从美梦的幻想之中醒来,还沉浸在梦幻意犹未尽的时候,可曾想过,美梦的幸福如何在现实生活之中得以体现?面对富丽堂皇、幸福享受的美梦,我们只能感慨它的昙花一现。而当我们将梦境变为现实,让梦幻的幸福真正走进我们的时候,那才是我们的不需此生!而这种将梦幻变为现实的唯一途径,我认为就是——努力。努力的人生没有遗憾,努力的人生才有机会梦想成真,甚至努力后的成功是做梦都没有想到的!
      我们熟悉的爱迪生,一个简陋的实验室,几个简易的装置,让他在现实空间里,通过几百甚至上千次的努力将梦里出现的那一道电光变为了现实;我们熟悉的李时珍,身背一个藤制竹篮,行走于现实之中的密林深处,经过几百次甚至上千次的努力将梦里的起死回生变为了现实之中的《本草纲目》……美好的梦境给我们的现实提供了足够的动力,而现实的我们要在现实之中还原梦境,就需要现实的我们为之努力!
      其实,梦想与现实就在为之努力的一瞬间,努力以后的人生,梦想一定有机会变为现实!(孙昊 评述;466字)
      本题由梦想与现实之间的辨证关系联想到了“努力”,可以说努力是梦想变为现实的很好途径。将梦想、现实、努力结合。是联想法的很好尝试。
      


      IP属地:四川4楼2011-11-10 22:04
      回复

        ☆示例分析:
        2.一等于几
        “一等于几”,看似平常,实际大有文章。常听一句俗话说的好:三个臭皮匠也顶一个诸葛亮!也就是说再愚蠢的人凑到一起,大家建言献策也能想出好的办法。换句话说:一等于三。还有一句俗话说的好:万人心齐泰山移。大家心往一处用,劲往一处使,一万个人也可以把一座泰山移动,可见一等于万。由此我们便得出,“一”的份量与集体的力量相比是十分的渺小,只有集体的智慧与力量可以让艰难险阻一路顺畅。
        红军北上抗敌寇,长征二万五千里,那就是象征我们中华民族不屈不挠集体的力量;神州宇宙传信息,飞天梦想今日圆,那就是象征我们中华民族科技进步人才的力量;汶川颤抖天地陷,华夏儿女心相连,那更是象征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爱心的力量;百年奥运百年梦,奥运五环中国升,那又是我们中华民族日新月异奋起的力量。一等于几?一等于百,等于千,等于万,等于中华民族十三亿人民集体的力量!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十三亿华夏儿女包括你,包括我,我们会在同一片蓝天下创造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奇迹!不要说,“一”很渺小,有你的参与,有大家的努力,“一”就等于世界东方伟大的中国!
        (孙昊 评述;457字)
        “一等于几”这个题目是近几年来新生的一种题型,这类题目带有一定的思维转换。如果一就等于一的话,似乎原则上是没有错误的,但是你没有把它的实质内涵掌握。而利用联想法想到了几个俗语,再由俗语利用抓点法紧紧抓住“集体的力量”去进行深度阐述,把原本模不着头脑的题目具体化,方便我们的阐述
        


        IP属地:四川5楼2011-11-10 22:04
        回复
          ☆示例分析:
          3.生旦净末丑
          生旦净末丑是我国京剧角色的五大行当。其实放眼我们人生的大舞台,我们又何尝不是在不同的时间、空间里扮演着相应的人生角色呢?然而,人在生活当中的角色选择比戏剧舞台上生旦净末丑复杂多样。在家里,我们扮演的角色如父母子女兄弟姐妹夫妻……在单位,角色如领导下属同事……在社会如亲戚朋友同学……一个人每天转悠在家庭、学校、单位和社会之间,角色在不停地变换之中,享受人生幸福,品尝人生之苦。
          我们都渴望人生的成功,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角色意识。比如为人父母,就应以仁爱之心担起养育之责;为人子女,就应以感恩之心尽孝敬之本;为人夫妻,就应以挚爱之心同挡人生风雨;为人朋友,就应以包容之心分享喜怒哀乐……这种意识,应该在我们心底珍藏,事实迸发。如果我们不能把我自己的角色定位,不能在人生舞台的变化当中及时准确地转换定位,就会在舞台上迷失方向,砸坏自己的人生“大戏”,痛苦也就在所难免。
          无论生旦净末丑都会有自己精彩的人生。有时候你的角色如一粒沙,无人关注;有时你高大的让人敬仰。但是渺小不应气馁,高大也不可骄傲。看清自己的角色,明白角色的规则,也就把我好属于自己的人生。
          (选自 曾致《播音主持高考宝典》 刘礼欢 评述;473字)
          这则评述属于题目相对较为复杂,需要抓住某一点进行分析的题目类型。“生旦净末丑”既可以分析“认清自己的角色”,又可以分析“人生角色(工作)的选择”;既可以分析“人生为什么角色总在变换”,还可以根据题目分析“艺术舞台的百花齐放”。总之,抓点法,是在充分理解题目的前提下,抓住你感兴趣的、重点的角度进行分析。而这则评述选取“认清自己角色”的角度,深入浅出,抓住了要点!


          IP属地:四川6楼2011-11-10 22:04
          回复

            ☆示例分析:
            4.谈宽容
            宽容也是一种幸福,我们给予别人宽容,别人回报我们感激和尊敬;宽容还是一门艺术,一门做人的艺术,这门艺术是我们每个人人生中的必修课。
            《论语》有云:君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李思曾经说过: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雨果也曾讲过:最高贵的复仇是宽容……人生在世不可能一帆风顺,对凡事都斤斤计较,未免活得太累。一个人只有学会宽容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宽容,才能不让心灵受到仇恨的束缚。
            不仅个人如此,一个国家的兴盛,一个民族的强大,同样离不开宽容。这种例子在中国五千年历史的漫漫长河中,实在是数不胜数:有了齐桓公对管仲“一箭之仇”的宽容,才有了后来齐国的强盛,才实现了桓公成为一代霸主的梦想;有了蔺相如对廉颇“出言不逊”的宽容,才有了后来赵国文臣武将的和睦,才有了赵国十余载的太平;有了唐太宗对魏征“数其死谏令其颜面无存”的宽容,才有了太宗时期的“进谏成凤”,才有了“开元盛世”……反之,如果缺少宽容,一个国家的衰亡之期也就不远了。由此可见宽容的重要性。
            宽容,是一门学问,值得人用一生去体会。
            (选自 曾致《播音主持高考宝典》录用稍作改动 陈云龙 评述;449字)
            这篇评述利用抓点法,抓住了“宽恕的重要性”来具体分析,在重要性的方面从国与人两个层次去剖析。既然是“谈宽容”没有具体的限定,我们可以从宽容的意义、怎样做一个宽容别人的人、自己的“宽容”体会等方面去评析。评述点很多,只有围绕中心抓住一点不放松,紧紧围绕其评述,这样就不容易走题
            


            IP属地:四川7楼2011-11-10 22:05
            回复
              ☆示例分析:
              例一:我看艺考
              “艺考”顾名思义就是艺术考试,是各类艺术院校通过专业测试的方式选拔优秀的生源。近几年来,艺考大军连年增加,这给各类艺术院校招收优秀学生方面提供了相当大的选择性,但我们也不难看出,艺术院校录取时文化分数低,专业容易在短时间突击。许多考生怀抱侥幸心理也加入到了艺考大军的行列。
              那么,怎样面对来势凶猛的艺考大军,怎样让我们这些怀有艺术梦想的同学能在一片蔚蓝天空下自由飞翔,任意驰骋,是我们每一个艺考生和每一个艺术院校都应重视的问题。而谈到艺考,我认为那是我们国家素质教育的最直接的体现,“音体美”不单单是我们的业余部分,在当今时代形式下,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成为了衡量学生的新标准。由此,许多同学开始向自己的艺术梦想发起冲击……但是,盲目的跟从,侥幸心理的驱使和走后门找关系的黑暗让我们不得不对这个艺术梦想产生厌恶甚至畏惧。
              对于真正想从事艺术学习与研究的同学来说,一定要把握艺考这来之不易的机会,把几年来对艺术的向往淋漓尽致的展现。同时,我们更要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采取多方向发展的多手准备。
              其实,艺术的快乐是属于每一个人的,但是未必每一个人都要走上艺术的道路,半路出家的“得道高僧”毕竟是少数的,只有发自内心的热爱,坚持不懈地“修行”,将艺术贯穿生活始终的同学,才是艺考大军中闪光的“勇士”!
              (孙昊 评述;542字)
              分析:这篇评述,侧重分析什么是“艺考”,为什么“艺考大军连年增长”以及怎样才能使同学在“艺考”当中正常发挥,还有我们如何正视“艺考”等。
              


              IP属地:四川9楼2011-11-10 22:05
              回复

                ②“结合生活”式。这种评述,是一般给定一个题目,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生活故事加以评述。往往此类方式使评委老师更容易肯定你的淡定与质朴,有利于我们信手捏来。
                例如:谈谈AA制。AA制是近几年新生的名词,也是很贴近我们生活实际的话题。往往这一类题目用“结合”生活式最为可取。因为它就是我们身边的话题。大家可以结合生活,先从每一次同学聚会说起,AA制免去许多同学经济负担,增强我们的经济意识;也可以从学习知识方面谈AA制,很多老师偏袒优秀学生,忽视后进生,往往造成“贫富差距”,如果老师教学也能利用AA制,那么我们每一个同学不就全面发展,“公平正义”了吗;在社会生活中也可以AA制,就是说,在社会大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很好的完成自己本职工作,做好自己的任务,那么社会就少了许多埋怨,多了一丝“和谐”……
                再如:勤能补拙。这个题目我们也可以用身边的故事说话。每一个人的成功都不是从天而降,凭空得来,都是先天智慧加上后天勤奋所致。所以只要稍加构思,就可以把你们班、你们学校优秀同学和朋友的例子搬出来。根据你对这个同学或朋友的赞赏,说出你对勤劳重要性的认识。
                


                IP属地:四川10楼2011-11-10 22:05
                回复
                  2025-05-13 06:37:30
                  广告

                  ☆示例分析:
                  例三:什么是真正的“抗震救灾“精神
                  2008年5月12日,一个让十三亿中国人民乃至60亿世界人民铭记的日子。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一瞬间山河动容、天地震颤。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四处逃奔……一个原本山河秀美、地灵人杰的巴蜀大地就这样被无情的地震给吞没。
                  但是,四川人民没有被这突如其来困难所吓倒:废墟里的受难同胞吃土饮尿,创造一个又一个生命奇迹;幸存下来的群众开展生产自救,自给自足,续写巴蜀新的蓝图……这是来自受灾人民内心的“抗震救灾”精神,是生生不息、勇往直前的“自强”精神。
                  中国人民也没有被这百年不遇的艰难所吓倒。13分钟后,部队官兵雷霆出击,展开拉网式的生命营救,无论你在哪里都有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存在……这是来自人民子弟兵内心的“抗震救灾”精神,是舍己为人、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
                  华夏儿女不分老幼,不分贫富,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在红十字会的捐款箱前;在青年志愿者队伍里;在映秀的山路上,在绵竹的村寨里,到处都有默默的普通民众在为灾区的人民分忧……这是来自人民群众内心的“抗震救灾”精神,是情同手足,相互扶持的“爱心”精神。
                  “自强”“奉献”“爱心”构筑起真正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那是象征中国的“精神”!是13亿华夏儿女共同的精神追求!而真正的“抗震救灾”精神,也就真正属于每一个华夏儿女!
                  (孙昊 评述;521字)
                  分析:这段评述利用事例的堆积,将层次分开,一步又一步,环环逼近,最终达到主题的升华
                  


                  IP属地:四川13楼2011-11-10 22:06
                  回复

                    三、举例
                    举例,是在评述类题目当中必需要引用的手段,一般简单的说理叙述根本无法将一个具体的事实阐释清楚,通常我们就必须借助事例的列举达到我们阐述的目的。在艺考的评述类题目中,举例是相当重要的一步,一般在短时间的话语组织中,事例的列举将占到绝大部分,所以研究好举例,就是我们当前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如何根据题目,列举精准的事例,这也是一个重要的本领。下面就将举例的具体要求介绍给大家:
                    ①根据题目,联想比拟。通常想我们遇到的评述题目大都是在我们审题立意后就能很快的理解题目,这时候我们就要开动脑经,联想我们曾经的练习,以及我们储备的事例、名言警句等;甚至通过比拟将原来做过的题目稍加改动就能用到新的考题当中。
                    ②开拓思维,变通举例。在事例的列举上,我们一定要学会变通,所谓变通也就是学会举一反三,甚至举一反多。牵出一个简单的脉络,顺着脉络,多角度,全方位的举例。包括:俗语、谚语、名人名言、科学哲理、伟人故事等等。只要中心不变,只要围绕主题,变通举例也是彰显我们知识储备的最好方式。
                    ③正反举例,严丝合缝。我们在阐述一个问题的时候,完全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一个问题的重要性。正反举例,有助于我们的评述更加严谨,针对某一问题的见解更加到位。
                    ④创造举例,彰显才华。有的时候我们一旦在某一问题的事例选择上,或者在名言列举时出现模糊的情况,我们就可以适当创造性的发挥,自己编一个故事或者自己编一句“名言”。在表述中:曾经有一位哲人这样说过……曾经有这么一个故事……创造举例,也是在评述中经常出现的,但是一般创造一到两个仅此而已,一旦数量增多,就有可能出现“露馅”或者“胡言乱语”的后果。
                    


                    IP属地:四川16楼2011-11-10 22:07
                    回复

                      举例是评述当中最直接也是最能显示同学功力的方法,一味地叙述往往达不到表述清楚的效果。我们的举例并不在数量的多少上,而在举例是否精准上,必需要做到联系题目实际,巧用例证。还要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多看一些“议论文”说理素材的书,以便充实一下我们的大脑储备。常见的论述内容有:
                      1.求学惜时
                      2.爱国信仰
                      3.人生理想
                      4.道德修养
                      5.情感友谊
                      6.意志毅力
                      7.苦乐荣辱
                      8.教育成才
                      我们可以根据以上的提示去找一些有关的例子,一旦我们的题目与其中类似,就可以利用联想的方法,套用过来。
                      


                      IP属地:四川17楼2011-11-10 22:07
                      回复
                        二)命题演讲、命题说话类
                        1.
                        我与电视
                        2.
                        我的人生格言
                        3.
                        主持人的素质
                        4.
                        当国旗升起的时候
                        5.
                        我最喜爱的运动
                        6.
                        我的梦想
                        7.
                        成长的烦恼
                        8.
                        我最喜爱的卡通形象
                        9.
                        一次难忘的生日
                        10.
                        我的精神支柱
                        11.
                        我在2008年
                        12.
                        我的业余爱好
                        13.
                        我最想去的地方
                        14.
                        假如我有100万
                        15.
                        老师,我相对您说
                        16.
                        假如我是校长
                        17.
                        一次难忘的旅行
                        18.
                        我最喜欢的主持人
                        19.
                        我最喜欢的小动物
                        20.
                        我最喜欢的季节
                        21.
                        漫谈城市交通
                        22.
                        在抗战胜利纪念碑前
                        23.
                        我的交友观
                        24.
                        掌声响起的时候
                        25.
                        我的成长历程
                        26.
                        妈妈,我想告诉你
                        27.
                        在2008奥运会赛场上
                        28.
                        08奥运后,我对刘翔说
                        29.
                        如果我是奥运志愿者
                        30.
                        如果我在四川灾区
                        


                        IP属地:四川20楼2011-11-10 22:0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