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中,从一个学生的空间里发现了这些,这些照片啊,轻而易举地又勾起了我无尽的回忆啊。毫不犹豫地全部转过来,在这里让它们拍成一排,好好地给每一张一个美好的过去。
在我的概念里,过了这座桥,就算是到童家了,虽然我知道外面的胡村也属于童家,但是,第一次来这里的概念根深蒂固地在脑子里,就怎么也不会变了。是的,过了这里,摩托车最多再开3分钟,就到了我上班的地方了。

这就是我曾经上班的地方了。你会说怎么会这么小呢,是的,它就只有这么大,我进去时是这么大,出来时还是这么大,以后更加不可能变大了。教学楼正对面的这两棵梧桐树是整个学校最撑门面的绿化了。每到夏天,它总能撑出一片绿荫,洒下满地斑驳。

这又是什么,破败的三层楼就是我们曾经溢满了欢笑的老师宿舍。多少次在这其中的某间房间,我们麻将到天亮;又曾多少次,我们让某个房间飘香万里;还有多少次,我们在其中的某个房间挑灯夜读。现在,谁还能回忆起曾经这里挂满了花花绿绿衣服的生活场景呢?

这是入校门时右侧的文明标语吧,是方老师组织,邹老师写的,一直很佩服邹老师,一位年届退休的老教师,他可以借助简单的尺子,粉笔,写出工正、美观的美术字,记得以前学校里的横幅、宣传语等这些门面上的字都是出自他手。非常厉害。

这个油印室,是在哪个范围的,我真得好好想想才能确定。是在进门右手边教学楼的2楼吧。以前的老师都懂一手刻试卷的绝活,我想,现在的年轻老师肯定不知道那是一门怎样的手艺,其实,刻试卷我也没干过。

这个教室,是在一楼的右侧吧,我在这个教室教学过吗?整个学校,总共就几个教室啊,8个,还是9个?无需去刻意回忆,我想,整整5年的时光,即使没有在那个教室学习生活过,对那里也是不会陌生的吧。

墙上的那些奖状,记录了哪个班级的哪些学生曾经取得的荣耀呢?它们高高地站在墙头,守望着这个曾经充满朝气的教室,见证着它从热闹到冷清。

这个办公室在一楼的最中间,曾经我们每天要到这里签到两次,早中各一。记得每天中午,这里就是一个热闹非凡的地方,每个老师都会来到这里,写上自己的大名,然后嬉笑打闹一番。当然,当电脑兴起之后,我还经常在这里领略到阿福叔打红五三打一的高超技艺,这里也曾经是方老师的办公室,当然,那个时候还早。也就是在这里,在同事们的推推搡搡中,在同事们热心撮合的言语中,我们走到了一起。
在我的概念里,过了这座桥,就算是到童家了,虽然我知道外面的胡村也属于童家,但是,第一次来这里的概念根深蒂固地在脑子里,就怎么也不会变了。是的,过了这里,摩托车最多再开3分钟,就到了我上班的地方了。

这就是我曾经上班的地方了。你会说怎么会这么小呢,是的,它就只有这么大,我进去时是这么大,出来时还是这么大,以后更加不可能变大了。教学楼正对面的这两棵梧桐树是整个学校最撑门面的绿化了。每到夏天,它总能撑出一片绿荫,洒下满地斑驳。

这又是什么,破败的三层楼就是我们曾经溢满了欢笑的老师宿舍。多少次在这其中的某间房间,我们麻将到天亮;又曾多少次,我们让某个房间飘香万里;还有多少次,我们在其中的某个房间挑灯夜读。现在,谁还能回忆起曾经这里挂满了花花绿绿衣服的生活场景呢?

这是入校门时右侧的文明标语吧,是方老师组织,邹老师写的,一直很佩服邹老师,一位年届退休的老教师,他可以借助简单的尺子,粉笔,写出工正、美观的美术字,记得以前学校里的横幅、宣传语等这些门面上的字都是出自他手。非常厉害。

这个油印室,是在哪个范围的,我真得好好想想才能确定。是在进门右手边教学楼的2楼吧。以前的老师都懂一手刻试卷的绝活,我想,现在的年轻老师肯定不知道那是一门怎样的手艺,其实,刻试卷我也没干过。

这个教室,是在一楼的右侧吧,我在这个教室教学过吗?整个学校,总共就几个教室啊,8个,还是9个?无需去刻意回忆,我想,整整5年的时光,即使没有在那个教室学习生活过,对那里也是不会陌生的吧。

墙上的那些奖状,记录了哪个班级的哪些学生曾经取得的荣耀呢?它们高高地站在墙头,守望着这个曾经充满朝气的教室,见证着它从热闹到冷清。

这个办公室在一楼的最中间,曾经我们每天要到这里签到两次,早中各一。记得每天中午,这里就是一个热闹非凡的地方,每个老师都会来到这里,写上自己的大名,然后嬉笑打闹一番。当然,当电脑兴起之后,我还经常在这里领略到阿福叔打红五三打一的高超技艺,这里也曾经是方老师的办公室,当然,那个时候还早。也就是在这里,在同事们的推推搡搡中,在同事们热心撮合的言语中,我们走到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