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深谙我们这些流动图象时代阅读者的脆弱和痼疾,故意将一些明显的能指和所指符号安排在一个如此紧密的封闭空间里,让读者自发地去诠释,过度诠释它,然后自己躲在角落里象“黑客帝国”里的建筑师一样偷笑,我们对艺术品所表达“意义”近乎固执的痴迷,实际上就是对某种形而上的秩序,比如“逻各斯”的天生,不能克制的热爱。然而在这个读图时代,图象所产生的信息比文字更为直白却不可琢磨,历史学家丹尼尔.布林斯廷(DanielBoorstin)在1961年出版《形象》(TheImage)的时候,就非常敏锐的警告如果文化把理性的决定交给形象来处理的危险性。他说把形象提高到超越实质,形式超越内容的高度这个社会就面临用虚假事件代替真实事件,个人形象代替真正美德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