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真真是多谢你得很啦,胡大娘!”朱二女人直把那荐头胡婆子送到护城壕畔她那两间茅棚所在地的小土坡底下。
目送着那老婆子底背影在前面一片麦田中消失后,掉转身,低头看着她那双裹得像两只大鲫鱼似的脚,滞重地一步步走上坡去。到门前,手扶着那棵小柳枝站着,眼睛湿润润地,映着日光发亮。
唉——噫!——她长叹了一声。
今儿二十五,他已经死了十八天了!——眼泪从两内眼角流到了两腮。
护城壕守鱼的朱二是旧历三月初一得的春瘟:发热,肚子泄,满身红点子;初五请东关姜大夫看,吃了一帖药,初七半夜里就断了气。死了,他两脚一蹬什么都不管,苦只苦了他底女人:由南壕一个伙伴儿带着,给祝三老爷磕头,向李三老爷哀哭,结果承各位老爷共赏了十多吊钱,初十上午才算把他装殓埋葬了,身体是已经腐臭得不堪。
脑中追想着这种种,她热泪横流,心头酸痛地倒在地上。
“妈——啊呀,妈!别,别哭呀!”从坡下跑上来一个约有十岁的男孩子,满头是汗,破蓝布短衫的口袋里塞满着在人家田里偷摘的生豌豆荚儿;先喊妈是兴兴头头地像有什么话说,及至看见妈在哭,也跟着哭起来。
看见了孩子,又想起了丈夫临咽气时候的话:“你嫁人也可以的,孩子可要替我好好养大呀”——她更嚎啕大哭起来。
“妈,别哭呀!别哭呀!妈!妈……”
妈哽咽了半晌停住哭声了。
“小长儿哟……”妈摩弄孩子底头。
“吃豌豆,荚儿,妈——早上没吃饭。”
妈摇头。
“妈,刚才我回来的时候碰见胡奶奶说,你明儿要进城,还带着我去,真的吗,妈?”
“真的。”妈有气无力地答。
“哈,我真喜欢哟!我就爱进城,城里真好玩呀!城里的房子,人,人穿的衣裳,都比乡下好看得多——是不?妈!”
妈不说话。
“想起来了:有好久啦,爹带我进城,我看见一个官儿骑匹大白马,还看见一个女人穿着放光的花衣裳,真好看呀。咦!不是么,妈?妈!妈……”
“讨嫌!”
黧黑的脸,翘翘的嘴唇,圆溜溜的小猴眼睛,一齐惨然了。
“妈,俺们进城做啥子呢?”沉默了半天又悄悄地问。
“帮工呀,帮人家做活呀,长儿。”
孩子像懂了,不再问。
帮工,这是朱二女人在丈夫死后,每夜伏枕啜泣,思前想后所得的出路。不过,丈夫临咽气时还再三叮嘱要她好生抚养的孩子无法安置,是难题。东关几家荐头全找遍了,都说:带孩子“找头儿”可不容易。家里从十四起已经是无米下锅,这十多天的生活,是靠着她头上那只银簪换来的两升小米和五斤养麦维持的。自己能忍,一天喝两碗小米汤吃半块养麦锅饼,也就可以敷衍过去;可是,终天跑着跳着的孩子,不给他饱吃他是会哭着要的。也许是皇天有眼吧,在这诗人们把酒送春,小姐们凭栏腰肢软的时节,正是乡野中野荸荠鲜甜,豌豆荚儿香嫩的时候,凭了手脚像猴儿样灵活,我们底小长儿也还不曾认真地挨过饿。刚匍匐在豆田里,被人家发觉了,而脚板儿又没有跑得快,于是拳头落在他底脊背或小屁股上,却是有过两次的。当被打的时候,他不求饶,也不哭,直等那打他的人自己感到偌大拳头一再落向一个小孩子身上有些不好意思而放手,于是他抬头把那人从头到脚用他那小猴眼睛盯一下,屏着唇,悄悄走开——感谢天,在朱二女人向胡婆子说了“只要俺娘儿俩有饭吃,不要工钱都可以的,孩子也可以替他们打打杂儿,不吃闲饭”以后,胡婆于今天竟带了好消息来了。这好消息是:城里南街石公馆五姨太大缺少个服侍的老妈子,要壮实,要干净,要伶俐,胡婆子就推荐了她。公馆里上下百十口人,吃饭是不在乎的,带孩子不成问题。工钱每月一吊也照样给。胡婆子又说:“公馆里可不比平常人家,出息,多着啦;随姨太太出门到亲戚家得小赏儿且不说,光打牌分头儿一月也可以进个十千八吊。”所以,朱二女人说“感谢得很呀,胡大娘”,确是从心眼儿里掏出的感激话。
二
呱,呱……护城壕里的蛤蟆在叫。是夜里。
从睡熟了的母亲底怀抱中轻轻挣脱了的小长儿,是在圆睁着他底小猴眼睛,瞪视着床面前那块一尺见方的,叫做窗户的纸糊洞洞。在这富的下端,嵌有着一片长边不到三寸的长方形玻璃,四边有红纸镶着边儿——这是我们小长儿自己的手迹。他此刻在从这片微微透明的玻璃向外瞪着眼看,看那远远的天边一颗火红的星。
在我们底小长儿这可说是有生第一次:夜里睡不着。一向都是还没有爬上床,上下眼皮儿就已经挤在一块儿了的呀,这小乖乖。
一块云掩蔽了他底目的物了,他急得很。呀!又出现了,红的,像一颗田茨芽上结的红耳坠儿,他欣然得把床上垫的黍秸席挤得哈哈响。
“真真是多谢你得很啦,胡大娘!”朱二女人直把那荐头胡婆子送到护城壕畔她那两间茅棚所在地的小土坡底下。
目送着那老婆子底背影在前面一片麦田中消失后,掉转身,低头看着她那双裹得像两只大鲫鱼似的脚,滞重地一步步走上坡去。到门前,手扶着那棵小柳枝站着,眼睛湿润润地,映着日光发亮。
唉——噫!——她长叹了一声。
今儿二十五,他已经死了十八天了!——眼泪从两内眼角流到了两腮。
护城壕守鱼的朱二是旧历三月初一得的春瘟:发热,肚子泄,满身红点子;初五请东关姜大夫看,吃了一帖药,初七半夜里就断了气。死了,他两脚一蹬什么都不管,苦只苦了他底女人:由南壕一个伙伴儿带着,给祝三老爷磕头,向李三老爷哀哭,结果承各位老爷共赏了十多吊钱,初十上午才算把他装殓埋葬了,身体是已经腐臭得不堪。
脑中追想着这种种,她热泪横流,心头酸痛地倒在地上。
“妈——啊呀,妈!别,别哭呀!”从坡下跑上来一个约有十岁的男孩子,满头是汗,破蓝布短衫的口袋里塞满着在人家田里偷摘的生豌豆荚儿;先喊妈是兴兴头头地像有什么话说,及至看见妈在哭,也跟着哭起来。
看见了孩子,又想起了丈夫临咽气时候的话:“你嫁人也可以的,孩子可要替我好好养大呀”——她更嚎啕大哭起来。
“妈,别哭呀!别哭呀!妈!妈……”
妈哽咽了半晌停住哭声了。
“小长儿哟……”妈摩弄孩子底头。
“吃豌豆,荚儿,妈——早上没吃饭。”
妈摇头。
“妈,刚才我回来的时候碰见胡奶奶说,你明儿要进城,还带着我去,真的吗,妈?”
“真的。”妈有气无力地答。
“哈,我真喜欢哟!我就爱进城,城里真好玩呀!城里的房子,人,人穿的衣裳,都比乡下好看得多——是不?妈!”
妈不说话。
“想起来了:有好久啦,爹带我进城,我看见一个官儿骑匹大白马,还看见一个女人穿着放光的花衣裳,真好看呀。咦!不是么,妈?妈!妈……”
“讨嫌!”
黧黑的脸,翘翘的嘴唇,圆溜溜的小猴眼睛,一齐惨然了。
“妈,俺们进城做啥子呢?”沉默了半天又悄悄地问。
“帮工呀,帮人家做活呀,长儿。”
孩子像懂了,不再问。
帮工,这是朱二女人在丈夫死后,每夜伏枕啜泣,思前想后所得的出路。不过,丈夫临咽气时还再三叮嘱要她好生抚养的孩子无法安置,是难题。东关几家荐头全找遍了,都说:带孩子“找头儿”可不容易。家里从十四起已经是无米下锅,这十多天的生活,是靠着她头上那只银簪换来的两升小米和五斤养麦维持的。自己能忍,一天喝两碗小米汤吃半块养麦锅饼,也就可以敷衍过去;可是,终天跑着跳着的孩子,不给他饱吃他是会哭着要的。也许是皇天有眼吧,在这诗人们把酒送春,小姐们凭栏腰肢软的时节,正是乡野中野荸荠鲜甜,豌豆荚儿香嫩的时候,凭了手脚像猴儿样灵活,我们底小长儿也还不曾认真地挨过饿。刚匍匐在豆田里,被人家发觉了,而脚板儿又没有跑得快,于是拳头落在他底脊背或小屁股上,却是有过两次的。当被打的时候,他不求饶,也不哭,直等那打他的人自己感到偌大拳头一再落向一个小孩子身上有些不好意思而放手,于是他抬头把那人从头到脚用他那小猴眼睛盯一下,屏着唇,悄悄走开——感谢天,在朱二女人向胡婆子说了“只要俺娘儿俩有饭吃,不要工钱都可以的,孩子也可以替他们打打杂儿,不吃闲饭”以后,胡婆于今天竟带了好消息来了。这好消息是:城里南街石公馆五姨太大缺少个服侍的老妈子,要壮实,要干净,要伶俐,胡婆子就推荐了她。公馆里上下百十口人,吃饭是不在乎的,带孩子不成问题。工钱每月一吊也照样给。胡婆子又说:“公馆里可不比平常人家,出息,多着啦;随姨太太出门到亲戚家得小赏儿且不说,光打牌分头儿一月也可以进个十千八吊。”所以,朱二女人说“感谢得很呀,胡大娘”,确是从心眼儿里掏出的感激话。
二
呱,呱……护城壕里的蛤蟆在叫。是夜里。
从睡熟了的母亲底怀抱中轻轻挣脱了的小长儿,是在圆睁着他底小猴眼睛,瞪视着床面前那块一尺见方的,叫做窗户的纸糊洞洞。在这富的下端,嵌有着一片长边不到三寸的长方形玻璃,四边有红纸镶着边儿——这是我们小长儿自己的手迹。他此刻在从这片微微透明的玻璃向外瞪着眼看,看那远远的天边一颗火红的星。
在我们底小长儿这可说是有生第一次:夜里睡不着。一向都是还没有爬上床,上下眼皮儿就已经挤在一块儿了的呀,这小乖乖。
一块云掩蔽了他底目的物了,他急得很。呀!又出现了,红的,像一颗田茨芽上结的红耳坠儿,他欣然得把床上垫的黍秸席挤得哈哈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