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电影作为艺术
“艺术”是一个极难给予准确定义的术语,因为它涵盖了人类活动的十分广泛的范围。有史以来,它那含义的界限始终在变化,这种变化尽管是逐渐的,却是明显的。文化史学家雷蒙德•威廉斯把“艺术”当作是一系列“关键词汇”之一---亦即为了认识文化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所必须理解的词汇。比如说,“艺术”这个术语的演变史与“社会群体”、“批评”和“科学”等术语一样,揭示出我们文明社会结构的极其丰富的信息。回顾那段历史,会有助于我们理解电影这门相当新的艺术是怎样纳入艺术的总格局之中的。
古人承认七种活动为艺术:历史、诗、喜剧、悲剧、音乐、舞蹈和天文。每种艺术都由自己的缪斯守护着,并有各自的规则与目的,但全都统一在一个共同的动因之下:它们是工具,是说明宇宙和我们在宇宙中的地位的有用的工具。它们是理解生存的秘密的方法,因此,它们本身也就具有了这些神秘的光环。于是,它们各自成为宗教活动的某一个方面:演出艺术是在举行仪式;历史是记载种族的故事;天文学在寻找天堂。在所有这七种经典艺术中,我们可以发现现代文化的和科学范畴的根源。例如,历史学不仅导致现代的社会科学,并且导致散文的叙事体(小说、短篇小说,等等)。另一方面,天文学代表现代科学的全部范畴,同时,它那预测和阐释的占星术功能提示了社会科学的另一个方面。在诗的项目下,希腊人和罗马人承认三种方式:抒情诗、戏剧诗和史诗,它们全都发展成现代散文艺术。
然而到了十三世纪,“艺术”这个术语具有了更为实用的内涵。中世纪大学的自由艺术课程的数量仍然是七个组成部分,然而下定义的方法却有了改变。经典时期的文学艺术---历史、诗、喜剧和悲剧---融合成一个由文学与哲学混合的笼统定义,并且根据文法、修辞、逻辑三学科这样的分析原则(艺术的结构因素而不是艺术的本质)把它们记录下来。舞蹈从名单中被排除了,而代之以几何学,从而使数学的重要性不断增长。唯有音乐和天文学自古老的范畴分类以来从未改变。
在大学校园之外,艺术这个术语则更为灵活。我们现在依然谈论战争的艺术、医学的艺术、甚至还有钓鱼的艺术。到十六世纪,“艺术”和“技艺”明显地成为同义语,例如,一名车轮制造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和音乐家同是艺术家:各自都操作一种实际的技艺。
及至十七世纪末,“艺术”这个术语的范围开始进一步缩小。它经常被用来指一些以前未包括在内的活动---绘画、雕刻、绘图和建筑,亦即现在所谓的“美术”。把科学作为与艺术分离的和相互矛盾的现代科学这一概念的兴起,意味着天文学和几何学与诗学和音乐不再相提并论。到十八世纪末,浪漫主义把艺术家看作是具有特殊禀赋的人,这一观念恢复了古典时期这一术语所固有的那种宗教光环。在“艺术家”与“匠艺师”之间做出了区别。前者是“制造性的”或“富于想象力的”,而后者仅仅是一个有技巧的工匠。
到十九世纪,当科学的概念得到发展时,“艺术”的概念继续缩小,仿佛要有别于那更为严谨的逻辑活动。一度称之为“自然哲学”的概念,现在称为“自然科学”;炼金术成为化学。这些新的科学被准确地规定为理性活动,它依靠的是明确规定的操作方法。因此,艺术的定义也更明确了,它已越来越被看成是与科学不同的东西。到十九世纪中叶,它们或多或少地发展成为我们今天所了解的那一组内涵。它首先是指视觉艺术,或称“美术”,然后是更为一般的,指文学和音乐艺术。偶尔,它也延伸到演出艺术,虽然从最广泛的意义来说,演出艺术依然带有中世纪的技艺的涵义,然而它较多地是局限于用来区分更为复杂的关系。艺术家作为精选出来的人这一浪漫主义的涵义,依然保存了下来:“艺术家”不仅有别于“匠艺师”,而且有别于“演出家”,亦即社会地位和智力地位较低的演出艺术家。
“艺术”是一个极难给予准确定义的术语,因为它涵盖了人类活动的十分广泛的范围。有史以来,它那含义的界限始终在变化,这种变化尽管是逐渐的,却是明显的。文化史学家雷蒙德•威廉斯把“艺术”当作是一系列“关键词汇”之一---亦即为了认识文化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所必须理解的词汇。比如说,“艺术”这个术语的演变史与“社会群体”、“批评”和“科学”等术语一样,揭示出我们文明社会结构的极其丰富的信息。回顾那段历史,会有助于我们理解电影这门相当新的艺术是怎样纳入艺术的总格局之中的。
古人承认七种活动为艺术:历史、诗、喜剧、悲剧、音乐、舞蹈和天文。每种艺术都由自己的缪斯守护着,并有各自的规则与目的,但全都统一在一个共同的动因之下:它们是工具,是说明宇宙和我们在宇宙中的地位的有用的工具。它们是理解生存的秘密的方法,因此,它们本身也就具有了这些神秘的光环。于是,它们各自成为宗教活动的某一个方面:演出艺术是在举行仪式;历史是记载种族的故事;天文学在寻找天堂。在所有这七种经典艺术中,我们可以发现现代文化的和科学范畴的根源。例如,历史学不仅导致现代的社会科学,并且导致散文的叙事体(小说、短篇小说,等等)。另一方面,天文学代表现代科学的全部范畴,同时,它那预测和阐释的占星术功能提示了社会科学的另一个方面。在诗的项目下,希腊人和罗马人承认三种方式:抒情诗、戏剧诗和史诗,它们全都发展成现代散文艺术。
然而到了十三世纪,“艺术”这个术语具有了更为实用的内涵。中世纪大学的自由艺术课程的数量仍然是七个组成部分,然而下定义的方法却有了改变。经典时期的文学艺术---历史、诗、喜剧和悲剧---融合成一个由文学与哲学混合的笼统定义,并且根据文法、修辞、逻辑三学科这样的分析原则(艺术的结构因素而不是艺术的本质)把它们记录下来。舞蹈从名单中被排除了,而代之以几何学,从而使数学的重要性不断增长。唯有音乐和天文学自古老的范畴分类以来从未改变。
在大学校园之外,艺术这个术语则更为灵活。我们现在依然谈论战争的艺术、医学的艺术、甚至还有钓鱼的艺术。到十六世纪,“艺术”和“技艺”明显地成为同义语,例如,一名车轮制造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和音乐家同是艺术家:各自都操作一种实际的技艺。
及至十七世纪末,“艺术”这个术语的范围开始进一步缩小。它经常被用来指一些以前未包括在内的活动---绘画、雕刻、绘图和建筑,亦即现在所谓的“美术”。把科学作为与艺术分离的和相互矛盾的现代科学这一概念的兴起,意味着天文学和几何学与诗学和音乐不再相提并论。到十八世纪末,浪漫主义把艺术家看作是具有特殊禀赋的人,这一观念恢复了古典时期这一术语所固有的那种宗教光环。在“艺术家”与“匠艺师”之间做出了区别。前者是“制造性的”或“富于想象力的”,而后者仅仅是一个有技巧的工匠。
到十九世纪,当科学的概念得到发展时,“艺术”的概念继续缩小,仿佛要有别于那更为严谨的逻辑活动。一度称之为“自然哲学”的概念,现在称为“自然科学”;炼金术成为化学。这些新的科学被准确地规定为理性活动,它依靠的是明确规定的操作方法。因此,艺术的定义也更明确了,它已越来越被看成是与科学不同的东西。到十九世纪中叶,它们或多或少地发展成为我们今天所了解的那一组内涵。它首先是指视觉艺术,或称“美术”,然后是更为一般的,指文学和音乐艺术。偶尔,它也延伸到演出艺术,虽然从最广泛的意义来说,演出艺术依然带有中世纪的技艺的涵义,然而它较多地是局限于用来区分更为复杂的关系。艺术家作为精选出来的人这一浪漫主义的涵义,依然保存了下来:“艺术家”不仅有别于“匠艺师”,而且有别于“演出家”,亦即社会地位和智力地位较低的演出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