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系列油画作品创作充分再现了敦煌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又能与现代人的审美心理结构相吻合。曾浩在创作中,不局限与敦煌现有的艺术造型,立足传统,大胆创新,采用西方古典浪漫主义油画风格,创作了一套融欧洲传统油画风格与中华传统文化意境,以及现代人的审美习惯,具有强烈自我特点表现敦煌人物各种情态的程式。他没有生搬硬套去走复古老路,塑造的敦煌人物也不再以世俗人物为蓝本,而是提炼出现实人物的圣洁、高贵、善良、美好的天性,并用细腻的笔触表现出来,从而营造敦煌人物的神秘、高贵、圣洁,而这同样体现在我的圣洁系列风景画中。观世音在唐代以前是以男人身出现的,但唐以后观音的形象逐渐衍化,初始更为温和、慈祥,易为大众接受,及至后来干脆将观世音菩萨改头换面为一位美丽、善良、安详的美少妇,由此可看出宗教文化也是植根于世俗世界,只不过它是特意营造的理想中的世俗世界。
在人物形象塑造中曾浩特意观照敦煌的特殊地域性,吸取了部分西域人的面部特征,综合现代人的审美欣赏习惯和心理,使古典美和现代美更能完美地统一。敦煌系列油画不以纯宗教为宗旨。观音、飞天、伎乐天等具体的物象,只是曾浩用来传达置身于精神荒芜的特质社会里内心深处的宁静渊澄。表达在当代喧嚣的社会中,他所想要保留的是精神世界的世外桃源,宁静自由,浪漫安逸。
敦煌壁画人物服饰、配饰比较艳丽,但缺乏层次感和立体感。曾浩参考了大量少数民族服饰的特点后,将现代的一些织锦图案和自创的花纹糅合,以增加敦煌人物的雍容华贵,也更有层次感和立体感,同时具有一定的时尚元素。配饰多以银饰为主,辅以红宝石 蓝宝石及各种材质的珠串等。尤其注重肌理的效果,以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和震撼。可以说敦煌系列油画无论从人物形象塑造、服饰、配饰及场景营造等,都颠覆了以往的敦煌人物形象。无论敦煌莫高窟壁画,还是前人创作的国画油画、刺绣等艺术形式,展现的都是传统的敦煌人物形象,即以丰腴的面部及肢体为特征,服饰、配饰没有较大的变化,同时有较浓厚的宗教色彩和年画意味。敦煌人物完全摆脱以往的传统和经验,以全新的敦煌人物形象示人。曾浩笔下的敦煌人物神态安详、美丽时尚,同时又让人体会超越时尚的表面效果,力求平易而淳厚的绘画语境,以及特别注重强调作品的内涵和文化精神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