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买关於法国大革命的书,今天去了两家店,一家门庭若市,一家冷冷清清。
门庭若市的那一家也不见得效益有多好,终究没有几个人掏钱到柜台结帐。
之所以人多,大概是因为在闹市区,另外卖的多是不着调的闲书。
我所谓“不着调的闲书”一类是:一本书,很厚也可能不很厚,纸质很好,封面很花哨,一大堆的宣传标语;最可气的是内容,一定是字大行稀的,一页的内容印5页,再配个插图。这种书不消一小时就能看完,自然大家只是捧着在书店看完就完了,没有买回家的必要。
大概也有人买,因为存在即合理,只是我没看到过。
另一类就是时下流行的言情小说,具备上一类的所有特点,不同的是有人买。因为我在同学书架上看过这种书,而且拿过来翻过,10分钟看完一本,看完就完了,记住的只有定价。
两类均可举例。
第一类是今天我看到的一本呼兰河传,呼兰河传就可以成一本书,吓得我立刻抽出来看。因为我所看的呼兰河传是在萧红的一本小说集子里,占了二分之一的篇幅,多说有2万字。
2万字一本书,定价23元。
我买那本集子定价14元,半价买的,所以是7块钱。
这种书一定不会有人买。
知道内容价值的人不会买,因为早就看过了。
不知道内容价值的人连碰都不会碰,现在的人还有几个知道萧红是什么东西?
大一的时候我推荐那本萧红的集子给一个同学看,她立刻就还了,因为她看了第一篇的题目:
“王阿嫂之死”
这大概远比不上“那小子真帅”;“梦里花落知多少”之类的题目新潮,甚至落伍得面目可憎,令她厌恶的立即就还了。
今天我翻着萧军的回忆录指着他和萧红的照片给另一个同学看。
我说:“这个是萧军,这个是萧红。”
同学问:“他俩是兄妹啊?”
我只得解释:“他俩是两口子,但是没有结婚。”
同学继续问:“两口子都姓萧啊?”
我继续解释:“都是笔名。”
……
那个时代确实太遥远了,太落伍了。
没有人愿意看,没有人愿意提及,更没有人愿意了解。
所以这种书整整齐齐的摆在架子上,一直是整整齐齐的。
也许有高中以下的孩子为了完成作业来翻一翻吧?
然后再没有人了。
第二类是在同学那里看到的,作者是郭敬明,插画是冯戈。
题目忘了,内容大概是武侠小说。
多亏不是翁子扬插图,不然很可能就让我撕了。
100来页,一页插图一页文字。一页上的文字大概一百来字?记不得了。
印得非常精美,价格不菲。
同学出去上厕所,我无聊就翻来看,她回来了我也看完了。
那本书不是她的,是她的朋友买的。
为什么要买这种书,百思不得其解。
每个人的价值观都不一样。
果然。
门庭若市的那一家也不见得效益有多好,终究没有几个人掏钱到柜台结帐。
之所以人多,大概是因为在闹市区,另外卖的多是不着调的闲书。
我所谓“不着调的闲书”一类是:一本书,很厚也可能不很厚,纸质很好,封面很花哨,一大堆的宣传标语;最可气的是内容,一定是字大行稀的,一页的内容印5页,再配个插图。这种书不消一小时就能看完,自然大家只是捧着在书店看完就完了,没有买回家的必要。
大概也有人买,因为存在即合理,只是我没看到过。
另一类就是时下流行的言情小说,具备上一类的所有特点,不同的是有人买。因为我在同学书架上看过这种书,而且拿过来翻过,10分钟看完一本,看完就完了,记住的只有定价。
两类均可举例。
第一类是今天我看到的一本呼兰河传,呼兰河传就可以成一本书,吓得我立刻抽出来看。因为我所看的呼兰河传是在萧红的一本小说集子里,占了二分之一的篇幅,多说有2万字。
2万字一本书,定价23元。
我买那本集子定价14元,半价买的,所以是7块钱。
这种书一定不会有人买。
知道内容价值的人不会买,因为早就看过了。
不知道内容价值的人连碰都不会碰,现在的人还有几个知道萧红是什么东西?
大一的时候我推荐那本萧红的集子给一个同学看,她立刻就还了,因为她看了第一篇的题目:
“王阿嫂之死”
这大概远比不上“那小子真帅”;“梦里花落知多少”之类的题目新潮,甚至落伍得面目可憎,令她厌恶的立即就还了。
今天我翻着萧军的回忆录指着他和萧红的照片给另一个同学看。
我说:“这个是萧军,这个是萧红。”
同学问:“他俩是兄妹啊?”
我只得解释:“他俩是两口子,但是没有结婚。”
同学继续问:“两口子都姓萧啊?”
我继续解释:“都是笔名。”
……
那个时代确实太遥远了,太落伍了。
没有人愿意看,没有人愿意提及,更没有人愿意了解。
所以这种书整整齐齐的摆在架子上,一直是整整齐齐的。
也许有高中以下的孩子为了完成作业来翻一翻吧?
然后再没有人了。
第二类是在同学那里看到的,作者是郭敬明,插画是冯戈。
题目忘了,内容大概是武侠小说。
多亏不是翁子扬插图,不然很可能就让我撕了。
100来页,一页插图一页文字。一页上的文字大概一百来字?记不得了。
印得非常精美,价格不菲。
同学出去上厕所,我无聊就翻来看,她回来了我也看完了。
那本书不是她的,是她的朋友买的。
为什么要买这种书,百思不得其解。
每个人的价值观都不一样。
果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