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场教师吧 关注:267贴子:1,041
教师一词有两重含义,既指一种社会角色,又指这一角色的承担者。 广义的教师是泛指传授知识、经验的人,狭义的教师系指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人,并在教育(学校)中担任教育、教学工作的人,狭义方面来理解,即教师是指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在学校中向学生传递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体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的专业人员。


1楼2011-10-22 16:57回复
    词语释义  教师拼音:jiào shī  英文:teacher复数为teachers
    教师节释义:是指受一定社会(或阶段)的委托,以培养人的专门教育工作者。  因此又派生出来“XX科教师”如:武术教师、体育教师等,以区别所传授的内容。  从各方面来看,教师不仅起到传授知识、传承文明的作用,而且还是学识渊博、经验丰富、道德高尚、积极向上、理智、稳重的典范。


    2楼2011-10-22 16:58
    回复
      教师的由来  “教师”最初指年老资深的学者,如《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齐襄王时,而荀卿最为老师。”后来把
      教师教学生的人也称为“老师”。如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一诗:“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儿,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中国有悠久的尊师重道的传统,古代就有“人有三尊,君、父、师”的说法。《吕氏春秋·尊师》云:“生则谨养,死则敬祭,此尊师之道也。”古人席地而坐,以西边为尊,故尊称家庭教师为“西席”和“西宾”。  《师说》中:“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原来,仿佛老师只是教授知识,解答问题的人,不苟言笑。其实,自古而今,存在着良多的亦师亦友的典范。老子与孔子便是如此。在中国几千年的灿烂历史中,“师”,总是受人尊敬,被人爱戴的。老师,是人类文化得以传承的功臣。他们做的贡献是极其巨大的。


      3楼2011-10-22 16:58
      回复
        其他称谓

        教师先生——最历史悠久的尊称;  夫子——最古老的尊称;  教员——港台等地区最流行的称呼;  园丁——最质朴无华的褒称;  慈母——最真情感人的爱称;  蜡烛——最温馨动人的称谓;  春蚕——最纯挚的称谓;  春雨——最生动形象的默称;  人梯——最高评价的专称;  孺子牛——最具中国特色的喻称;  教练——是指导、训练和督导他人,试图完成某种使命或任务的人  人类灵魂工程师——最富哲理的称谓(作为教师应该以爱心和知识触摸、改变人的内心)。


        4楼2011-10-22 17:00
        回复
          职责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教师工作是直接教育人的特殊职业,其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成长影响极大。


          6楼2011-10-23 08:33
          回复
            为人师表是教师的标志
              人们常说:“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学校是每个学生的栖身与学习之地,学校的教育方式与手段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极大。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每一位教师的责任,教师要树立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思想,把言教与身教结合起来,只有以身作则,才能使教师的言教发挥更大的作用,只有为人师表,才能使学生从教师的形象中感受到所学道德准则的可信,从而愿意积极行动,促成学生的言行统一。  以身作则是教师职业品德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师教育力量所在,教师为人师表,他向学生传授知识,也教育学生做人,教师的一言一行,政治态度,思想作风,道德品质,治学精神,行为习惯,都对学生有很深的影响。在学生身上往往能看到教师的“影子”,教师的思想行为,都要接受自己学生的检验,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否有效,不仅取决于他的言教,而且还要取决于身教,只有严于律己,才能以身作则,“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教师必须首先做到,凡是不让学生做的事,教师必须带头遵守”,这是所有优秀教师的共同经验,它已成为教师工作的共同格言。  教师是塑造年青一代灵魂的工程师,教师不仅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而且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塑造年青一代美好的心灵。教师的思想品德和世界观通过具体的教学教育工作影响学生,从而造就出掌握一定文化,具备一定道德品质和精神面貌的社会成员。虽然每个时代的道德水平最终决定于该时代的经济关系,每—个体系的思想观念也受着复杂社会关系的影响,但是,教师的教育对学生的品德发展产生直接的强烈的感染作用。不仅如此,教师的日常工作和生活表现出的一切,都同他的教育活动—样,对学生的思想认识和行为习惯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说重视对学生的德育的影响至关重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不但靠教师口头上的教育,还要靠老师的行为品德对学生的直接影响与教育。


            7楼2011-10-23 08:33
            回复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中华民族历来有“敬业乐业”、”忠于职守”的传统。在中国经济步入快车
              教师道;改革开放已经开辟了广阔市场,学校教师也应结合实际要求,发扬中华民族敬业的优良传统,大力提倡爱岗敬业的社会主义道德,发扬公而忘私,无私奉献,教书育人,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十分重要的。这就要求教师对本职工作,应具备高度的责任心,有—种强烈的使命感。俗话说:“教师不能半桶水”、“在深的水里才能模到最好的鱼”。学生专业知识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受老师知识水平的制约,如果教师讲课中对教材分析不透,对知识重点把握不准,要点讲解不清,那么学生听过这堂课就会产生一种模糊的收获不大的感觉。因此教师在讲课前应吃透教材,抓住重点,拓宽知识,使学生每堂课都感到大有收获。因此,基于一种教师的责任感,每一位教师都应注意刻苦钻研业务、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把一些与教材内容有关的新知识适当地补充于教材之中。


              8楼2011-10-23 08:34
              回复
                热爱尊重学生是教育教学的基础
                  教师法明确规定:“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
                教师展;”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尊重,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教育手段,做为一名教师若想使学生对自己热爱尊重,首先自己要尊重自己的人格,中国有这样的格言:“人必自敬,然后人敬之”。一名合格的老师一定要具有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有强烈的集体主义观念,要时刻把自己的工作与集体的声誉连在一起,一堂课的好坏,—件事的成效,对于一个人来说是无足轻重的,但对学生对社会所产生的影响都是深远的。一件错事不仅影响到个人,还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声誉与教师的形象,影响到学生心目中老师的地位,甚至给学生带来心灵上的创伤。教师对学生的爱,有助于把教师提出的要求,灌输的思想转化为学生本身的要求和思想,因为实现这种转化,需要有情感的过滤和催化,也就是说,一种要求和意见如果被学生认作是出于老师的关怀和爱护,就会产生肯定的倾向而被接受。相反,同样的要求和意见。总之,在当今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在金钱、地位、名利面前不动心,这需要我们做教师的有坚定的信念,始终如一的追求,要牢记:“理智是人生的灯塔”。每一位教师要尽职尽责,鞠躯尽瘁,对得起人民赋予教师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个光荣的称号。
                


                9楼2011-10-23 08:34
                回复
                  教师职业的特点
                    教师的职业特点,既带有历史遗传的色彩,又反映时代变迁的影响。综合二者,当代中国教师的职业特
                  教师点主要有:  其一,职业形象的准公共性。教师虽然不像政治家、演艺人员那样是完全的公共性人物,但也相当多的时候暴露于学生、家长、社区的注视之下,因此必须善于塑造并维护自己的积极形象。  其二,职业环境的相对封闭性。  其三,工作绩效的模糊性。  其四,职业待遇的福利性。教师的劳动成果不能以经济指标衡量,教师的劳动待遇也带有相当的福利性。所谓福利性,一指教师的待遇相对不高,一指教师的待遇相对稳定。  其五,师生关系的隐蔽不平等性。虽然从法律角度来讲,师生是平等的权利义务主体;从教育的理想追求来看,师生也应该成为平等的对话者。然而在实际中,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尤其是教师在体力、智力、学识、社会地位等方面的优势,师生关系具有天然的不平等性。这种不平等性可能是许多人所不敢承认、不愿承认的,但它又是极其隐蔽而顽固地存在着的。


                  10楼2011-10-23 08:35
                  回复
                    职业要求
                      以爱岗敬业为荣,以敷衍塞责为耻。  以开拓创新为荣,以因循守旧为耻。  以勤勉博学为荣,以懒惰肤浅为耻。  以关爱学生为荣,以漠视学生为耻。  以廉洁从教为荣,以岗位谋私为耻。  以因材施教为荣,以千篇一律为耻。  以团结协作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  以仪表端庄为荣,以不修边幅为耻。  以尊重学生为荣,以辱骂学生为耻。


                    11楼2011-10-23 08:35
                    回复
                      教师法定待遇
                        根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第二十五条 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建立正常晋级增薪制度,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第二十六条 中小学教师和职业学校教师享受教龄津贴和其他津贴,具体办法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  第二十七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教师以及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毕业生到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应当予以补贴。  第二十八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对城市教师住房的建设、租赁、出售实行优先、优惠。  县、乡两级人民政府应当为农村中小学教师解决住房提供方便。  第二十九条 教师的医疗同当地国家公务员享受同等的待遇;定期对教师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并因地制宜安排教师进行休养。  医疗机构应当对当地教师的医疗提供方便。  第三十条 教师退休或者退职后,享受国家规定的退休或者退职待遇。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适当提高长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小学退休教师的退休金比例。  第三十一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改善国家补助、集体支付工资的中小学教师的待遇,逐步做到在工资收入上与国家支付工资的教师同工同酬,具体办法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该地区的实际情况规定。  第三十二条 社会力量所办学校的教师的待遇,由举办者自行确定并予以保障。


                      12楼2011-10-23 08:35
                      回复
                        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实际待遇
                          中国的义务教育阶段,指的是小学和初中阶段。  目前,由于各地区的经济、政治发展的差异,中国各省市地区的中小学教师工资差异较大。曾经听网友说过,北京市的市区和农村地区的教师待遇就有明显差异。  笔者生活在一所中等发达城市,做了十几年的乡村初中教师, 有完整而合法的编制,教学业绩和口碑良好,现在(2011年)每个月的工资500元左右,加上年底的绩效工资,折算后每月实际工资总收入大约500元,个人生活开销(吃穿住行)全部来自这500元,至于其他的待遇(奖金、补贴等)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百度贴吧上的许多帖子说的跟这差不多。  另外,城市的老师一般(只要自己愿意的话)都可以在外面办补习班,待遇优厚(比工资多),成为自己收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绝大多数农村教师是没有办补习班的机会的:其一是因为各级领导的明令禁止,领导要禁止农村教师做一件事是很简单的;其二是因为农村的发展滞后,多数家长对学生的学习的重视程度远不及城里家长,缺乏课后补习意识。  近几年有将中小学教师纳入公务员进行管理的呼声,以便落实法律中的规定,使教师的待遇能有一个比较好的解决方案,也是对教师工作积极性的一种有效调动,但是却不知什么原因,并没有实际实施起来。


                        13楼2011-10-23 08:36
                        回复
                          如何解决男教师过少的现状
                            目前中国中小学和幼儿园,男老师普遍数量很少,越是低年级,越是缺男老师。而且近几年,男老师的比例还在逐年下降,这一现象已经严重到了青少年的成长问题。  北京的女性研究专家邹岚认为,中小学生正处于对外界模仿期,女教师的性格、心理,说话慢条斯理、“婆婆妈妈”等,都很容易影响学生的行为方式。一个学校男教师太少,就如同一个缺少父爱的“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思维容易出现缺陷。男教师在塑造男孩子性格方面表现出不可或缺的优越性:豪爽,独立性强,阳刚之气充足,勇于承担责任,善于理智地克制自己等。  不少专家认为,在中小学里,至少要保证40%的课程由男教师来上。男女教师性别比例失调,对学生的性别角色的认知和发展、个性的完善,甚至学生的社会化都会带来消极的影响。政府有必要采取一些鼓励措施,吸引男教师更多地进中小学、包括幼儿园,循序渐进地调整男女老师的结构比例,使之趋于合理。  增加男教师的比例,首先要从教师培养的招生环节着手,增加师范生招生中男性的比例,增加男教师的供给数量,从源头上解决比例失调问题。甚至可以通过自主招生的方式,适当提升男生的比例。此外,对于学校现有的男老师,应尽量安排其担任班主任,以及教授主科课程。


                          15楼2011-10-24 09:12
                          回复
                            公务员化
                              想要将教师变为公务员实际是由于教师权益无法得到全部落实、教育资源无法实现合理分配造成的。其目的实现工资不低于普通行政干部。  中国中小学教师收入低是不争的事实,但很多地方已出台了文件,明确老师的收入要与公务员持平。朱清时委员可能是担心这一要求在地方上得不到落实,才提出要把中小学教师逐步变成国家公务员,以为这样就能保障教师的收入。  有人认为:现在国家公务员基本是能进不能出,如果教师都成了公务员,教师职位可能会变成“香饽饽”,这样做优胜劣汰也就不存在了,教师队伍是稳定了,但教学水平却很难得到提高。而且,教师和公务员之间的横向流动也就成了可能(但更可能是单向的),很多优秀教师会教而优则仕,转而弃教从政,可能会变相造成优秀教育人才的流失。同时,一些本不具备教师资格的人还可能通过种种关系混入教师队伍,把教师岗位当成是转成国家公务员的捷径,这对中小学教育来说肯定不是好事。另有一种观点认为:教师变成公务员身份,教师本身这个职业就具有执行公务的含义,也是对教师地位的肯定和尊重,教师的福利待遇也跟上去了,可以吸引更多的教育人才进入教师队伍。教师进入公务员队伍后,也应当把教师列入国家公务员的管理范围,也跟现在的公务员一样每年对他们进行考核,对考核不合格的教师公务员进行清理,也照样能够实行优胜劣汰。对于可能会出现的教师和公务员之间的流动,造成优秀教育人才的流失或者一些本不具备教师资格的人还可能通过种种关系混入教师队伍,我们可以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法律,用于规定两者之间的流动规则,如:两者的流动需经过严格的考核(每年一次或多次,跟现在的公务员考试一样严格规范),考核合格后才能流动,也有利于人尽其才。  综合上述两个观点,提高中小学教师待遇,结合中国的地方现实情况,把教师变成国家公务员是比较好的一条路。其实,提高中小学教师待遇,关键是各地能否落实中央关于提高中小学教师待遇的精神,如果这一精神得不到落实,那即使中小学教师真成了国家公务员,恐怕也只是名义上的。


                            17楼2011-10-24 09:13
                            回复
                              教师杂志杂志简介
                                
                              《教师》期刊期刊名称:《教师》  主办单位:海南出版社  主管单位:海南省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厅  出版单位:海南省出版社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120X  国内统一刊号:CN46-1072∕G4  邮发代号:42-351  《教师》杂志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登记,由海南省出版社出版的大型教育类学术理论期刊(半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  《教师》杂志为各级各类职称评审机构职称评审核定刊物,为广大中小学教师中级、高级、特级,高校教师副高、正高职称评定硬件材料,同时为高校研究生论文答辩硬件材料。主要栏目  “教育理论”、“德育教育”、“教学改革”、 “经济与管理、 “教育技术”、 “教学评估”、“名校与名师”、 “教育信息”、 “人文与社会”等。来稿要求  《教师》杂志欢迎广大读者来稿,要求如下:  1.来稿应具有一定的科学创新性或技术先进性,文字简练、数据可靠。每篇论文一般不超过10000字。文章必须包括:标题、作者姓名、单位及邮编,中文摘要,关键词(3~8个)。  2.本刊一律接收电子投稿,来稿时请注明详细联系方式。  3.文中如附必要的图表,本刊要求插图、照片等必须清晰美观。  4.编辑部有权对来稿作必要的文字性和技术性修改,自收到文稿2个月内编辑部将论文录用结果通知作者,如作者在投稿后2个月未接到本刊录用通知,作者可另投他刊。对论文被发表的作者,编辑部每篇论文赠送样刊两本。


                              18楼2011-10-24 09:1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