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扫---有2种
一种 是快速力量不是很大
另一种是 速度慢一点 但是力量很大
提膝防守的特点就是我们提膝之后 阻断了对手本来踢击的路线
正常情况如果我们不防守 就会被对手的胫骨末端扫中 会很重 我们提膝之后就会让他的腿早一步碰到我们的腿 这时就不是他最具威力的胫骨末端而是中端相撞 相对来说他是胫骨中段撞击我们的胫骨中断 力量是相对的 你疼他也疼 但是不同的是他是伸出来腿 我们是折叠的 减震和阻挡效果要好的多
还有一点就是最完美的就是能看出对手的腿踢的高度 我们尽量的去用膝盖下方的胫骨去抗 这样不但不疼而且对手会很疼 甚至是受到重创
一开始我说了又2种低扫 那么第一种快速的这种 我认为是没必要每一腿都去提膝防守的 因为你提膝之后 你的重心后放在后退 你虽然可以防住这一腿但是不能很好的反击 更不能对对手连续的进攻做出很好的防御 所以如果对手是快速的出腿 我们后滑步躲开 或者扛下来打迎击 都是可以的
再说第2种 重腿 这种低扫杀伤力大 但是预兆也大 速度慢一些 大多会配合组合拳一起使用 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就要防好 提膝防守或者躲开都是不错的选择
我们在比赛中可以看到 现在很少有选手吧低扫腿作为主要的攻击手段了 这种攻击手段在MMA中 如果对手只是休息拳击 没有练习过泰拳的话 可能会比较有效 但是现在大家都会提膝防守 所以低扫之后受伤的可能性要高 所以现在比赛中低扫大多作为一种干扰对手移动速度的方法 不作为一种强势的进攻手段 当然有一些牛B的选手可以坐到 比如ALDO 的低扫又快又猛 直接将人扫翻 这种地扫腿已经不是很常见了
再有地扫腿也是会被接腿之后被TD的 所以我们要看对手的站姿来决定什么时候使用地扫腿。
举例,很多散打选手 因为喜欢前腿的侧踹腿 所以他们的站姿(前后腿略呈一条直线站)不是特别稳 他们为了更快的做出前腿的侧踹 所以他们的前腿会比较靠前 这时使用地扫腿是不错的选择
还有就是对手的双腿弯的比较厉害 重心很低(拳击手 摔跤手) 我们可以选择地扫腿 因为重心低的情况下很难快速做出 提膝防守
综上所述 我们最需要训练的 除了距离感之外 就是对于对手出腿的判断 什么时候是重腿什么时候的腿没有威胁 这些都需要一些经验积累 不是每一腿我们都要去防守的 和拳一样 不是每一拳我们都要躲闪 很多时候拍击和格挡就是很好的防御
最后说一下 对抗的时候 碰撞是无法避免的 我推荐使用连体护径训练 比赛的时候抹油 用手搓热 平时也要注重胫骨和胫骨外肌肉的抗击训练 可以踢重沙袋(我的110KG比较硬 有橡胶的) 或者踢轮胎 泰拳手有踢香蕉树的(那个树比较软 里面是空的) 不推荐使用铁棍 木棍 踢很硬的树作为训练 因为会损伤我们的神经(骨头上面是有神经的) 再就是增强我们胫骨外侧的肌肉发达程度 增加他的维度
上面是主观的 再就是客观的 比如心理因素 多打实战 能拼 不怕拼 但是不以拼打作为我们的目标 一切都以技术为出发点 不玩蛮力和亡命打法 心理上要不畏惧对手的低扫 可以平时不戴护具让人家扫一腿 经常刻意的让别人踢中而不是 次次都防守 都害怕(循序渐进 大腿上一点肌肉都没有很是别去抗别人的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