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这是曹植哀伤爱子夭亡而作的一篇赋。写作的具体时间现在已经难以确考,结合文意来推算,至少应该在黄初三年(公元222年)以后。曹植的孩子中,除了史籍上和他的作品里明确提到的曹苗、金瓠、行女、曹志四人以外,还有这篇赋里的主人公。他的名字我们无从知晓,但根据赋文里提到的“中殇”一词,可以推断出这个孩子夭亡的时候只有12岁至15岁。(古时把8岁至19岁死者的丧服分为长殇、中殇、下殇三等,12岁至15岁为中殇。)
【原文】
彼凡人之相亲,小离别而怀恋。况中殇⑴之爱子,乃千秋而不见?
入空室而独倚,对孤帏⑵而切叹。痛人亡而物在,心何忍而复观?
日晼晚⑶而既没,月代照而舒光⑷。仰列星以至晨,衣沾露而含霜。
惟逝者之日远,怆⑸伤心而绝肠⑹!
【注释】
⑴中殇:未成年而死叫做“殇”。古时把8岁至19岁死者的丧服分为长殇、中殇、下殇三等,12岁至15岁为中殇。
⑵切叹:形容叹息之声急促。
⑶晼晚:夕阳将落的时候。
⑷舒光:散发光辉。
⑸怆:悲怆。
⑹绝肠:断肠。
【译文】
就算是朋友间点水之交的亲善,短暂的离别也足以令人怀恋感伤;
何况是我深爱的孩子,年轻的死去,永生永世相隔于阴阳?
走进你空荡的房间我凄然独倚,对着寂寥的帷帐伤心喟叹;
物是人非的哀伤萦回不去,生前的遗物我哪里还忍心多看?
薄暮时分隐没了黄昏的夕阳,月亮徐徐升起,散发清冷的辉光;
我细数着寒星直到翌日的清晨,直到衣襟沾满了白露,直到露水凝成了繁霜;
我追忆着你渐行渐远的踪迹,碎了我的心,萦损了我的柔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