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浩天吧 关注:10贴子:149
有关数学的东西都可以往这儿发啊,随便看看也不错啊!


1楼2011-10-17 12:17回复
    牛顿恒等式
    baikeViewInfo={id:"2183133",editable:"true",title:"牛顿恒等式",expIndex:"0"};
    目录
    恒等式内容
    艾萨克牛顿
    n=2时简单证明
    2)的证明:
    (3)的证明:
    恒等式应用
    证明韦达定理
    其他有用推论
    恒等式内容
    艾萨克牛顿
    n=2时简单证明
    2)的证明:
    (3)的证明:
    恒等式应用
    证明韦达定理
    其他有用推论
    展开
    bk.view.catalog().start("0");
      概述
    对于n次多项式F(X)=C0X^n+C1X^n-1+……+C(n-1)X^1+C(n).C0≠0,有著名的牛顿恒等式。他是n次方程F(X)=0的n个根X1、X2、X3、……Xn的同次幂的和与F(X)的函数之间关系的明确表述。】
    编辑本段恒等式内容  牛顿恒等式叙述如下:
      设F(X)=0的n个根X1,X2,……,Xn.对于k∈N,记Sk=X1^k+X2^k+……+Xn^k.则有
      C0Sk+C1Sk-1+……+C(n)Sk-n=0 ,当k>0 (N1)
      C0Sk+C1Sk-1+……+Ck-1S1+kCk=0 ,当1≤k≤n (N2)
    编辑本段艾萨克牛顿  艾萨克·牛顿(Isaac Newton)是英国伟大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自然哲学家,其研究领域包括了物理学、数学、天文学、神学、自然哲学和炼金术。牛顿的主要贡献有发明了微积分,发现了
    艾萨克。牛顿(8张)万有引力定律和经典力学,设计并实际制造了第一架反射式望远镜等等,被誉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有影响力的科学家。为了纪念牛顿在经典力学方面的杰出成就,“

    牛顿肖像牛顿”后来成为衡量力的大小的物理单位。
      数学方面牛顿也贡献颇多,以他和莱布尼兹共同发明的微积分最为重要。除此以外,他还发现了了二项式展开定理、牛顿恒等式等重要定理。
    编辑本段n=2时简单证明  对于一元二次方程,即:
      F(X)=ax^2+bx+c=0,a≠0. (1)
       此时,牛顿恒等式为:
      牛顿恒等式,设X1,X2为方程两根,对于k∈N,记Sk=x1^k+x2^k,则有
      aSk+bSk-1+cSk-2=0,k>2 (2)
      aS1+b=0,aS2+bS1+2c=0 (3)
       下面是2,3式的证明:
    2)的证明:  由于x1,x2为方程二根,
      易得ax1^2+bx+c=0,ax2^2+bx2+c=0
      当k>2时,分别以x1^(k-2)和x2^(k-2)乘上这两个式子,得
      ax1^k+bx1^(k-1)+cx1^(k-2)=0
      ax2^k+bx2^(k-1)+cx2^(k-2)=0 (4)
       相加(4)式,即可得(2)
    (3)的证明:  由韦达定理:S1=x1+x2=-b/a,所以aS1+b=0,即(3)一式成立,
      S1^2=(x1+x2)^2=x1^2+x2^2+2x1x2=S2+2c/a
      又因为S1=-b/a,
      所以-b/aS1=S2+2c/a,
      即aS2+bS1+2c=0,即(3)二式成立
      对于n>2其他情况,可以类比(2)(3)式加以证明
    编辑本段恒等式应用
    证明韦达定理  由(3)式证明即可以看出:通过韦达定理既然可以推出(3)式,那么牛顿恒等式(3)式与韦达定理是等价的。通过逆推就可以证明韦达定理的正确性。
    其他有用推论  1,通过方程1系数a,b,c,即可逐个确定s1,s2,s3……
      2, 如a=1,b,c∈Z,则Sk∈Z,k=1,2,3……
      3,通过牛顿恒等式,也可以由a,b,c的奇偶性推知Sk的奇偶性。
    From 百度百科


    2楼2011-10-17 12:19
    回复
      MICKEY MOUSE!!!!!!!!!!!!!!!!!!!!!!!!!!!!!!!!!!!!!!!!!!!!!!!!!!!!!!!!!!!!!!!!!!!!!


      3楼2013-07-21 16:43
      回复
        来签个到


        4楼2013-07-21 16:44
        回复
          居然是今天第一个签到的


          5楼2013-07-21 16:46
          回复
            那就传点东西吧


            6楼2013-07-21 16:48
            回复
              怎么上传啊?


              7楼2013-07-21 16:50
              回复

                3.(本题15分)在圆O内,弦CD平行于弦EF,且与直径AB交成45°角,若CD与EF分别交直径AB于P和Q,且圆O的半径为1,求证:
                PC∙QE+PD∙QF<2.
                4.(本题15分)组装甲、乙、丙三种产品,需用A、B、C三种零件.每件甲需用A、B各2个;每件乙需用B、C各1个 ;每件丙需用2个A与1个C.用库存的A、B、C三种零件,如组装成p件甲产品、q件乙产品和r件丙产品,则剩下2个A和1个B,但C恰好用完.试证:无论怎样改变甲、乙、两产品的件数,也不能把库存的A、B、C三种零件都恰好用完.
                [来源:Z_xx_k.Com]
                5.(本题20分)一张台球桌形状是正六边形ABCDE F,一个球从AB的中点P击出,击中BC边上的某点Q,并且依次碰击CD、DE、EF、FA各边,最后击中AB边上的某一点.设∠BPQ=θ,求θ的范围.
                提示:利用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原理.


                8楼2013-07-23 12:08
                回复
                  第三题杨老师讲过?


                  9楼2013-07-30 15:09
                  回复
                    第4题
                    甲p-t
                    乙q+1+2t
                    丙r-1-2t
                    3不整除4,矛!


                    10楼2013-07-30 15:11
                    回复
                      第五题
                      【(arctan13根3)-三分之π,(arctan11根3)-三分之π】
                      懒得化简了


                      11楼2013-07-30 15:13
                      回复
                        题是哪儿来的呀?那个网址打不开……


                        12楼2013-07-30 15:15
                        回复
                          我就不让我的吧友做了,没什么意思


                          13楼2013-07-30 15:15
                          回复
                            haha,1981年第一届全国高中数学联赛


                            16楼2013-07-30 16:31
                            回复
                              今年IMO吧?


                              17楼2013-07-30 16:3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