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带找广州越秀区的鱼友。
我养了20年的孔雀鱼,断断续续,什么名贵品种都繁殖成功,已缺乏兴趣,但始终有一个心结。从头说起。
改良品种(应该说创造新种),其实只有三种办法,一、找优势鱼(颜色体形鱼鳍)强化培养;二、近亲结合,子代回交,寻求自然变异;这两种办法其实有关联,不如第三种办法刺激(经常生下死胎满箱),就是跨种杂交,血缘较远的鳉鱼科观赏鱼杂交,这是制造特异孔雀鱼的办法。
试举例“兰草”,不错的品种,其实就是混杂了 大肚鱼 的基因,大肚鱼有纹路清晰的优点——当然不是指中国的大肚鱼。鳉鱼科原本是海水鱼进入淡水,因此遍布世界,可惜中国的热带地区(岭南地区)土产大肚鱼,什么颜色都没有,纹路也缺乏,乏善可陈!!岭南的天敌,能够分辨颜色,导致自然选择之下,就剩下“暗泥色”的能够生存!
现代的孔雀鱼,漂亮基因大多来源于南美,特别是海岛上淡水河流的鱼,真是漂亮得让你发呆!(除了尾巴不大,道理简单,野生长尾,无疑跑不快)
两种鱼是同一科,不过,鱼是有视觉的,看见不是同类(例如你看见黑猩猩,也不会发情),因此很少主动去追,我们弄杂交,要化学催情药,还要人工催情(用玻璃隔箱,旁边放同种母鱼)。
我试验过玛丽鱼与孔雀鱼杂交,以前,十几年前,我弄出过带花纹的花色鸳鸯芒(广州人叫玛丽鱼都叫“芒”,例如琴尾黑芒、皮球黑芒、金芒、白芒、珍珠芒等),可惜后来没留下种(上中学不能玩),不过,那东西还是不象孔雀,太粗壮啦。
今年上半年,我辛苦弄的“黑芒+黄子孔雀”,成功了,可惜都象黑玛丽,就是在阳光下,看得出花纹,关键是样子都象黑玛丽,较长较宽,郁闷中,我是想培养孔雀鱼的新种啊!不是黑玛丽!何况,不是纯黑的玛丽,已没有“黑”特有的价值,因此还会贬值,唉,黑玛丽原本就不值钱,这种“暗花”没有任何价值,自己观赏?漆黑体色,暗花纹(蕾丝蛇王纹)正常光照下根本看不见!有什么价值?不过就是一条玛丽鱼嘛!哭!
未完待续。
顺便找广州越秀区的鱼友,送鱼。
我养了20年的孔雀鱼,断断续续,什么名贵品种都繁殖成功,已缺乏兴趣,但始终有一个心结。从头说起。
改良品种(应该说创造新种),其实只有三种办法,一、找优势鱼(颜色体形鱼鳍)强化培养;二、近亲结合,子代回交,寻求自然变异;这两种办法其实有关联,不如第三种办法刺激(经常生下死胎满箱),就是跨种杂交,血缘较远的鳉鱼科观赏鱼杂交,这是制造特异孔雀鱼的办法。
试举例“兰草”,不错的品种,其实就是混杂了 大肚鱼 的基因,大肚鱼有纹路清晰的优点——当然不是指中国的大肚鱼。鳉鱼科原本是海水鱼进入淡水,因此遍布世界,可惜中国的热带地区(岭南地区)土产大肚鱼,什么颜色都没有,纹路也缺乏,乏善可陈!!岭南的天敌,能够分辨颜色,导致自然选择之下,就剩下“暗泥色”的能够生存!
现代的孔雀鱼,漂亮基因大多来源于南美,特别是海岛上淡水河流的鱼,真是漂亮得让你发呆!(除了尾巴不大,道理简单,野生长尾,无疑跑不快)
两种鱼是同一科,不过,鱼是有视觉的,看见不是同类(例如你看见黑猩猩,也不会发情),因此很少主动去追,我们弄杂交,要化学催情药,还要人工催情(用玻璃隔箱,旁边放同种母鱼)。
我试验过玛丽鱼与孔雀鱼杂交,以前,十几年前,我弄出过带花纹的花色鸳鸯芒(广州人叫玛丽鱼都叫“芒”,例如琴尾黑芒、皮球黑芒、金芒、白芒、珍珠芒等),可惜后来没留下种(上中学不能玩),不过,那东西还是不象孔雀,太粗壮啦。
今年上半年,我辛苦弄的“黑芒+黄子孔雀”,成功了,可惜都象黑玛丽,就是在阳光下,看得出花纹,关键是样子都象黑玛丽,较长较宽,郁闷中,我是想培养孔雀鱼的新种啊!不是黑玛丽!何况,不是纯黑的玛丽,已没有“黑”特有的价值,因此还会贬值,唉,黑玛丽原本就不值钱,这种“暗花”没有任何价值,自己观赏?漆黑体色,暗花纹(蕾丝蛇王纹)正常光照下根本看不见!有什么价值?不过就是一条玛丽鱼嘛!哭!
未完待续。
顺便找广州越秀区的鱼友,送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