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听起来高不可攀,其实有时就在我们身边。我跑教育线多年,几乎每所学校都有若干个关于天才的传说。例如在刚刚过去的夏天,杭州外国语学校的天才传说属于一个叫陈立杰的男孩。他以高一学生的身份获得了2011年全国信息学竞赛的金牌,被清华大学提前录取。在同学眼中,他能拿如此佳绩几乎不费吹灰之力——陈立杰平时不去教室上课,也没有指导老师,只是一个人在学校计算机房倒腾了一年,金牌就到手了。这还不是无师自通的天才?
初三还混混沌沌
高一爆发天才潜质
前晚浙江人文大讲堂开进杭外,记者在班主任曾涛的帮助下,终于在听众席上找到了被同学们誉为“神龙见首不见尾”的陈立杰:戴一副黑框眼镜,头发乱乱的稍有点长,中等个头,很瘦,跟人说话轻声细语笑眯眯的,坦言自己喜欢玩网游、爱看动漫,最近正追看日本动漫《FATE》……看起来也就是一个普通高中生。无师自通暂且不说,课余生活如此丰富还有精力竞赛,这小子的智商一定超高。记者给陈立杰的天才行径初步下了定义。没想到很快就被他的一句话反驳了。
“我从来不觉得自己是天才,初三那年刚开始参加信息学竞赛,没拿到名次不说,连其他学科的成绩也因此一落千丈。”天才也有失手的时候?陈立杰的故事令人意外,“我想世界上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吧,以前的我也是个对竞赛和学习感到迷茫的人,初中参加数学竞赛没有取得过好成绩,成绩也平平常常,唯一的爱好是电脑,自己开始学着编程,就这样单凭个人兴趣涉足了信息学竞赛。初三那次比赛名落孙山,父母都劝我放弃,我自己也想放弃。但是人生只有一次!不努力过怎么知道能否成功!失败了后悔,总比啥都不做光后悔要好很多。接下来我就开始为了自己的梦想而奋斗。”
之后,陈立杰成天对着电脑,却再也没有玩过游戏,所有的节假日都在认真学习,仿佛是武林高手“闭关修炼”。
陈立杰告诉记者:“高一后,同学都觉得我厉害,大概是以为我成天不上课,还能拿金牌。其实,我上课的地方不在教室而是在计算机房。每天7点到晚自修结束,我都在自学信息学有关的知识,在学习上花的时间一点不比他们少,只不过他们没看到罢了。我一直认为没有聪明人和笨人,只有努力的和不努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