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ngxu战鹰 回复6193,6194楼:俺开始写的时候,受众说影响,也认为八爷出身自卑,但写的过程中,发现或许不是这样,八爷天资好,自小出众,其生母虽低,但是惠妃养大的,就是现存记载也还有说八爷长相非凡的,看来他从小应该很受宠。当然俺还是提了他生母身份低的事,有人怀疑他生母是蒙古王室,有人说那只是林丹汗儿子与良妃父亲同名,不过八爷和蒙古的关系确实有疑点,第一是毙鹰事件,这件事按现在的描述很不合理,大家算在康熙头上,可康熙并非腹黑之人,更不会对儿子腹黑,康熙实录虽被老四改过,可有些细节怕还是能说明一些问题,毙鹰事件的时候,康熙正在巡塞外,却不是平时巡塞外的季节,良妃去世在十一月,八爷因母两年祭所以不想跟康熙去,康熙因此光火,说八爷送鹰祝寿,这是不对的,康熙生日在农历三月,八爷因为自己不能到所以送两只鹰去帮康熙打猎么?这也有点怪异,俺怀疑真实里有无送鹰之事,康熙发怒或许与八爷不肯跟他出塞有关,自从良妃去世,八爷和康熙的关系就大受影响,康熙之后夺了他的俸禄,俺觉得或许是跟蒙古人有关,这里面太复杂了,良妃家入辛者库原因未知,辛者库女子就是生了皇子,要被提为妃子恐怕也很怪吧,据说是因为八爷出色,但八爷从小就给惠妃养的,生母真是个平民女子,康熙完全没必要提这么高,俺倾向于良妃为蒙古贵族出身。第二是八爷长相,当然有人说那画像不是八爷,光从画上看,实在太蒙古了,而且和林丹汗有相似处。第三是八爷对马的感觉,说他十三岁就很会识马,而且骑术很好,这似乎是天生的吧,满人渔猎,蒙人却是一生都在马背上,按自然选择,蒙人基因里也该对马有感觉。第四,康熙巡塞外带八爷次数非常多,而下江南只带一次,难道八爷跟塞外更亲近么?
俺文中八爷应该不是自卑,而是有一些对母族的痛心,俺将良妃写成自尽,八爷痛受打击,与父疏离,这是他对父亲并不完全了解,康熙对他表面虽严,心里从来都是欣赏的,虽然二人也拉锯过,但终究康熙是爱孩子的,这也是俺自己相信的康熙,他有真性情,高傲却又幽默,爱耍聪明讽刺人,但心里是善意的,这点倒像黛玉,哈哈。康熙也是爱百姓的,把加税视作耻辱,临死前三个月左右,听闻年羹尧他们巧立名目加税,气得骂说朕一辈子不敢干的事你们都能干出来,这应该是年羹尧失宠的一大原因。俺在改历史的时候,让八爷最后与康熙之魂相见,父子最终尽释前嫌,康熙等于将国交给他了,但太子先做了五年皇帝,因为八爷明白了父亲,也明白了父亲曾经的爱情,立太子是康熙对爱妻的承诺,让太子登基也是让父亲兑现诺言吧。后来二爷自动退位,这么写是因为那时二爷已经过多年软禁,心态早平,再加上二爷宝玉说,那么天生就比较潇洒,没怎么写但隐含的是,朝中大臣均心向八爷,八爷早就是事实上的皇帝了。再加一句,康熙软禁太子的时候,对太子的生活还是关心得无微不至的。
你感觉没错,俺文中八爷是有很强的心理优越感,王者胸襟,很自信的人,从八爷画像看,那双眼睛就是这样的。老四才是没有心理优越感的人,所以才那么阴暗,改记载,拚命要做的就是让自己和八爷换位,当了皇帝后,心理上还是想着和八爷换位,老四心理实在太残缺,也很可怜,呵呵,恐怕真正被康熙嫌弃的是老四而不是八爷,而且最后被嫌弃到极点乃至老四要挺而走险,对父下毒手,他成功了,老四是幸运的,可惜他的幸运带来了今后两百多年大家的不幸。
俺文中八爷应该不是自卑,而是有一些对母族的痛心,俺将良妃写成自尽,八爷痛受打击,与父疏离,这是他对父亲并不完全了解,康熙对他表面虽严,心里从来都是欣赏的,虽然二人也拉锯过,但终究康熙是爱孩子的,这也是俺自己相信的康熙,他有真性情,高傲却又幽默,爱耍聪明讽刺人,但心里是善意的,这点倒像黛玉,哈哈。康熙也是爱百姓的,把加税视作耻辱,临死前三个月左右,听闻年羹尧他们巧立名目加税,气得骂说朕一辈子不敢干的事你们都能干出来,这应该是年羹尧失宠的一大原因。俺在改历史的时候,让八爷最后与康熙之魂相见,父子最终尽释前嫌,康熙等于将国交给他了,但太子先做了五年皇帝,因为八爷明白了父亲,也明白了父亲曾经的爱情,立太子是康熙对爱妻的承诺,让太子登基也是让父亲兑现诺言吧。后来二爷自动退位,这么写是因为那时二爷已经过多年软禁,心态早平,再加上二爷宝玉说,那么天生就比较潇洒,没怎么写但隐含的是,朝中大臣均心向八爷,八爷早就是事实上的皇帝了。再加一句,康熙软禁太子的时候,对太子的生活还是关心得无微不至的。
你感觉没错,俺文中八爷是有很强的心理优越感,王者胸襟,很自信的人,从八爷画像看,那双眼睛就是这样的。老四才是没有心理优越感的人,所以才那么阴暗,改记载,拚命要做的就是让自己和八爷换位,当了皇帝后,心理上还是想着和八爷换位,老四心理实在太残缺,也很可怜,呵呵,恐怕真正被康熙嫌弃的是老四而不是八爷,而且最后被嫌弃到极点乃至老四要挺而走险,对父下毒手,他成功了,老四是幸运的,可惜他的幸运带来了今后两百多年大家的不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