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行吧 关注:46贴子:616
  • 7回复贴,共1

【锦衣行】还原——明代的厂卫制度之一——锦衣卫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1-10-12 23:28回复

    锦衣卫官员长官指挥使一人,正三品,同知二人,从三品,佥事二人,四品,镇抚二人,五品,十四所千户十四人,五品。以上这些是锦衣卫的将领,锦衣卫下属,锦衣卫下设经历司和南北镇抚司,‘经历司’ 掌文移出入,‘南北镇抚司’ 负责侦缉刑事。其中北镇抚司专理皇帝钦定的案件,拥有自己的监狱,可以自行逮捕、刑讯、处决,不必经过一般司法机构。
    南镇抚司下设五个卫所,其统领官称为千户、百户、总旗、小旗,普通军士称为校尉、力士,在执行缉盗拿奸任务时,被称为‘缇骑’,缇骑的数量,最少时为1000,最多时多达60000之众。

    


    3楼2011-10-12 23:38
    回复
      2025-05-15 15:47:57
      广告
      锦衣卫的象牙腰牌(文物照片)



      4楼2011-10-12 23:39
      回复
        加入锦衣卫的人都要进行严格审查和考试,而且要必须保证是良民,无犯罪前科,并经过各类严格的训练,只有顺利通过这些考验的人才能成为一名锦衣卫,同时锦衣卫的官职也允许世袭。
        由于锦衣卫的权力很大,所以在执行任务时就无所顾忌,无恶不做,按明朝刑法规定,凡是抓人,必须人赃俱获,或者有确切的证据才能够去抓,但锦衣卫抓人多是扑风捉影,事实不清,有时仅仅是姓名差不多。锦衣卫抓人后,先不带回衙门,而是找一处空的庙宇,将人毒打一番,名曰“打桩”,被抓的人必须将自己的钱财贡献出来向他们行贿,但是被抓的人如果钱太少,就便即使花了钱也还是要被带回诏狱百般拷打,但由于锦衣卫是皇帝直接指挥的,地方司法机构根本不敢对他们说不,所以明知许多人被冤枉也不敢纠正。
        锦衣卫另一项著名的职能就是‘执掌廷杖’。
        廷杖制度始自明朝,是皇帝用来教训不听话的士大夫的一项酷刑。一旦哪位倒霉官员触怒了皇帝,被宣布加以廷杖,他就立刻被扒去官服,反绑双手押至午门,司礼监掌印太监和锦衣卫指挥使一左一右,受刑者裹在一个大布里,行刑者为锦衣卫校尉,他们都受过严格训练,技艺纯熟,能够准确根据司礼太监和锦衣卫指挥使的暗示地掌握受刑人的生死。
        即‘如果这时两人两脚象八字形张开,表示可留杖下人一条活命。反之,如果脚尖向内靠拢,则杖下人就只有死路一条了。杖完之后还要提起裹着受刑人布的四角,抬起后再重重摔下,此时布中人就算不死,也去了半条命……’
        


        5楼2011-10-12 23:39
        回复



          7楼2011-10-12 23:40
          回复


            


            8楼2011-10-12 23:41
            回复
              -------------END---------------


              9楼2011-10-12 23:42
              回复
                俺是悲剧,如此悲剧的悲剧。悲剧中的战斗机中的悲剧!


                IP属地:河南10楼2012-01-05 19:0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