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隔了几日,便到了四月二十九。这一天是定王的寿诞,他人虽然不在京城,但是依附于他的京官们都纷纷遣人或是亲自将贺寿的寿礼送往定王世子苏修明的小院,一时间,那小院来来往往,人声鼎沸。董飞峻不想跟定王一系的官员打什么照面,因此早早的出门,去了监察司。
调齐肖回京的奏折朝廷已经批下来了,并且已有差吏由京城出发,走了一段时日了。董飞峻特意吩咐这些人,到了离城,对齐肖要好生相待,不可辱他。毕竟,只是暂时的怀疑。
算算日子,如无意外,再有得十日,齐肖就可以抵京。董飞峻也希望他早日到达,好亲口问问是怎么回事。
点过卯,董飞峻坐在自己的案前翻阅卷宗。他身为监察司司鉴,也就是副主事,除了自己所主理的陈传葛案外,其他的案件以及一些低品级官员的升迁情况也都要交给他过目。由于他刚刚接任这个职位,一些情况还不大了解,因此,杜司正派给他审阅的卷宗并不多,只是意在让他尽快的熟悉流程,好融入这个体系。
翻了一会儿卷宗,看了看监察司各级大小主事们在卷宗上的批语,董飞峻忽然听到门口有人敲门。抬头一看,却是主理客来居命案的那个官员。
董飞峻抬手示意他进来。
那官员小心翼翼的跨进来,面有难色的道:“董大人,下官……下官有些事,不知道如何处置,特来请教大人。”
董飞峻道:“你说。”
“大人,那命案的死者,身份已经查明,是……”他说到此处,似乎有些停顿,董飞峻用眼神鼓励他继续说下去。“死者本是京郊的人,加入城防军以前,曾从永军退役。”
“永军?”董飞峻微谔,定王府的人?
“是。”那官员继续道:“死者死后,有人给过死者家里一笔钱。我们顺着这条线索查了一下,给钱的人,曾经与定王世子的仆从有过接触。”
董飞峻追问道:“你能肯定?”
官员道:“是,我们让死者家人辨认过那给钱的人,可以肯定是他。至于给钱的人与定王府的人接触,这个却是下官手下的亲信亲眼所见。不敢有瞒大人。”他说到此处,看了看董飞峻,问道:“大人,此事涉及定王府,下官也不知道该不该继续查下去,还请大人明示。”
董飞峻知道他是有些害怕。这倒也不能怪他,像他这样的小官吏,哪里敢挡在定王府的前面,说不定哪天被人弄死,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那这样,你把卷宗移交给我。你就不用管了。”
“是,是,下官遵命。”那官员的脸色就像松了一口大气:“下官马上去办。”
董飞峻看着来人的背影,眸色转深。怎么此事,却又跟苏修明扯上了关系。苏修明会派人去杀关母?那对他又有什么好处?
午间的时候,因为估摸着还有很多给定王送寿礼的人在,董飞峻便没有回自己的小院,而是回了丞相府。用饭的时候,因为今日正是定王的寿诞,话题自然不经意的便提起定王。
董飞峻一直知道董伦手底下自有一帮情况收集的人员,当然也就应该有相关的定王府的资料。他先时一直不关心这些事,但今日里不知道为什么,忽然想跟董伦提起来,说想看一看。
董伦虽然也觉得奇怪,但是这些情况又不是什么绝密,让儿子看一看也不妨事,于是带他来到书房,取出卷宗来给他看。
董飞峻翻开来看了几行,忽然于某一行字上顿了一下,觉得脑中灵光一闪。似乎有什么东西,是自己应该知道的,但是被忽略了。他忽然放下卷宗,站起身来就要出门。
“怎么了?”
“查点事情。”董飞峻匆匆的道。说完已经头也不回的离开了丞相府。
来到监察司,一路上也来不及回那些向他行礼的小吏,只是径自走进了自己的屋内,抽出架子上的卷宗来翻开,找到自己想看的那几个字。
果然……如此。
他就这样坐在案前,默默的把事情都在脑内回想了一遍。一事通,百事通。于是有些事情,似乎很容易就想通了。
但,事实的真想,真的如自己所想的一样么?
隔了几日,便到了四月二十九。这一天是定王的寿诞,他人虽然不在京城,但是依附于他的京官们都纷纷遣人或是亲自将贺寿的寿礼送往定王世子苏修明的小院,一时间,那小院来来往往,人声鼎沸。董飞峻不想跟定王一系的官员打什么照面,因此早早的出门,去了监察司。
调齐肖回京的奏折朝廷已经批下来了,并且已有差吏由京城出发,走了一段时日了。董飞峻特意吩咐这些人,到了离城,对齐肖要好生相待,不可辱他。毕竟,只是暂时的怀疑。
算算日子,如无意外,再有得十日,齐肖就可以抵京。董飞峻也希望他早日到达,好亲口问问是怎么回事。
点过卯,董飞峻坐在自己的案前翻阅卷宗。他身为监察司司鉴,也就是副主事,除了自己所主理的陈传葛案外,其他的案件以及一些低品级官员的升迁情况也都要交给他过目。由于他刚刚接任这个职位,一些情况还不大了解,因此,杜司正派给他审阅的卷宗并不多,只是意在让他尽快的熟悉流程,好融入这个体系。
翻了一会儿卷宗,看了看监察司各级大小主事们在卷宗上的批语,董飞峻忽然听到门口有人敲门。抬头一看,却是主理客来居命案的那个官员。
董飞峻抬手示意他进来。
那官员小心翼翼的跨进来,面有难色的道:“董大人,下官……下官有些事,不知道如何处置,特来请教大人。”
董飞峻道:“你说。”
“大人,那命案的死者,身份已经查明,是……”他说到此处,似乎有些停顿,董飞峻用眼神鼓励他继续说下去。“死者本是京郊的人,加入城防军以前,曾从永军退役。”
“永军?”董飞峻微谔,定王府的人?
“是。”那官员继续道:“死者死后,有人给过死者家里一笔钱。我们顺着这条线索查了一下,给钱的人,曾经与定王世子的仆从有过接触。”
董飞峻追问道:“你能肯定?”
官员道:“是,我们让死者家人辨认过那给钱的人,可以肯定是他。至于给钱的人与定王府的人接触,这个却是下官手下的亲信亲眼所见。不敢有瞒大人。”他说到此处,看了看董飞峻,问道:“大人,此事涉及定王府,下官也不知道该不该继续查下去,还请大人明示。”
董飞峻知道他是有些害怕。这倒也不能怪他,像他这样的小官吏,哪里敢挡在定王府的前面,说不定哪天被人弄死,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那这样,你把卷宗移交给我。你就不用管了。”
“是,是,下官遵命。”那官员的脸色就像松了一口大气:“下官马上去办。”
董飞峻看着来人的背影,眸色转深。怎么此事,却又跟苏修明扯上了关系。苏修明会派人去杀关母?那对他又有什么好处?
午间的时候,因为估摸着还有很多给定王送寿礼的人在,董飞峻便没有回自己的小院,而是回了丞相府。用饭的时候,因为今日正是定王的寿诞,话题自然不经意的便提起定王。
董飞峻一直知道董伦手底下自有一帮情况收集的人员,当然也就应该有相关的定王府的资料。他先时一直不关心这些事,但今日里不知道为什么,忽然想跟董伦提起来,说想看一看。
董伦虽然也觉得奇怪,但是这些情况又不是什么绝密,让儿子看一看也不妨事,于是带他来到书房,取出卷宗来给他看。
董飞峻翻开来看了几行,忽然于某一行字上顿了一下,觉得脑中灵光一闪。似乎有什么东西,是自己应该知道的,但是被忽略了。他忽然放下卷宗,站起身来就要出门。
“怎么了?”
“查点事情。”董飞峻匆匆的道。说完已经头也不回的离开了丞相府。
来到监察司,一路上也来不及回那些向他行礼的小吏,只是径自走进了自己的屋内,抽出架子上的卷宗来翻开,找到自己想看的那几个字。
果然……如此。
他就这样坐在案前,默默的把事情都在脑内回想了一遍。一事通,百事通。于是有些事情,似乎很容易就想通了。
但,事实的真想,真的如自己所想的一样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