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南助学访查后感
文章转自:http://www.ahelp.cn/bbs/dispbbs.asp?BoardID=16&ID=18423&replyID=&skin=1
作者:秋
去年年中至今,我先后参加过三次访查,每次心里都带着一些问题去实地了解,比如为什么农村小孩读书会这么难呢,为佬他们要生那么多小孩等等。通过自己的亲身访查找到了一些答案,当然这些答案与社会上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可能有些不同,但我觉得只有自己去看过、了解过、自己切身体会过,才能解开这一个个为什么,正如在城里的人怎么也想象不到为什么在农村一年几百元的学费许多家庭都交不起?为什么没钱交学费还要生那么多小孩?这些问题的存在不是你我一两句话能够说清楚,也不是短时间内能够解决的。每次访查都让我改变对一些事的看法…..
这次访查对我触动很大,在一些贫困学生身上我看到了人生的无奈,一种无可选择的生活道路,为了生活不得不放弃学习的机会。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通常是上有老(没社保的)下有小(通常是两个以上),单靠一亩几分的水田,再加上一些农副业,只要劳动力不缺失,衣食是可以解决的,但却不足以支付年仅几百元的学费。即使家里有人出去打工,也会由于学历低而无法在城市找一份工资高一点的工作,大多只够其在外打工的生活费用,能有钱寄回家的并不多。这是农村存在的普遍现状,因此大多数孩子能读到初中已经很不错了,如果读高中或上大学,那机会是微乎其微,而且还还得牺牲其他兄弟姐妹继续的读书机会来供一个。
在访查中我看到不少在生活困难的状况下仍坚持努力读书的学生,有些学生甚至两年都没钱交学费了。他们一方面希望能努力读书以求有出头之日(这几乎是走出农村唯一的途径)。另一方面,他们得面对家里那少得可怜的经济收入(经济来源单一)的现状。他们在彷徨与艰难中仍努力向上,难得!当我们问起是否愿意继续读书时,我们看到的或是渴望的眼神,或是急切的点头,或是黯然的伤神,或是两行热泪,真情之流露是如此的让人感动与心酸啊!他们是需要帮助的,也是很值得我们去帮助的!
我写不出一些激扬文字,仅此零散絮语。只希望能把心里的感受写出来与大家分享,更希望我们的共同努力能切实地帮助那些在逆境中仍努力学习,积极面对困难的学生。希望我们的资助能为他们开启一扇希望之窗!我加入乐助会时间不长,在这里让我感受到团结互助的力量。我们都有着共同的愿望: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帮助那些贫困学生,实现他们的上学之梦。我相信我们的行动会得到社会的共鸣,会越来越多人参与其中。
文章转自:http://www.ahelp.cn/bbs/dispbbs.asp?BoardID=16&ID=18423&replyID=&skin=1
作者:秋
去年年中至今,我先后参加过三次访查,每次心里都带着一些问题去实地了解,比如为什么农村小孩读书会这么难呢,为佬他们要生那么多小孩等等。通过自己的亲身访查找到了一些答案,当然这些答案与社会上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可能有些不同,但我觉得只有自己去看过、了解过、自己切身体会过,才能解开这一个个为什么,正如在城里的人怎么也想象不到为什么在农村一年几百元的学费许多家庭都交不起?为什么没钱交学费还要生那么多小孩?这些问题的存在不是你我一两句话能够说清楚,也不是短时间内能够解决的。每次访查都让我改变对一些事的看法…..
这次访查对我触动很大,在一些贫困学生身上我看到了人生的无奈,一种无可选择的生活道路,为了生活不得不放弃学习的机会。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通常是上有老(没社保的)下有小(通常是两个以上),单靠一亩几分的水田,再加上一些农副业,只要劳动力不缺失,衣食是可以解决的,但却不足以支付年仅几百元的学费。即使家里有人出去打工,也会由于学历低而无法在城市找一份工资高一点的工作,大多只够其在外打工的生活费用,能有钱寄回家的并不多。这是农村存在的普遍现状,因此大多数孩子能读到初中已经很不错了,如果读高中或上大学,那机会是微乎其微,而且还还得牺牲其他兄弟姐妹继续的读书机会来供一个。
在访查中我看到不少在生活困难的状况下仍坚持努力读书的学生,有些学生甚至两年都没钱交学费了。他们一方面希望能努力读书以求有出头之日(这几乎是走出农村唯一的途径)。另一方面,他们得面对家里那少得可怜的经济收入(经济来源单一)的现状。他们在彷徨与艰难中仍努力向上,难得!当我们问起是否愿意继续读书时,我们看到的或是渴望的眼神,或是急切的点头,或是黯然的伤神,或是两行热泪,真情之流露是如此的让人感动与心酸啊!他们是需要帮助的,也是很值得我们去帮助的!
我写不出一些激扬文字,仅此零散絮语。只希望能把心里的感受写出来与大家分享,更希望我们的共同努力能切实地帮助那些在逆境中仍努力学习,积极面对困难的学生。希望我们的资助能为他们开启一扇希望之窗!我加入乐助会时间不长,在这里让我感受到团结互助的力量。我们都有着共同的愿望: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帮助那些贫困学生,实现他们的上学之梦。我相信我们的行动会得到社会的共鸣,会越来越多人参与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