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太行侧吧 关注:3,129贴子:95,586
  • 11回复贴,共1

美式坦克如何以少打多来克制苏式坦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以色列和叙利亚的在戈兰高地坦克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最大的坦克战,双方代表各自不同的坦克阵营,一个是代表了美式坦克,一个代表苏式坦克


1楼2011-10-05 19:50回复
    美式坦克的特点是,防御坦克集群进攻,从m48/m60 到m1系列都是这样。


    2楼2011-10-05 19:51
    回复
      奶奶的,很多字发不出来,只能一点一点发


      3楼2011-10-05 19:51
      回复
        也就是说,在坦克集群大规模进攻的时候,


        4楼2011-10-05 19:53
        回复
          快速到达阵地之后就靠已经构筑的阵地掩护,


          5楼2011-10-05 19:53
          回复
            到达斜面阵地后,高大的车体已经被掩体遮挡,露出来的只是炮塔而已,美式坦克先进的火控高大的迎角配合反斜面阵地,往往就能以一敌几。以对消苏式坦克数量上的绝对优势。在装甲不发达的年代,美式坦克的代表m60,最大的弱点就是露出来的炮塔不堪一击。而m1系列改进了这个缺点,而极强了炮塔的防护力,却不注重车体的防护力的缘故,


            7楼2011-10-05 19:55
            回复

              戈兰高地坦克战发生于1973年10月,在中东战场上进行了一场规模空前的现代坦克大战,这是一场主战坦克中间进行的现代坦克战。
                1967年6月5日早晨7时45分,以色列出动几乎全部空军,对叙利亚、埃及和伊拉克机场进行了闪电式的侵略袭击。空袭半小时后,以色列地面部队也发动了进攻,阿拉伯国家进行抵抗。至十日战争结束,阿拉伯国家失败。这就是第三次中东战争,也称“六五战争”、“六日战争”或“六天战争”。
                在“六五战争”中叙利亚、埃及与以色列军队在戈兰高地共投入2000辆坦克进行交战,在每千米战线上布置有坦克30辆之多,其中大多数是主战坦克。
                戈兰高地的坦克战共进行了18天,双方的主战坦克进行了厮杀,双方共损失一千多辆,这场坦克大战实际上是主战坦克的大会战。
              位于叙以边界、总面积为1176平方公里的戈兰高地形似一座巨大的平台,居高临下,将整个以色列东部平原尽收眼底,也俯瞰着以色列最重要的水源——— 太巴列湖,对以色列有着生死攸关的战略意义。为控制戈兰高地,叙以两国曾多次进行过激烈的争夺战。二战以后世界上最大的坦克战就发生在这里。在那场战争中,帮助以色列成功化解叙利亚方面压倒性装甲优势而取得胜利的竟是“土得掉渣”的一道反坦克壕。
              1973年10月6日,阿拉伯国家埃及和叙利亚分别从西、北两面同时对以色列突然发起进攻,拉开了第4次中东战争的序幕。在北线,装备着800辆苏制T-62新式坦克的3个叙利亚装甲旅引导着3个叙利亚步兵师,直奔戈兰高地掩杀过来。这种 T-62坦克装备着当时世界上口径最大的坦克炮和最新型的红外观测仪,装甲防护也是当时世界上一流的。面对滚滚而来的铁甲洪流,防守戈兰高地的以色列军队仅拥有60辆美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用过的“谢尔曼”型坦克。强弱之势有如霄壤,看来以军难逃一劫。不料,开着最大油门前进的叙军坦克车队竟被挡在了戈兰高地的一条壕沟之前,一筹莫展。
              原来,防守戈兰高地的以军虽然人数少、装备差,却在战术打法上大有讲究。那条反坦克壕,口宽6米、底宽4米、深达9米,看似简单,实藏玄机:形似古老,内有奥妙,且颇多创新之道。按一般构筑反坦克壕的方法,挖掘出的土应堆在两侧。但以军却一反常规,将积土全部堆在己方一侧,并垒成了一道两米多高的松软土堤。这一细微而巧妙的变化就让叙军伤透了脑筋:用推土机填平它吧,由于积土全部堆在以军一侧,而且戈兰高地是结实的火山熔岩地,推土机铲不动硬地,无土可填。无奈中叙军只得将坦克填入壕中,可填入壕中的坦克仅有2米多高,壕深却有9米,白白折损了不少坦克,依旧只能“望壕兴叹”。叙军只好拿出最后一招,用坦克架桥车架设车辙桥,可是又因为壕的另一端高出了两米多,架起的桥一头高一头低,且高的一端搭在松软土堤上,使得过桥坦克左摇右晃,动不动就翻入壕中。侥幸过来的坦克命运更加悲惨,因为跨越土堤时车体上昂,把装甲薄弱的底部暴露在外;当越过土堤下来时,又把脆弱的顶部显露无遗,“抬头露肚、低头露背”,给了以军两次绝佳的瞄准射击良机,成了反坦克炮的“活靶子”。经过4天的战斗,叙军不仅未进半步,反而在反坦克壕沟两侧,丢下了250 辆坦克和260辆装甲车。这一带因此以“泪谷”而名闻中东。以军就这样巧用一道反坦克壕,成功地迟滞了叙军的攻势,为援军到来赢得了时间。当以军转入反攻时,推土机轻而易举地将积土推入壕中搭成“土桥”,保障部队迅速通过发动进攻。战后,这道反坦克壕成了名噪一时的“戈兰壕”。
              这一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成功战例告诉我们,无论何时何地,人都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只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进行思维,运用高超的谋略,就能找到以劣胜优、以“土”克“洋”的制胜之道。


              9楼2011-10-05 20:02
              回复
                求粉


                10楼2011-10-05 20:03
                回复
                  戈兰高地防御作战充分说明:战争胜负的关键要素是人、是人心,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东人民群众支持以色列,所以以色列能始终打胜仗,而发动战争企图实行种族灭绝的阿拉伯侵略者是不得人心的,失败是其必然的下场


                  11楼2011-10-05 20:04
                  回复
                    楼主sb鉴定完毕……


                    IP属地:山东来自手机贴吧13楼2011-10-18 09:35
                    回复
                      前不懂,看贴总是不回 ,一直没提升等级和增加经验,现在我明白了,反正回贴可以升级 ,也可以赚经验,而升级又需要经验 ,我就把这句话复制下来
                      ,遇贴就灌水,捞经验就闪


                      IP属地:上海14楼2011-10-18 14:0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