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雯音乐吧 关注:94贴子:362
  • 1回复贴,共1

别让音乐跑了调——|赵易山教授谈儿童音乐基础教育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别让音乐跑了调
  某学生在国内考过钢琴八级,但到国外留学,上音乐课时却发现自己几乎成了“乐盲”。对此,在央视青歌赛上出任评委、现为中央音乐学院视唱练耳教研室主任的赵易山十分感慨,他说:“这种情况非常普遍,有些孩子一年就只弹几首考级曲目,音乐素质不能得到全面的培养,其结果只能是自欺欺人。”至于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一是家长不重视学习音乐的基本规律,而采取急功近利的态度;二是评价体系单一,“考级”几乎成为评判学习音乐的“惟一标准”,出现了认识误区。
  专家建议:中国音协已经在组织专家论证,将音乐基础知识的考核纳入到考级体系中,使现有的体系更加完善。特别需要提醒的是,家长应该消除急功近利的心态,在培养孩子学习乐器演奏的同时,更加重视基本功的训练,从而达到真正提高孩子音乐素质的目的。
  误区二:忽略打造基础知识
  调查显示,一大部分琴童在学习2到3年之后就放弃了学琴。赵易山认为:“除了教学方法的问题,基础知识薄弱也是导致坚持不下去的重要原因。演奏中遇到困难无法突破,日积月累就会放弃。”放弃的结果使家长的投资失败,更可惜的使孩子失去了培养音乐素质的良机。研究表明,4到9岁是对孩子进行音乐教育的最佳时期,这一时期的音乐学习会影响孩子的一生。为此,作为青歌赛的评委和音乐教育者,赵易山深有感触:“‘视唱练耳’是基础中的基础,在学习音乐中非常重要。”而中国音协数字化音乐教育学会秘书长韩新安先生,则把学习音乐比喻成盖房子,而“视唱练耳”就像打地基。他说:“如果地基打得牢一点,你一定能走得更好、更远。”
  专家建议:家长要重视孩子音乐基础知识的掌握,除了要接受专业的培训外,赵易山建议:“平时多让孩子听各类风格的音乐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此外,家长还可借助一些多媒体手段与孩子共同学习。 希望让孩子在快乐的游戏中学习音乐,寓教于乐。
  误区三:音乐教育内容缺失
  随着音乐培训需求的快速增长,而相应的师资力量难以配套,在培训过程中一些不容易体现成效的基础训练往往被忽略了。
  专家建议:首先是家长要在观念上予以重视,遵循音乐学习的规律,加强对孩子的音乐基础教育;其次是教育机构积极开展音乐基础培训的工作。



1楼2011-10-04 22:58回复
    你发这个东西是在打自己脸吗?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7-02-18 12:5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