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遗韵吧 关注:8,582贴子:40,056
  • 5回复贴,共1

吴闲云品水浒,转帖共赏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百度吧


1楼2011-09-30 00:01回复
    有一个数学故事:“强盗分金”,想必大多数人看过,说的是几个强盗抢到一袋子金币后,究竟怎样分,才能使自己的利润最大化。
    恰好,小说《水浒传》中也有一个“强盗分金”的故事。
    话说晁盖做了梁山泊之主后,就对大家说,我们这几个人的性命呀,都是宋江救的,那家伙胆子够大,敢给我们通风报信,我们都是讲义气的人,是不是应该表示一下呢?(其实另有目的,下回再说。)
    于是,就叫刘唐背了一袋子金子,到县里来答谢宋江。
    宋江见了这一袋金子,不为所动。
    刘唐劝他收下,宋江坚决不收,最后,他说只取其一条就行了。又叫刘唐把金子都背回去了。
    这个动作,给我们每一个读者、观众都留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因此,宋江获得了美名。讲义气,不贪财。
    但是,按“强盗分金”中利润最大化的逻辑来看,宋江应该把这一袋子(一百两)金子全部都收下才是利润最大化的,可他为什么偏偏要利润最小化,只取其中一条呢?
    果真是宋江不贪财吗?看到这一大袋金子不动心吗?
    我们还是来看看宋江的姘妇是怎么说的:“公人见钱,如蝇子见血。他使人送金子与你,你岂有推了转去的。这话却似放屁!……”
    可见,送上门的钱不要,没几人相信。
    而事实上,宋江的确真的又叫刘唐都背回去了。
    所以,最后大家一致得出结论:宋江真的是一个不贪财的人,是一个讲义气的人,是一个高尚的人。
    那么,宋江究竟为什么不收这一袋金子呢?我们还是从小说原文中寻找答案,比较客观公正。
    当时,刘唐打开包裹,取出书信,递给宋江。看罢,宋江把那封书——就取了一条金子,和这书包了,插在招文袋内。
    刘唐吃了酒,又要去拿金子。
    宋江慌忙拦住道:“贤弟,你听我说。”
    宋江道:“你们七个弟兄,初到山寨,正要金银使用。宋江家中颇有些过活。且放在你山寨里,等宋江缺少盘缠时,却教兄弟宋清来取。今日非是宋江见外,于内受了一条。朱仝那人也有些家私,不用与他。我自与他说知人情便了。雷横这人,又不知我报与保正。况兼这人贪赌,倘或将些出去赌时,他便惹出事来,不当稳便。金子切不可与他。贤弟,我不敢留你,相请去家中住。倘或有人认得时,不是耍处。今夜月色必然明朗,你便可回山寨去,莫在此置阁。宋江再三申意众头领,不能前来庆贺,切乞恕罪。”
    宋江一口气说了这么长一大段。
    从头到尾自始至终,他并没有说过一句“不要”的话。谁说他不想要这一大包金子了?
    他说的意思,共有如下五个方面的内容,我们按顺序列出来:
    1. 你们七个弟兄,初到山寨,正要金银使用。
    首先,把弟兄们的利益摆在前面,对弟兄们很关心。说明宋江“义”字当头,能够体谅弟兄们的难处。
    2. 且放在你山寨里,等宋江缺少盘缠时,教兄弟宋清来取。
    就是说,这一大包金子,一百两金子,他都收了,只是暂放在山寨里。怎么说他不要了?到以后要用钱的时候,就叫宋清来取款。(将钱收了,再转手把资金投资于梁山周转,既得实利,又得美名。)
    3. 朱仝有钱,不用给他。
    4. 雷横好赌,不能给他。
    5. 若有人认得你,可不是闹着玩的!你今夜就走,莫在此置阁。
    宋江为什么要说这么多?提朱仝、雷横做什么?我们还得继续往前寻找答案,看刘唐究竟是怎么说的。
    刘唐来的时候,背着一个大包裹,走得汗流如雨。
    他对宋江说,晁盖做了头领,想兄长大恩,无可报答。“特使刘唐赍书一封,并黄金一百两……”
    可以看出,刘唐带来的,共是两样东西:书信一封,金子一百两。
    带来干什么的呢?
    来感谢恩人的。
    “特使刘唐赍书一封,并黄金一百两,相谢押司并朱、雷二都头。”
    哦,原来,这一百两金子,不是给宋押司一个人的。而是给宋押司、朱都头、雷都头三个人分的。(放晁盖走,是这三个人。)金子交给宋江后,再由宋江转交朱、雷二人。
    这样,宋江只划33.33两。
    宋江嫌少。如果当时接了,还得分给另两个人。
    所以就先不接,“且放在你山寨里”,要用就去取。这样就可以独占那百两金子。
    紧接着再说,朱仝那人,他有钱,就不用给他了。(这是什么混帐道理啊?!)雷横这人,也不能给他!
    说了半天,都是叫不分钱给他们。
    现在,看明白了吧。
    最后,还担心刘唐再去找他们俩送金子,所以就恐吓刘唐,小心你小子被人认出来了!今夜,你必须回去!再不能呆在这里耽搁了!
    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宋江不是不要金子,而是想要得到全部的金子!(并且还落一个“义”的好名声。)而朱、雷二都头,一分钱也没得到。
    这就刚好和“强盗分金”里利润最大化的逻辑是一致的:我得全部,你们不得


    2楼2011-09-30 00:02
    回复
      杀二奶血案是如何酿成的
      晁盖送来的那封信——害人的信,无意中落到了阎婆惜的手中,果然坏了大事。
      阎婆惜收了金子和信件,乐坏了:天教我和张三买东西吃,我正要和张三做夫妻,单单只多了你这个黑宋三。今日也撞在我手里!原来你和梁山强贼通同往来。
      宋江急匆匆赶回来,遭到阎婆惜的勒索。
      阎婆惜说:第一,你要写保证书,任我改嫁张三。第二,你原先在我身上花的钱,不许你再要!第三,晁盖送的一百两金子,快把来与我,我便饶你这天字第一号官司!你若怕是贼赃,快溶过了与我。
      这娘们宰的够深!宋江就为难了,因为那一百两金子的确拿不出。
      阎婆惜冷笑道,那咱就到衙门里说,你也说不曾有这金子。
      宋江就发起怒来,哪里按纳得住!睁着眼道:“你还也不还?”那婆娘就是不还,若要还时,在郓城县还你。
      宋江便扯开那婆惜盖的被,伸手来夺。原文写道:“一不做,二不休,两手便来夺。那婆娘哪里肯放。宋江在床边舍命的夺,婆惜死也不放。”
      你看,两个手,夺不赢一个娘们。宋江原来没力气,更不谈武功。
      慌乱中,拽出那把压衣刀子。宋江便抢在手里。那婆娘叫:“黑三郎杀人也!”
      只这一声,提起宋江这个念头来。那一肚皮气正没出处,婆惜却叫第二声时,宋江按住那婆娘,右手去那婆惜嗓子上只一勒,鲜血飞出。宋江怕她不死,再复一刀,那颗头伶伶仃仃落在枕头上。
      郓城县宋科长怒杀二奶案发生了!
      接着,宋江马上将书信烧掉,毁灭证据。然后,走出楼来。看到这里,不禁奇怪,尸体怎么办?难道不需要掩饰处理么?不怕发现?
      还有更离谱的。
      宋江下楼,那妈妈上楼,两个撞着。
      婆子问:你两口儿在闹什么?
      宋江竟没有半点害怕的样子,也没有连哄带骗的把老妈妈支开,而是直截了当地说:“你女儿忒无礼,被我杀了。”
      就像他亲妈似的,爽快地承认了罪行。
      婆子不信,笑道:瞎说什么,休要取笑。
      宋江道:“你不信时,去房里看。我真个杀了。”
      **!宋江杀了人,居然完全没当回事!老子真的把她杀了,不骗你的!不信,你去看呀。宋江咋就这么牛叉呢?!
      那婆子道:“我不信。”推开房门看时,叫声:“苦也!”
      宋江道:“我是烈汉,一世也不走。随你要怎地。”
      关于这一段比较离谱的描写,就有人说了,这宋江是不是弱智啊,既然已经杀了人,又被她老妈撞见,那何不干脆也一刀做了!杀人灭口,伪造现场,脱身干净?还让她去告官?
      又说有人说了,这正是宋江的坦荡之处。他尊重司法,敢作敢当,是个好汉,杀了人也不畏罪潜逃。
      呵呵。怎么说呢。分析一个问题,不能片面的看,我们应该联系上下文,整体的看。笔者愚见如下:
      宋江在杀二奶之前,怕的要死!一听说要见官,就要杀人。杀了二奶之后,反而气定神闲,他不怕了!前后表情孑然相反!为何?其转折点就在:烧毁信件!
      宋江杀二奶,是因为恐惧!恐惧那封信,才杀人灭口。当信烧毁后,恐惧消失。宋江所以不杀那老妈,是因为不恐惧,当然就不必再杀人灭口了。
      也就是说,在宋江看来:他怕的是“通匪罪”,却并不怕“杀人罪”!
      通匪罪是什么?“天字第一号官司”!这一定会要了宋江的小命!
      而杀人罪,宋江则不怕。既非他弱智,也不是坦荡。而是宋江这个小吏,太太太熟知官场潜规则了!
      后文有交代,抓捕他的**队长雷横,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你听我说,宋押司他犯罪过,也未便该死罪。
      明白了吧,这句话道出真谛。杀个人,宋江不会死,用不着抵命。
      1. 以宋江的关系,最多判个“误杀”。是因为二奶与张三通奸,两人怄气揪斗起来,一时失手,误杀了。你看,不用抵命了吧。
      2. 阎婆子一家只剩她一个了,又是老远的外来人口,举目无亲,根本就没有人帮她。县令又怎么会帮她呢?这还不好摆平啊。
      3. 命,是有价的。“这个二奶的命价 = 她妈后半生的丰衣足食”。宋江当然出得起这个价。
      4. 就算去坐牢,一遇到皇恩浩荡,天下大赦,宋江就又回来了。
      怎么算都行,反正不会死罪。
      甚至,死者阎婆惜的尸体,怎样处理,宋江早就想好了:这个容易。到外面陈三郎家买一具棺材来,仵作入殓时,我自分付他。几十两银子,打发的干干净净。
      正因为这样,宋江杀掉这个“命贱”的二奶,才不会紧张,也不会害怕。反而还会趾高气扬牛X哄哄地说,我把你女儿杀了,我真个杀了!我杀了人也不跑,我随你要怎地!
      大有其奈我何的姿态!
      因此,我们可以把二奶阎婆惜的死因归结为两点:
      1. 死于她的贪婪。宰大款,宰得太过分了。遭来杀身之祸!
      2. 死于她的无知。她不知道大款都精于潜规则!只需支付较低成本,就可取她一条人命!
      当二奶也不容易。警钟啊,千万别学阎婆惜


      3楼2011-09-30 00:05
      回复
        哇哈哈哈哈


        4楼2011-09-30 00:17
        回复
          送金子的阴谋
          刘唐背着一大包金子,像个蜗牛一样,来到县衙门前探头探脑,打听宋江。说是代表梁山前来送金子以致谢。
          这一段,粗看似乎合理,然细读则疑点重重。
          首先,刘唐并不认识宋江。按说不应该派他来。
          虽然他曾经和宋江有过一面之缘,但大家谁也没怎么看清楚。(当时宋江报信,匆匆给大家拱了拱手,转身就走了。)即使当面站一起,刘唐还是不认得。
          既然这样,为什么还要派他来呢?怎不派个熟点的人来呢?
          其次,我们再看刘唐:他号称“赤发鬼”,不是个一般的人,一身黑肉,紫黑阔脸,鬓边一搭朱砂记,上面生一片黑黄毛。豪无疑问,他的相貌,是所有强盗们中最有显著特征的一个了。
          就因为他这副尊容,一看就不是个好鸟,所以案发前,他没干坏事,也曾被巡逻队抓住过。为什么抓他?只因他看起来就像个坏人。
          好奇怪哟,为什么不派别人来?偏偏要派他这个最有显著特征、最容易被人识别的家伙来呢?
          其三:刘唐背着一大包沉甸甸的金子,在县衙探头探脑,是非常容易被逮住的。因为这县里好多人都认得他!至少就有二十几个人,在晁盖庄上捆过他!吊过他!还又为十两银子大干过一架!
          因此,在众多的弟兄中,衙门里并不认识别人,却恰恰就只认得这个“赤发鬼” 刘唐!——派谁来都可以,就是不该派他来!这该有多危险啊!
          营救白胜,还知道要安排陌生人去。说明晁盖、吴用并非脑残。可给宋江送金子,却偏要安排在衙门里早已挂了号的刘唐去冒险。这一点,太不应该了呀。
          背后定有蹊跷。所以最合理的解释就是:故意而为之!
          故意要坑害刘唐!
          要坑死这***刘唐!
          因为晁盖他后悔了。
          本来过的好好的,家里也有钱、有庄园,还是个村干部。就因为听信刘唐一句话,去抢什么生辰纲,晁盖干下了一件最为后悔的事!
          抢了几担石头,没几个钱。不得已上梁山,为了拉拢人心,竟把“自家庄上过活的金银财帛”都拿出来大家分了。搞得他“正没金帛使用”。(第二十回)
          都是这刘唐害的。晁盖暗忖道,把老子害惨了,叫你也不好过!叫你们大家都别想有好日子过!就算是死,也要多拉几个垫背的。
          于是,刘唐被置于最大危险处,安排他送金子。另带一封书信。
          书信:意味着我掌握你们“通匪”的把柄。
          这封书信也是专门用来害人的!否则,何必写那么多的总结报告机密事宜?若是出于礼貌,简纸一函,也就够了。
          这一布局,可能会坑害到一大阵人:
          1. 刘唐背着一大袋金子,本身就不正常,背到县衙门来,就是叫他“自投罗网”!因为要找宋、朱、雷三人中的任一人,都必须要到衙门里来!这样,刘唐极可能被捉住。或会供出宋、朱、雷三人。
          2. 若刘唐没被捉住,则书信会坑害到宋江;或是100两金子让宋、朱、雷三人分账不均狗咬狗。
          3. 朱仝暗放晁盖,宋江本不知道。现在故意让他知道了,就可以多拖一个人下水。
          4. 雷横从没表明过立场,晁盖用不着谢他。却也分金子给他,就又可以多拖一个人下水。若出了事,雷横真的是有口莫辩!
          5. 宋江报信,朱、雷并不知道。朱仝私放晁盖,宋、雷也不知道。而雷横其实什么也没做。三人本不是一伙的,现在,就是要搞的让大家都知道才好,栓在一根绳上的蚂蚱。
          6. 只要能坑害到其中的任意一个人,就可能会牵连到相关的一大阵人!从而可以有效地转移官府的视线,减轻梁山的压力。就算是死,也多几个陪葬的。
          所以,派刘唐送金子,表面看来,当老大的晁盖,是在讲义气、够朋友。而实际上,则是想利用金子、书信来害人。
          最先发现这个逻辑问题的是金圣叹,他觉得晁盖没道理让宋江知道朱、雷二人“通匪”啊,何况雷横也没做什么。更不应该让宋江向朱、雷二人转交赃款,这不是逼他自己暴露自己吗?
          解释不清,问题很严重,为了维护晁盖的义气形象,金圣叹只好将原**了删改。就是在他删改后的版本里面,依然没法完全掩盖、美化,都无济于事,不能自圆其说。因为真相只有一个。他拿金子、书信,如此“大弄”,与相谢的差距实在太过。
          后来,宋江就因为那封信坏了事,杀人逃走。也就是N种偶然中的一种必然了


          5楼2011-09-30 01:09
          回复
            这心理。。。。是不是阴暗了点呀


            IP属地:湖北6楼2011-09-30 10:1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