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
湘玉姐下葬那一日,是个风和日丽的好天气,那感觉说不出地怪异。我直以为连老天都该痛哭一场才是,至少也须零零星星落些雨滴。没有。温和的太阳,蓝天白云,绿草如茵,山坡上开着红的紫的黄的各色各样的野花,微风轻抚在人的脸庞上,教人抑制不住心中生出几分淡淡的喜悦。我很为自己这般心思有负罪感,但看看身边的人,一踏上翠微山,神色也都变得平和舒畅,偶尔交换几句简短言语,语气声调里再无这些日子来的凄惨悲切,便知有这种感受的并不只我一人,心下宽慰。就连师兄,虽然还是懵懵木木的,眼中也似看得见些光芒,脸上略有了些血色生气。只是我还不能确定,他是神智恢复如常的好,还是继续这样懵懵木木的好。或者他就一直胡涂下去,也未尝不是福气。
想起那天,真是我平生未见的混乱场面,今日回忆,真亏得还有一个陆师兄在场,是个难得的清醒人,里里外外照应一切。否则我们这些人只顾悲哭,万事不辨,真不晓得会闹成什么样子。师兄砸开棺木那一幕,直吓得我一颗心都要跳出胸膛来。要不是眼前这棺木上裂纹历历在目,我真要以为那全是自己恶梦中的画面。
好在,一切都过去了。我此刻偷眼看他,此处已经是马匹车辆不能通行,大家都下来走路,他拄杖傍在湘玉姐的棺木边,虽然摇摇晃晃,一步一步却也还稳妥,又有个小芋头寸步不离,上坡路他就随在师兄身后,下坡路他就领在师兄身前,我看在眼里,不禁惊诧他一个男孩子如何心思这般细密周全,有他这样护着,料想师兄也不至于跌跤。他安安静静慢慢走,只不住拿手掌轻抚身侧棺盖上的裂痕。我担心他会不会忽地魔怔起来,挥掌又要拍棺,时时拿眼瞟他,见一路行来却也安然无事。
但他这样静默无语,有时竟会比那天的骇人场景还叫人不安。这么些天来他从未张口说过一句话,我们对他说话,也不晓得他是否听了进去。一个人愣愣呆呆,递个茶碗,他就喝水,也不知渴是不渴;给件衣裳,他就披上,也不知是冷是热。清晨拉他起床他就起来,晚上扶他睡觉他就躺下,熬了药端给他,他也不试一试汤水烫不烫,接过去径直灌下。我时常怀疑他心智是否足够清楚,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却又不敢问。不只我不敢,其它人也都好似怕他,能躲就躲,能绕就绕,谁也不去打听他脑子里究竟在想什么。他却也不多事,无论牵他在哪里坐了,他一坐便坐定,动也不动,直到有人过来牵他去另一个地方。却又不能认定他痴了呆了,尤其此刻看他双目中有些微亮光,分明就是个好人。或者他只是心灰意冷,不想理睬任何人?换作是我,又哪里有心情跟人搭腔!
然而这样下去终究不是办法。还是要待他开口跟我们说句话,我才能安心。
师兄之外,另还有一个人教我放心不下,就是南宫。那天谁也不能想得到,除去师兄急痛攻心昏死过去之外,哭得最惨烈的竟然是他。连我自己,只怕多半也是因为被他那嚎啕震得心惊,才收了泪水。虽说他这几个月来已悄无痕迹融入同福的生活,与大家仿佛同气连枝,一心一体,我总还不免另眼看他,觉得他只算个“新人”,跟我们这些“老人”不一样。竟能为湘玉姐哀恸至此,确乎奇异。转念再想,他和湘玉姐原为故交,那交情竟是我们这些人都不及,只是湘玉姐自己记不得,我们也很少当真罢了。
回想当年小郭初来乍到,再后来是我冒失闯入,到如今的南宫,也都曾是“新人”,也都变成了“老人”。同福就有这样的魔力,无论先来后到,能把所有的人都容下,变成一家。陆师兄说南宫在衡山已经死去活来一回,到同福又经历这样一场,险险又死一次。我跟他交往虽浅,经过这次也知他是个情深义重的人,心中敬佩。他原本就身形瘦长,折腾这两番,整个人变得好似一根赤条条的木棒,我跟小郭搀着他走这山路,只觉得那一身的骨头硌得我手心都痛。如此形销骨立,神情萧索,看了教人无法不心软怜惜。
但师兄也罢,南宫也罢,总算都还好好的活着。我看着他们心里就想,或许,再过些时候,等师兄的伤完全养好了,南宫的病也完全养好了,同福的日子,能不能继续过下去呢?湘玉姐没了,再也回不来。但我们剩下的人,或者也能把这日子继续过下去的吧。
我想起她临行前拍着小郭的头说的那句话:“我若不在,你们难倒不过日子了?总要一样过下去的。”后来我问过陆师兄,知道她当日固执要去衡山,是情知时日无多,只不过拼了最后几口气送小贝回家,亲自交托在陆师兄手上。难怪当时我听她这话,只觉凶兆阴影驱之不去,果然是这个道理。那句话竟是她给我们的遗言,一念及此,我的心又一下一下绞着痛,赶忙丢开,不敢再想。
湘玉姐下葬那一日,是个风和日丽的好天气,那感觉说不出地怪异。我直以为连老天都该痛哭一场才是,至少也须零零星星落些雨滴。没有。温和的太阳,蓝天白云,绿草如茵,山坡上开着红的紫的黄的各色各样的野花,微风轻抚在人的脸庞上,教人抑制不住心中生出几分淡淡的喜悦。我很为自己这般心思有负罪感,但看看身边的人,一踏上翠微山,神色也都变得平和舒畅,偶尔交换几句简短言语,语气声调里再无这些日子来的凄惨悲切,便知有这种感受的并不只我一人,心下宽慰。就连师兄,虽然还是懵懵木木的,眼中也似看得见些光芒,脸上略有了些血色生气。只是我还不能确定,他是神智恢复如常的好,还是继续这样懵懵木木的好。或者他就一直胡涂下去,也未尝不是福气。
想起那天,真是我平生未见的混乱场面,今日回忆,真亏得还有一个陆师兄在场,是个难得的清醒人,里里外外照应一切。否则我们这些人只顾悲哭,万事不辨,真不晓得会闹成什么样子。师兄砸开棺木那一幕,直吓得我一颗心都要跳出胸膛来。要不是眼前这棺木上裂纹历历在目,我真要以为那全是自己恶梦中的画面。
好在,一切都过去了。我此刻偷眼看他,此处已经是马匹车辆不能通行,大家都下来走路,他拄杖傍在湘玉姐的棺木边,虽然摇摇晃晃,一步一步却也还稳妥,又有个小芋头寸步不离,上坡路他就随在师兄身后,下坡路他就领在师兄身前,我看在眼里,不禁惊诧他一个男孩子如何心思这般细密周全,有他这样护着,料想师兄也不至于跌跤。他安安静静慢慢走,只不住拿手掌轻抚身侧棺盖上的裂痕。我担心他会不会忽地魔怔起来,挥掌又要拍棺,时时拿眼瞟他,见一路行来却也安然无事。
但他这样静默无语,有时竟会比那天的骇人场景还叫人不安。这么些天来他从未张口说过一句话,我们对他说话,也不晓得他是否听了进去。一个人愣愣呆呆,递个茶碗,他就喝水,也不知渴是不渴;给件衣裳,他就披上,也不知是冷是热。清晨拉他起床他就起来,晚上扶他睡觉他就躺下,熬了药端给他,他也不试一试汤水烫不烫,接过去径直灌下。我时常怀疑他心智是否足够清楚,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却又不敢问。不只我不敢,其它人也都好似怕他,能躲就躲,能绕就绕,谁也不去打听他脑子里究竟在想什么。他却也不多事,无论牵他在哪里坐了,他一坐便坐定,动也不动,直到有人过来牵他去另一个地方。却又不能认定他痴了呆了,尤其此刻看他双目中有些微亮光,分明就是个好人。或者他只是心灰意冷,不想理睬任何人?换作是我,又哪里有心情跟人搭腔!
然而这样下去终究不是办法。还是要待他开口跟我们说句话,我才能安心。
师兄之外,另还有一个人教我放心不下,就是南宫。那天谁也不能想得到,除去师兄急痛攻心昏死过去之外,哭得最惨烈的竟然是他。连我自己,只怕多半也是因为被他那嚎啕震得心惊,才收了泪水。虽说他这几个月来已悄无痕迹融入同福的生活,与大家仿佛同气连枝,一心一体,我总还不免另眼看他,觉得他只算个“新人”,跟我们这些“老人”不一样。竟能为湘玉姐哀恸至此,确乎奇异。转念再想,他和湘玉姐原为故交,那交情竟是我们这些人都不及,只是湘玉姐自己记不得,我们也很少当真罢了。
回想当年小郭初来乍到,再后来是我冒失闯入,到如今的南宫,也都曾是“新人”,也都变成了“老人”。同福就有这样的魔力,无论先来后到,能把所有的人都容下,变成一家。陆师兄说南宫在衡山已经死去活来一回,到同福又经历这样一场,险险又死一次。我跟他交往虽浅,经过这次也知他是个情深义重的人,心中敬佩。他原本就身形瘦长,折腾这两番,整个人变得好似一根赤条条的木棒,我跟小郭搀着他走这山路,只觉得那一身的骨头硌得我手心都痛。如此形销骨立,神情萧索,看了教人无法不心软怜惜。
但师兄也罢,南宫也罢,总算都还好好的活着。我看着他们心里就想,或许,再过些时候,等师兄的伤完全养好了,南宫的病也完全养好了,同福的日子,能不能继续过下去呢?湘玉姐没了,再也回不来。但我们剩下的人,或者也能把这日子继续过下去的吧。
我想起她临行前拍着小郭的头说的那句话:“我若不在,你们难倒不过日子了?总要一样过下去的。”后来我问过陆师兄,知道她当日固执要去衡山,是情知时日无多,只不过拼了最后几口气送小贝回家,亲自交托在陆师兄手上。难怪当时我听她这话,只觉凶兆阴影驱之不去,果然是这个道理。那句话竟是她给我们的遗言,一念及此,我的心又一下一下绞着痛,赶忙丢开,不敢再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