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考之后,各个大学的各类加分考试都来了。父亲带着我去“华政”考试,他说是留个后路,但我更看重的是我的复旦加分,我跟我自己说我必须自己首先相信自己,否则也就真的没希望了。打电活给我一个已经考进复旦的学姐,她说高考实际上也就不过一道坎,迈过去的时候再回头,就会发现不过就是那样。然而我现在怎么就觉得这道坎那么长,那么崎岖。 -
四月的时候,有一个巨星从16楼化蝶远行。一个愚人节的玩笑却演变成整月的郁闷。我是一个从小看他电影、听他歌曲长大的小孩,从未想过世界上有那样轻松的一跳却能让我倍感人生的无常,也倍添心里的绝望。我和一个同样悲伤的朋友用了一个礼拜的时间看了50部他的旧作,把哀怨无限倍地放大。我更预备在卧室里张贴他遗像的海报,结果被父母一顿狠K,他们怕自杀会有传染性,于是坚决地要求我绝对地隔腐他的音像制品。[NextPage] -
在这个时期,全世界一下子开始重视起心理健康,“忧郁症”被铺天盖地地在媒体上放。朋友说其实最应该被关注心理的人是我们,高考后的自杀率是最恐怖的。但没人理我们,老师说我们现在最主要的任务是读书。而死不死那就是以后的问题了。 -
一个月以后,我的心思差不多又回到学习上了,人本来就是一种擅忘事的动物,更何况高考毕竟是自己的生命走向,而逝去的终究是一个和启己无关的人。 -
几个月里我忙着和数字套近乎。每天,无论当天有多少作业,完成后有多”晚,我都严格地要求自己必须做掉多少页数学练习卷,中国有句古话“勤能补拙”,我坚决地相信着这点,所以我把计划表压在桌下,若是哪天犯了懒没有完成,就用猩红的颜色在纸上记上叉,这个方法很管用,因为隔天我再次在桌前写作业时,那些叉便非常灼目得刺着我的眼,使我又想起不及格时的那种心痛,便不敢再违约。我还把我几次惨到不行的数学卷子贴满了整个房间,那些令人汗颜的分数能够很起作用地激励着我,但每次我父母进来的时候就浑身的不自在,他们说“人家都是在墙上贴奖状,你倒好,把这么难看的考卷张扬开来”,我说,现在不难看的话以后就永远不会好看了。 -
不晓得是这几个月的集训有了功效,还是老师为了给我们面子而出题简单了起来,反正在之后的考试中,分数慢慢地漂亮了,并且也开始改了上蹿下跳的弊病,这让我开心得一塌糊涂。但依班主任的说法是我的心态越来越好,才导致成绩的稳定。我不知道“心态”确切地是指什么,但信心的确是一样不可或缺的东西。后来我进了大学再去看这一段路的时候,我想有时人的自信就是靠一些很细小的东西来支撑的,几次的考试失败就能几乎摧毁掉一个人,但同样的,几次的成功也便能重塑信心,但这个“成功”的头是最难起的,就要看你有多大的劲从地上爬起来了。我在那几个月里拼命突击数学,现在想来对于学业上起的作用可能还不及在心理上起的功用,因为我花了大力气来攻克它,所以我有绝对的理由来相信我能看见付出辛劳后的收获。这种“绝对的理由”所赋予心灵上的力量是巨大的。 -
在全市的第二次模、拟考中,我发挥得很好。在文科班里我攀到了第一的位置,而在去年的高考中,我们学校有两个选文的学长学姐去了北大,老师于是甚至鼓动我去拿北大的零志愿表,而我心里所想的依旧是迈进我所一直渴望的理想大门,但这种“鼓动”却从某一个程度上让我坚信了自己的能力,当周围很多朋友为着志愿的事儿烦恼不已的时候,我毫不犹豫地在第一志愿上写上了那所有着红色围墙的大学的名字。 -
五月,照理应该是个最后冲刺的时段,但绷了半年的弦,让大家在这个时候都不约而同地开始疲倦起来,并且在这个时候,全中国来了了个名副其实的“不速之客”——“非典”,更把我们的生括之水搅得翻天覆地。满大街的口罩看得人心惊肉跳,北京的疫情报告像是临近世界末日。体温成了这个世界上最被人看重的东西,明星,比赛,战事,统统靠边。谣言漫天飞,小区里的宠物一下变得无影无踪,维生素C成为救命稻草,高考推迟的传闻编得像模像样,我们闻此着实兴奋了好一阵子,但教育部的郑重申明让我们从云霄跌到谷底。我们在这一片混乱中被老师告知要不忘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有空的时候要不忘看一下温度表,出入人多的地方要不忘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上海还算得上是平静,但气氛依旧是紧张万分,这让从来经历过大事的我们感觉到有一丝的刺激之感,沉闷的苦读之烦由此也一扫而尽。我们想尽办法从地摊上淘来各式漂亮的口罩一晃一晃戴到学校里来招摇,也有了充足的理由不喝开水,而去小卖部抢购富含维 C的“鲜橙多”。 -
四月的时候,有一个巨星从16楼化蝶远行。一个愚人节的玩笑却演变成整月的郁闷。我是一个从小看他电影、听他歌曲长大的小孩,从未想过世界上有那样轻松的一跳却能让我倍感人生的无常,也倍添心里的绝望。我和一个同样悲伤的朋友用了一个礼拜的时间看了50部他的旧作,把哀怨无限倍地放大。我更预备在卧室里张贴他遗像的海报,结果被父母一顿狠K,他们怕自杀会有传染性,于是坚决地要求我绝对地隔腐他的音像制品。[NextPage] -
在这个时期,全世界一下子开始重视起心理健康,“忧郁症”被铺天盖地地在媒体上放。朋友说其实最应该被关注心理的人是我们,高考后的自杀率是最恐怖的。但没人理我们,老师说我们现在最主要的任务是读书。而死不死那就是以后的问题了。 -
一个月以后,我的心思差不多又回到学习上了,人本来就是一种擅忘事的动物,更何况高考毕竟是自己的生命走向,而逝去的终究是一个和启己无关的人。 -
几个月里我忙着和数字套近乎。每天,无论当天有多少作业,完成后有多”晚,我都严格地要求自己必须做掉多少页数学练习卷,中国有句古话“勤能补拙”,我坚决地相信着这点,所以我把计划表压在桌下,若是哪天犯了懒没有完成,就用猩红的颜色在纸上记上叉,这个方法很管用,因为隔天我再次在桌前写作业时,那些叉便非常灼目得刺着我的眼,使我又想起不及格时的那种心痛,便不敢再违约。我还把我几次惨到不行的数学卷子贴满了整个房间,那些令人汗颜的分数能够很起作用地激励着我,但每次我父母进来的时候就浑身的不自在,他们说“人家都是在墙上贴奖状,你倒好,把这么难看的考卷张扬开来”,我说,现在不难看的话以后就永远不会好看了。 -
不晓得是这几个月的集训有了功效,还是老师为了给我们面子而出题简单了起来,反正在之后的考试中,分数慢慢地漂亮了,并且也开始改了上蹿下跳的弊病,这让我开心得一塌糊涂。但依班主任的说法是我的心态越来越好,才导致成绩的稳定。我不知道“心态”确切地是指什么,但信心的确是一样不可或缺的东西。后来我进了大学再去看这一段路的时候,我想有时人的自信就是靠一些很细小的东西来支撑的,几次的考试失败就能几乎摧毁掉一个人,但同样的,几次的成功也便能重塑信心,但这个“成功”的头是最难起的,就要看你有多大的劲从地上爬起来了。我在那几个月里拼命突击数学,现在想来对于学业上起的作用可能还不及在心理上起的功用,因为我花了大力气来攻克它,所以我有绝对的理由来相信我能看见付出辛劳后的收获。这种“绝对的理由”所赋予心灵上的力量是巨大的。 -
在全市的第二次模、拟考中,我发挥得很好。在文科班里我攀到了第一的位置,而在去年的高考中,我们学校有两个选文的学长学姐去了北大,老师于是甚至鼓动我去拿北大的零志愿表,而我心里所想的依旧是迈进我所一直渴望的理想大门,但这种“鼓动”却从某一个程度上让我坚信了自己的能力,当周围很多朋友为着志愿的事儿烦恼不已的时候,我毫不犹豫地在第一志愿上写上了那所有着红色围墙的大学的名字。 -
五月,照理应该是个最后冲刺的时段,但绷了半年的弦,让大家在这个时候都不约而同地开始疲倦起来,并且在这个时候,全中国来了了个名副其实的“不速之客”——“非典”,更把我们的生括之水搅得翻天覆地。满大街的口罩看得人心惊肉跳,北京的疫情报告像是临近世界末日。体温成了这个世界上最被人看重的东西,明星,比赛,战事,统统靠边。谣言漫天飞,小区里的宠物一下变得无影无踪,维生素C成为救命稻草,高考推迟的传闻编得像模像样,我们闻此着实兴奋了好一阵子,但教育部的郑重申明让我们从云霄跌到谷底。我们在这一片混乱中被老师告知要不忘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有空的时候要不忘看一下温度表,出入人多的地方要不忘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上海还算得上是平静,但气氛依旧是紧张万分,这让从来经历过大事的我们感觉到有一丝的刺激之感,沉闷的苦读之烦由此也一扫而尽。我们想尽办法从地摊上淘来各式漂亮的口罩一晃一晃戴到学校里来招摇,也有了充足的理由不喝开水,而去小卖部抢购富含维 C的“鲜橙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