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人类一般历史而言,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总要破坏旧的社会制度。但在各个不同民族和不同时期,破坏的程度并不一致。中国古代社会在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时候,对氏族社会的破坏是逐渐地、缓慢的。西周的封建宗族制度,就是封建制度和氏族制度相结合的一种制度。对氏族制度进行激烈破坏是在东周时期才发生的。
一、社会状况及文化状况
“礼崩乐坏”,政治上的动荡不安时期。
天子号令不行;
诸侯相互之间的兼并:大国吞大国,大国吞小国,小国吞最小国。原来有一百四五十个诸侯国,到了东周末,只剩下晋、楚、齐、秦、越五大国及鲁、宋、郑、卫等几个待亡的小国。
诸侯国内卿大夫地位的变化;
宗法制从制度上不复存在;
春秋战国时期在政治上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而在文化上却进入一个辉煌时期。
1.兼并、争霸使文化得以在大范围内传播:
2.大一统观念未建立,使学术有可能产生分化、裂变。
3.士阶层的崛起。从此一大批专门从事精神生产和精神活动的阶层形成,对中国文化发展影响巨大。
春秋士阶层的来源有三:
一是原来的士人。《左传》昭七年:“天有十日,人有十等……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皂臣舆,舆臣隶,隶臣僚,僚臣仆,仆臣台。”士为统治阶级的底层,在宗法制社会里,他们有一定数量的“食田”,又受过礼、乐、射、御、书、数六艺的教育,能文能武,平时任卿大夫的家臣,战时任下级军官。地位稳定,生活有保障。进入春秋时代,礼崩乐坏,宗法制逐渐被破坏,士的安定平稳的生活被破坏。一方面,士的生活不再有保障,他们除了“六艺”以外,一无所有;而另一方面,他们也不再受卿大夫的控制,有了人身自由。为后来形成的“士”阶级奠定了基础。
二是原来的王公贵族中的一些衰落子弟。原来的王公贵族子弟随着宗法制的被破坏,地位也已丧失,需要以自己的才智和口舌谋求生活来源。这样他们也就沦落成为“士”。
三是来自于原来被统治阶层中的一些杰出人物。原来的庶人阶层中,有一大批佼佼者,被称为“秀民”,被选拔出来担任一定职务。
作为一个群体,士拥有专门的文化知识,以脑力劳动为特征,并且形成了一种群体品格。这些品格有:
①博大的胸怀与开放的心态。由于他们不需依赖于某一特定的阶层,所以能有较为开阔的胸襟。他们往往能超越个人经济地位和阶级背景的狭隘限定,从社会进步、国家兴旺、民众富足的宏观规模和长远目标上思考政治人生。
②强烈的政治参与意识。希望学而有所用,“学而优则仕”希望将自己的主张付诸实施。这是当时各家各派的共同倾向。“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论语·子路》)形成了后世的所谓”忧国忧民“思想。
③以先知觉后知,以先觉觉后觉的社会责任感。孟子的一段话可以作为最好的说明:“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也。予,天年之先觉者也,予将以斯道觉斯民也。非予觉之,而谁也?”(《孟子·万章上》)这一点在儒家身上尤其体现得格外突出。
④道德修养自觉。各学派的观点不一,主张不一,但在道德修养方面,都有自己的标准和追求。其中尤以儒家为甚。他们有卓立不群的“清高”意识;有超越物质欲望追求的精神追求有自省的修养方式。
4.私学的兴起。周天子“天下共主”地位的丧失,不能养活原来专门从事文化活动的官员走出宫廷,走向下层或列国,推动了私家学者集团的产生。
有专门知识和技能的王官百工,陆续分散到各个诸侯国,有些人做官,有些人做师。这就进一步扩大了文化的传播。
殷商西周时期,文化教育掌握在巫和史的手中,只有贵族及其子弟才有受教育的权利。所谓学皆在官。由于图书典籍散落民间和诸侯国,再由于具有文化知识的士脱离王室,不再依附于别的阶层,有了独立活动的可能,所以私学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