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4
将死之鹰一节,很惊悚,幸而没有八阿哥在现场。
这里面还有一节,就是当时若曦已经要冲出去不顾一切为八爷求情了,结果被王喜拉住。这个情节在后文中有交待,是四爷嘱咐王喜拉住若曦的。
照着若曦当时的痛苦样子,我们喜爱八爷的人可以释怀一点。若曦这个人的矛盾点在于,她肯为了八爷去冒死求情,但不肯陪着八爷共患难。昨天BB说到了不确定性,如果不是一个矛盾,或者可以从心理学上进行解释。
在心理学上,人对于不确定的结果一般是趋避的。简单的例子就是:在给你50元,或者用扔硬币方式决定给你0元或100元时,更多人选直接拿50元。同样这种例子存在于生活中各种选择。八爷的不确定性,在于十六年中可能要遭受的磨难,见识过宫廷中的残酷,有种不确定的磨难可能会出其不意地降临到自己或者自己深爱的人身上,那种心理折磨,按照若曦的心思,估计也会短命的吧。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趋向于一个知道的可以把握的未来,对于在宫廷中步步惊心的若曦来说,可能是最好的选择了。(虽然对八爷极不公)
康师傅竟然都不放心让八爷一个人回京,还派了十四监视他一起回去。难怪从若曦到八爷,都会怀疑到十四。


到家时,不离不弃的明慧守在家门口。
和若曦分手后,尤其是在被康师傅打压后,八爷时常出现这样不悲不喜表情。雨中罚跪那段,仿佛身子不是自己的了。这段也有类似,还能怎么坏呢?可就是这样的不悲不喜,却更令人揪心难过。

落寞的笑意


不甘心。八爷一生就是这个不甘心哪。
哪里做错了?哪些人信错了?
他比别人努力,他有理由得到更好的结果。如果放在现代,他一定会是一个很成功的人啊!

痛极,反笑。

在这样的时刻,还没有责怪任何人,没有迁怒。没有怨阿玛,没有怨出身低的额娘,没有怨可能对不起自己的人,却只怨自己。
我只想说,这样深刻自省的人,会很自苦。但是,对于自己的家人朋友来说,这是多么好的人品啊。
我忍不住要说一下四爷。四爷登基之后,所有若曦的苦,都来自于他将自己/十三/若曦这些年受的苦都怪罪他人。其实,四爷这样冷静的人应该知道,只是立场不同而已,这些不应该都付诸仇恨。在自己有力量去报复的时候,去复仇,不是力量的表现;在自己有力量去报复的时候,去宽恕,才是力量。
两下相比,判若云泥。


整个世界的寂寞。
天地之间,古往今来,何曾承载过如此深重的悲哀与寂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