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290贴子:13,115
  • 11回复贴,共1

最近越南的话题蛮多的,跟大家聊聊······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浅议越南阮朝服饰:在明清之间摇摆


1楼2011-09-07 20:09回复
    西元1771年,清纯帝乾隆三十六年,越南阮岳、阮侣、阮惠三兄弟发起西山暴动,建立伪西山朝廷,并于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灭亡黎朝。在法国的支持下,广南朝王室末裔阮福映在清睿帝伪西山嘉庆七年,几西元1802年率军剿灭伪西山朝,建都于富春,即今日越南中部的顺化,国号“南越”,史称“阮朝” (Nguyễn) (南朝王国时代)(1533年-1802年)—(脱离清朝藩属,建立帝国,称皇帝)(1802年-1945年)。自称“南朝”,并称满清为北朝。 由于嘉定、永隆两地在阮氏复兴中出力最多,阮福映定年号为嘉隆,史称世祖。当年十二月,阮福映上清帝,请求获得册封。但清睿帝认为“南越所包甚广,今两广地皆在其内,阮福映全有安南,亦不过交趾故地,不得以南越名国。”于是改其国名为“越南”。次年六月,命广西按察使齐布森出使越南,册封阮福映为越南国王。从此“越南”作为国名被一直沿用。


    2楼2011-09-07 20:19
    回复
      紫弦鸣雪 中有很多阮朝的图片,有兴趣去的话大家就去看看。


      4楼2011-09-07 20:31
      回复
        难道后人都没发现穿的是蟒袍吗


        5楼2011-09-07 20:50
        回复
          睡不着,接着发······


          7楼2011-09-08 00:58
          回复
            在阮氏复国之前越南的正统王朝乃是黎朝。黎朝被伪西山朝所灭。末代黎王流亡中土,却依旧遭到了命运的嘲弄,而他的遭遇也使满清帝国在越南人严重成了一个两面三刀的角色······
            (二) 发生在中国的越南君臣 “被剃发”事件


            8楼2011-09-08 01:05
            回复
              清高宗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 越南西山LUAN军彻底摧毁了名存实亡的后黎王朝,当时扶助黎朝的清军也大败而归。二月初,后黎末主黎维祁及宫眷、臣僚五十四人随清将孙士毅到广西南宁城,未几,广西巡抚孙永清将他们安置在桂林,“日给米盐、薪蔬, 俾资养赡”,此后,黎朝旧臣潘启德、阮廷沛、丁迓衡等也纷纷来清避难。
              


              9楼2011-09-08 01:11
              回复
                而后伪西山头目阮惠改名光平,对内自称“光中皇帝”,遣侄阮光显至北京“谢罪称臣”,表示阮光平将于清纯帝乾隆八旬庆典时如清祝寿,清纯帝鉴其“诚心悔罪,已往之事不复深究”,竟决定改封阮光平为安南国王。而对于黎维祁,则认为是个扶不起的阿斗,觉得“天心竟有厌弃黎氏之意”。将其留置在桂林“酌给养赡”,同时命令黎维祁及其臣属“一体剃发, 改用天朝服色”。
                


                10楼2011-09-08 01:12
                回复
                  《钦定越史通鉴纲目》载::“四月福康安回桂林,托言夏天炎暑,暂且休兵,俟秋调遣。又给(黎维祁)帝曰:师期不远,嗣王当亲率向导,但安南服色素为西山所侮,兵行诡道,不若剃发改装,以眩贼兵,俟复国后,仍从本俗。帝不虞其诈,随勉从之。凡我国人前后至者,康安亦悉令剃发易服,即密奏言:黎嗣情愿安居中土,无意乞援,请纳西山使......”。据这些材料来看,黎王剃发也实属只为复国计之无奈举动。此举也遭到不少黎朝流亡大臣的强烈抵制,越史又记:流亡大臣黎侗、郑宪等十人,后亦被福康安召至广西,强迫其剃发易服如清人样。黎侗说:“公召我等前来未议何事,而劝我等剃发易服,究为何意?吾辈头可断,而发不可剃!皮可剥,而服不能易!”福康安大怒,令将其全部解回燕京,行至山东适逢清纯帝出游,帝乃垂问安南国王已尊清俗剃发易服,而何此辈不肯?黎侗奏称:“吾等万里相从,请按本国之俗面见国王,尔后遵旨。”清纯帝赞其忠,然终因黎侗不肯剃发,按违命之罪长期监禁。
                  


                  11楼2011-09-08 01:15
                  回复
                    对越史所称剃发为黎王勉强从之,清史有异,称黎维祁与诸臣剃发“非但毫无勉强,且各有喜色”。对于监禁黎侗的原因也并非是什么拒不剃发,而是认为黎侗等人“既藉忠义之名, 出辞坚执, 若令仍回安南”,必继续与西山为敌,“既与阮光平无益”,又难免杀身之祸,为不忍心让忠义之士遭此下场,因此“暂交刑部监禁”,并谕令阮光平,“已将黎侗留京,不能复行煽惑, 永绝后患”。
                    亡黎君臣已剃发易服,但清廷却未再次出兵相助,黎王痛恨为清人所戏,遂与范如松、黄益晓、黎昕、阮国栋、阮曰肇、黎贵适、阮廷绵、黎文张、黎松、黎式等臣,歃血盟誓,拟冒死具表请求援兵。如不允,划愿得宣光、太原二省之地,归奉宗祀;若再不允,则请准予归国,入嘉定之地,与阮主共图复国。表章草拟完毕,先面陈镶黄旗都统金简,金简不听,君臣伏庭哭号。金简不得已而慰之,并称:“先请回馆休息,容商量后作答。”金简遂与和坤共谋,使其君臣离散,不得聚首生事。清廷遂将参与此事的流亡大臣悉数流放,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夏四月,黄益晓被流放到伊犁,黎昕到奉天,范如松到黑龙江,阮国栋到吉林,阮曰肇、黎贵适、阮廷绵、谭慎厂、黎文张到热河张家口。只留范廷僐、丁迓衡侍奉黎王。
                    


                    12楼2011-09-08 01:17
                    回复
                      黎维祁闻知此事,心中忧愤难当,次日晨驰马到金简府邸,想为被流放诸臣苦诉陈情,适值金简到圆明园朝见清纯帝,他追至园门,被守园官军拦阻不放入内。王身边有车马僮名阮文涓者,见官军无礼,怒骂:“汝等无礼,敢辱我国王”,捡起瓦片砖头向他们掷去。官军围上来殴打文涓,并绑缚刑司,月余方才释回,后即病死。自此之后,黎王心中忧愠,不敢再言请兵之事。到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五月,其子因染痘症而卒。黎维祁因此哀痛病倒,病势日益严重,至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十月病死,享年二十八岁。乾隆帝命以公爵之礼,葬于东直门外将台窝,至今北京尚有安南营这一地名。十几年后阮世祖剿灭伪西山朝,才派使臣将末代黎王的灵柩迎回国奉安如仪。追谥愍皇帝。
                      


                      13楼2011-09-08 01:2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