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de蜻蜓吧 关注:22贴子:1,989
  • 0回复贴,共1

知觉的“反思”与洛克的“反省”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知觉”阶段所谓的“反思”,不同于洛克的反省经验;知觉对事物作为普遍媒介的认取与其对事物作为单一体的认取,也与洛克关于感觉与反省的划分无关。
什么是知觉阶段“我的反思”(意识的反思)?既可以是自我对事物的设定为一(在洛克那被称之为反省经验),也可以是自我的看、尝、触这些由感官的多样性而来的“感觉”(在洛克那被称之为感觉经验)。[1]
因此,什么是反思,什么不是反思,并不取决于自我改变事物的方式(例如,仿佛我的看、尝、触不是反思,而我的设定为一就是的),而取决于知觉在事
物中究竟认取什么为真——当知觉在事物中认取普遍媒介为真时,排他的单一性就被归于自我的反思;当知觉在事物中认取排他的单一性为真时,普遍媒介就被归于
我的反思。所以,黑格尔这里所谈的东西和洛克的认识论没有太大的关系,因为洛克关于两种经验(感觉和反省)的划分乃是观念的两个不可混淆的来源,而黑格尔
的划分(或者说知觉的划分)却是不断地变换着立场的;而且,如果说知觉在这里确实做了某种划分的话,它所做的也不是洛克那里的感觉和反省的划分,而是知觉
的觉知(Auffassen/apprehension)[2]与反思(Reflexion/reflection)的划分。
觉知(Auffassen/apprehension)是知觉对事物的认其为真,也就是对事物的真理性的单纯认识,而反思却是对事物的真理性的改
变,是事物的自身等同的反面。显然,知觉作出两者的区分,目的是为了消解前一阶段在事物概念中所经验到的矛盾(普遍媒介与单一体、多与一之间的矛盾),把
矛盾的一方归于事物的真理性,归于知觉的Auffassen,而把矛盾的另一方归于幻觉,归于意识的Reflexion。由于普遍媒介与单一体交替地出现
为事物的真理并且同样多地交替出现为真理性的反面,所以意识也就交替地为事物的矛盾承担责任——一会儿把前者(普遍媒介)归于反思而把后者(单一体)归于
事物,一会儿又把后者归于反思而把前者归于事物[3]。这种认识论显然和洛克的认识论无关。
[1]关于看、尝、触这些感觉活动也可以被称之为“反思”,参见《精神现象学》贺王译本上卷第80页:“如果在知觉的过程中,有某种东西出现和它
相矛盾,那么我就认为这是由于我的反思……现在在知觉中又出现许多不同的特质……但是事物是单一体,一有这样的多样性,它就停止其为单一体了,于是我们意
识到,这种多样性是落在我们之内。所以事实上这物由我们的眼睛看来只是白的,由我们的舌头尝来又是咸的,由我们的触觉感到,又是立方形的。这些方面的整个
多样性我们不是从事物得来,而是从我们得来……由于我们看出来使我们具有共同媒介这一特性的,乃是我们的反思,我们就保持住事物的自我等同性、及其作为单
一体的真理性。”
[2]查网络词典,德语的Auffassen也有英语perception的意思。
[3]这是意识对待知觉的“第二种态度”,“这种态度认为事物是真正地自身等同的,而认意识自身为自身等同的反面,为脱离自身等同的事物而返回到
自身(反思——引者注)。”黑格尔接着这第二种态度之后,指出了反思并非仅仅是意识的作用,同时也是事物自身的运动,所以“现在(经过了前面的那种态度之
后——引者注)对于意识来说,对象就是这整个运动(自身等同与自身不等同交替出现的运动——引者注),这个运动以前被认为一部分属于对象,一部分属于意识
(反思——引者注)。”参见《精神现象学》贺王译本上卷,第82页。
————————————
知觉的态度按照三个递进的程序进行,
1.知觉直接地在对象中经验到矛盾,当它认取事物为普遍的媒介时,发现事物又是排他的单一;当它认取事物为排他的单一时,发现事物又是普遍的媒介。于是
2.知觉作出一种区分,将事物的矛盾分离开来,把自身等同归于事物,把自身不等同归于意识(反思)。这就有了意识交替地为事物的矛盾承担责任:当事物被认取为普遍媒介时,排他的单一归咎于意识的反思;当事物被认取为排他的单一时,普遍的媒介归咎于意识的反思。然而
3.自身等同与自身不等同并非分离的两个方面,其一属于对象,其一属于意识;毋宁说,等同与不等同乃是事物自身的整个运动,因此事物也是有反思的(而非意识才有),于是事物的矛盾被归于现象自身的运动,进而被归于力的游戏——从力的游戏乃过渡到力的内在核心(知性)。


1楼2011-09-07 19:47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