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4年仲秋的一天,一名大阪城的密使来到了九度山中,带来丰臣家的旨意——邀请真田幸村出山,为丰臣家作战,对抗德川家康的攻势。 这一消息点燃了幸村内心深处的火种,为了证明自己的才能,也为了能向德川家复仇,幸村接受了丰臣家的邀请。当年十月初的某一天,幸村召集村人召开酒宴,当所有人酣醉之时,幸村则带着少数家臣逃离了九度山,随行的还有自己13岁的长子——真田大助幸昌。 1614年十月上旬,幸村一行人出现在大阪城中。由于其父昌幸的名声,幸村在大阪颇受欢迎,很快就被任命为军胤队长,以军师的身份频频出席高层军事会胤议。自认为可以发挥才能的幸村此时也志得意满,光彩焕发,极力阐述自己的战术策略。但由于他的许多出城野胤战的想法过于冒险,与大阪高层意见不合,因而没有被完全采纳。而在大阪城南三之丸南面建造的防御城堡"真田丸"则是幸村比较成功的策略之一——大阪城的西面是濑户内海,北面是天满川、淀川,东面则是大和川的支流,地形复杂,提供了一定的防御力。相比之下,大阪城南则多数是宽阔的平地,防御力较弱。大阪城中的二位军师——真田幸村和后藤基次同时注意到了这一点,并先后向丰臣家的领胤导层提出在大阪城南面建造一座出城(指修建于城墙之外的小城,可以作为防御工事)。两人的提议均得到了采纳,但在到底是由谁来主持修建以及负责守备的问题上,两位豪杰都自告奋勇各不相让,以至于在一段时期内发生了激烈的争执。 就在二人争执不下之时,大阪城内忽然兴起了奇怪的谣言: "幸村殿之所以要在南面城外防守,乃是为了方便与其兄信之联络,把德川大军引入城来……" 而后藤基次听到这种传言之后,当即严肃的表示: "幸村殿在出城守备乃是为了更好的向敌军挑战,这样的谣言真是痴人说梦!" 随后,基次主动辞退了建造出城的工作,把这项任务转让给了真田幸村,通过自己的行动表达了对幸村的坚决支持。 最后,这座出城,在幸村的主持下,于大阪城南平野口正面、惣构东南面建筑完成。这座被称作"真田丸"的建筑物是一座扇形的城砦,三面挖掘了壕沟,树立了双重的栅栏,城中设置了箭塔、瞭望和楼阁,每一点八米就开了六个枪眼,是一座坚固的防御工事。真田丸的建造,不但弥补了大阪城南相对薄弱的防御力,同时为大阪军出城野胤战之时,能够迅速的占领城南的篠山高地创造了便利条件。 就在真田丸建造期间,关于幸村与德川方勾结的谣言仍然没有完全消除。大阪的高层仍然不能完全消除对幸村的疑虑,最终决定在真田丸后方的惣构地方安置一万大军,以备幸村投敌反戈一击。 1614年11月,大阪城周围战争的气味越来越浓烈。真田幸村为了争取主动,派小股部胤队离开真田丸,在其南面的小桥地方的篠山警戒。 另一方面,1614年11月11日之后,德川军徐徐的缩小了对大阪城的包围网,向大阪城南步步逼近,在据大阪城一点五公里的地方安营扎寨。 战争一开始,德川方作出了长期包围的架势,这样的形势对于幸村这样满心复仇烈火的武士来讲实在难以忍受,于是他策划了一次狙击家康的计划—— 1614年11月27日,真田幸村通过忍者的情报得知,家康将在次日亲自乘船到福嶋方面视察战场,认为这是一举击毙家康的绝佳机会,当即召集了善于使用铁炮的士兵50人以及武艺高强的武士18人,于当晚22时左右乘船从天满川出发,隐藏在博劳渊南面的芦苇丛中。当时正值严冬,天气很冷,真田的士兵们不得不抱在一起取暖,幸村便和士兵们一起喝酒跳舞取暖,并把油脂涂抹在裸胤露的皮肤上以防止冻伤,坚持等待着家康的到来。 而另一方面,28日早晨,正当家康照原计划要乘船出巡时,却不知为什么原因被德川秀忠阻止了,而是派遣本多正纯代为巡查。苦等了一夜的幸村等人发现了这一变化之后无比失望,当即有士兵提出狙击本多正纯,但幸村断然拒绝道: "我是为了狙击家康而来的,杀死其他人又有何用!" 说罢,便带兵悄然撤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