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年前的雨,三百年后的风,日升月落,斗转星移。努尔哈赤的光荣在蓝天与厚土间蔓延铺展。
那一块方城锁住了沈阳文明的兴起,并随着时间的流逝在沈阳方圆之内扎根繁衍。在未来的几天里,我们将为您呈现一系列真实的人物原型,作为清文化融入沈阳文化的模本,他们分布在沈阳市的各个角落,作为平凡的农、工、商、学、政,从自身的变化体味着清文化与现代都市文化的交会。之所以选取他们,因为他们都有一个特殊的姓氏———爱新觉罗。
在沈阳市辽中县蒲河村,提起肇俊哲,并没有在都市里的轰动效应,老辈人很少有知道的,反而是年轻一些的会提醒长辈:“就是新生家的孩子,现在踢球呢。”
肇新生是肇俊哲的父亲,在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肇新生和父母就生活在蒲河村这一片土地上,他们是包朗阿的后人。尽管搬到城里的时间已经跨越了半个世纪,他们一家也早已经从农民转变为工人和球员,但是肇姓仍旧明白无误地告诉人们,他们是爱新觉罗的后裔。
一个皮球改变了人生
见到肇新生是在上周日下午,他刚刚从铁西转了两次公交车赶回家,“我姐和妹妹的孙子都在练足球,我上午给他们加加课。”出现在记者面前的肇新生身材瘦削,笑起来眼角的皱纹会显示年龄的秘密,但是从步履上,你不会相信这是一位已经61岁的老人。
肇新生现在的家就在小肇结婚后买的房子对面,100多平方米的屋子布置得很淡雅。比较与众不同的是,在家里卧室和厨房的一角,都摆放着努尔哈赤的画像,其中在卧室的一幅前边是肇俊哲小时候得的一些奖杯。
对民族的最初印象留在老肇脑海中的就是民族的传说和老家蒲河村。传说中满族是仙女的孩子,在长白山东北布库里山,有一个湖泊叫布勒瑚里湖。很久以前,有三位仙女来到湖中沐浴,这三仙女是姐妹三人,老大叫恩古伦,老二叫正古伦,老三叫佛库伦。正当她们在湖中嬉戏之时,忽然飞来一只口衔朱果的喜鹊,在三妹佛库伦头上盘旋不去,并将口中朱果丢落在佛库伦手中。佛库伦不慎吃下了那枚果子以后便怀孕了,生下了传说中满族的始祖布库里雍顺。
在现在的蒲河村家庙里还供奉着这三位仙女。尽管离开出生地蒲河村已经半个世纪了,但是每年他都会带着孩子回去一次,“家里老人都安葬在那里。”话语间提到肇俊哲时,老肇像所有球迷一样称呼儿子为小肇。
“论起辈分来,小肇是我的孙子辈呢。”在蒲河村,村民肇毓库对肇新生一家印象深刻,“那时候小肇也就六七岁,我偶尔会去他们位于铁西的家里坐坐。”肇毓库回忆,当时家里,房子也就20多平方米,除了摆两张床就再也放不下别的了,父子俩成天练球,走到哪孩子都是球不离脚。两口子一个月的工资也就七八十元,宁可自己吃咸菜,给孩子买烧鸡。
“说实话,真是从来也没有想到过踢足球还能赚钱、住大房子。”老肇说,其实当时想法特别简单,那时电视里都演《少林寺》,孩子们看完后就整天拿着竹竿“哼哈”地比画,大人也照看不过来。小肇曾经在五六个幼儿园小朋友的赛跑比赛中赢了个皮球,老肇于是合计着,干脆就让小肇踢球吧。当时正好南湖大院要成立少儿足球班,于是小肇便开始了他的踢球之路。
肇俊哲是启字辈
1953年,还是小孩的肇新生跟着父母离开蒲河,搬进了沈阳城里,父亲在沈阳化工厂工作。那时候他对自己的祖先了解不多,甚至是不屑于了解的。
其实,像老肇这样的状况在很多已经搬到沈阳市内的爱新觉罗后裔中都很普遍。现在省水利厅工作的肇普兴,也祖居蒲河村,属于包朗阿的后人。小时候他的名字叫做溥兴阿,溥是辈分上确定的字,他和溥仪是同辈人,而兴阿据说是由一个蒙古人给取的名字,意为初升的太阳。但这也是他对于自己姓氏家族的惟一记忆,除此之外,家里没有人特意提起过关于家族姓氏的任何历史。
那一块方城锁住了沈阳文明的兴起,并随着时间的流逝在沈阳方圆之内扎根繁衍。在未来的几天里,我们将为您呈现一系列真实的人物原型,作为清文化融入沈阳文化的模本,他们分布在沈阳市的各个角落,作为平凡的农、工、商、学、政,从自身的变化体味着清文化与现代都市文化的交会。之所以选取他们,因为他们都有一个特殊的姓氏———爱新觉罗。
在沈阳市辽中县蒲河村,提起肇俊哲,并没有在都市里的轰动效应,老辈人很少有知道的,反而是年轻一些的会提醒长辈:“就是新生家的孩子,现在踢球呢。”
肇新生是肇俊哲的父亲,在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肇新生和父母就生活在蒲河村这一片土地上,他们是包朗阿的后人。尽管搬到城里的时间已经跨越了半个世纪,他们一家也早已经从农民转变为工人和球员,但是肇姓仍旧明白无误地告诉人们,他们是爱新觉罗的后裔。
一个皮球改变了人生
见到肇新生是在上周日下午,他刚刚从铁西转了两次公交车赶回家,“我姐和妹妹的孙子都在练足球,我上午给他们加加课。”出现在记者面前的肇新生身材瘦削,笑起来眼角的皱纹会显示年龄的秘密,但是从步履上,你不会相信这是一位已经61岁的老人。
肇新生现在的家就在小肇结婚后买的房子对面,100多平方米的屋子布置得很淡雅。比较与众不同的是,在家里卧室和厨房的一角,都摆放着努尔哈赤的画像,其中在卧室的一幅前边是肇俊哲小时候得的一些奖杯。
对民族的最初印象留在老肇脑海中的就是民族的传说和老家蒲河村。传说中满族是仙女的孩子,在长白山东北布库里山,有一个湖泊叫布勒瑚里湖。很久以前,有三位仙女来到湖中沐浴,这三仙女是姐妹三人,老大叫恩古伦,老二叫正古伦,老三叫佛库伦。正当她们在湖中嬉戏之时,忽然飞来一只口衔朱果的喜鹊,在三妹佛库伦头上盘旋不去,并将口中朱果丢落在佛库伦手中。佛库伦不慎吃下了那枚果子以后便怀孕了,生下了传说中满族的始祖布库里雍顺。
在现在的蒲河村家庙里还供奉着这三位仙女。尽管离开出生地蒲河村已经半个世纪了,但是每年他都会带着孩子回去一次,“家里老人都安葬在那里。”话语间提到肇俊哲时,老肇像所有球迷一样称呼儿子为小肇。
“论起辈分来,小肇是我的孙子辈呢。”在蒲河村,村民肇毓库对肇新生一家印象深刻,“那时候小肇也就六七岁,我偶尔会去他们位于铁西的家里坐坐。”肇毓库回忆,当时家里,房子也就20多平方米,除了摆两张床就再也放不下别的了,父子俩成天练球,走到哪孩子都是球不离脚。两口子一个月的工资也就七八十元,宁可自己吃咸菜,给孩子买烧鸡。
“说实话,真是从来也没有想到过踢足球还能赚钱、住大房子。”老肇说,其实当时想法特别简单,那时电视里都演《少林寺》,孩子们看完后就整天拿着竹竿“哼哈”地比画,大人也照看不过来。小肇曾经在五六个幼儿园小朋友的赛跑比赛中赢了个皮球,老肇于是合计着,干脆就让小肇踢球吧。当时正好南湖大院要成立少儿足球班,于是小肇便开始了他的踢球之路。
肇俊哲是启字辈
1953年,还是小孩的肇新生跟着父母离开蒲河,搬进了沈阳城里,父亲在沈阳化工厂工作。那时候他对自己的祖先了解不多,甚至是不屑于了解的。
其实,像老肇这样的状况在很多已经搬到沈阳市内的爱新觉罗后裔中都很普遍。现在省水利厅工作的肇普兴,也祖居蒲河村,属于包朗阿的后人。小时候他的名字叫做溥兴阿,溥是辈分上确定的字,他和溥仪是同辈人,而兴阿据说是由一个蒙古人给取的名字,意为初升的太阳。但这也是他对于自己姓氏家族的惟一记忆,除此之外,家里没有人特意提起过关于家族姓氏的任何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