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俊哲吧 关注:1,654贴子:10,852
  • 10回复贴,共1

肇俊哲是大清皇室爱新觉罗后代、流着皇家血统的球星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三百年前的雨,三百年后的风,日升月落,斗转星移。努尔哈赤的光荣在蓝天与厚土间蔓延铺展。
那一块方城锁住了沈阳文明的兴起,并随着时间的流逝在沈阳方圆之内扎根繁衍。在未来的几天里,我们将为您呈现一系列真实的人物原型,作为清文化融入沈阳文化的模本,他们分布在沈阳市的各个角落,作为平凡的农、工、商、学、政,从自身的变化体味着清文化与现代都市文化的交会。之所以选取他们,因为他们都有一个特殊的姓氏———爱新觉罗。
在沈阳市辽中县蒲河村,提起肇俊哲,并没有在都市里的轰动效应,老辈人很少有知道的,反而是年轻一些的会提醒长辈:“就是新生家的孩子,现在踢球呢。”
肇新生是肇俊哲的父亲,在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肇新生和父母就生活在蒲河村这一片土地上,他们是包朗阿的后人。尽管搬到城里的时间已经跨越了半个世纪,他们一家也早已经从农民转变为工人和球员,但是肇姓仍旧明白无误地告诉人们,他们是爱新觉罗的后裔。
一个皮球改变了人生
见到肇新生是在上周日下午,他刚刚从铁西转了两次公交车赶回家,“我姐和妹妹的孙子都在练足球,我上午给他们加加课。”出现在记者面前的肇新生身材瘦削,笑起来眼角的皱纹会显示年龄的秘密,但是从步履上,你不会相信这是一位已经61岁的老人。
肇新生现在的家就在小肇结婚后买的房子对面,100多平方米的屋子布置得很淡雅。比较与众不同的是,在家里卧室和厨房的一角,都摆放着努尔哈赤的画像,其中在卧室的一幅前边是肇俊哲小时候得的一些奖杯。
对民族的最初印象留在老肇脑海中的就是民族的传说和老家蒲河村。传说中满族是仙女的孩子,在长白山东北布库里山,有一个湖泊叫布勒瑚里湖。很久以前,有三位仙女来到湖中沐浴,这三仙女是姐妹三人,老大叫恩古伦,老二叫正古伦,老三叫佛库伦。正当她们在湖中嬉戏之时,忽然飞来一只口衔朱果的喜鹊,在三妹佛库伦头上盘旋不去,并将口中朱果丢落在佛库伦手中。佛库伦不慎吃下了那枚果子以后便怀孕了,生下了传说中满族的始祖布库里雍顺。
在现在的蒲河村家庙里还供奉着这三位仙女。尽管离开出生地蒲河村已经半个世纪了,但是每年他都会带着孩子回去一次,“家里老人都安葬在那里。”话语间提到肇俊哲时,老肇像所有球迷一样称呼儿子为小肇。
“论起辈分来,小肇是我的孙子辈呢。”在蒲河村,村民肇毓库对肇新生一家印象深刻,“那时候小肇也就六七岁,我偶尔会去他们位于铁西的家里坐坐。”肇毓库回忆,当时家里,房子也就20多平方米,除了摆两张床就再也放不下别的了,父子俩成天练球,走到哪孩子都是球不离脚。两口子一个月的工资也就七八十元,宁可自己吃咸菜,给孩子买烧鸡。
“说实话,真是从来也没有想到过踢足球还能赚钱、住大房子。”老肇说,其实当时想法特别简单,那时电视里都演《少林寺》,孩子们看完后就整天拿着竹竿“哼哈”地比画,大人也照看不过来。小肇曾经在五六个幼儿园小朋友的赛跑比赛中赢了个皮球,老肇于是合计着,干脆就让小肇踢球吧。当时正好南湖大院要成立少儿足球班,于是小肇便开始了他的踢球之路。
肇俊哲是启字辈
1953年,还是小孩的肇新生跟着父母离开蒲河,搬进了沈阳城里,父亲在沈阳化工厂工作。那时候他对自己的祖先了解不多,甚至是不屑于了解的。
其实,像老肇这样的状况在很多已经搬到沈阳市内的爱新觉罗后裔中都很普遍。现在省水利厅工作的肇普兴,也祖居蒲河村,属于包朗阿的后人。小时候他的名字叫做溥兴阿,溥是辈分上确定的字,他和溥仪是同辈人,而兴阿据说是由一个蒙古人给取的名字,意为初升的太阳。但这也是他对于自己姓氏家族的惟一记忆,除此之外,家里没有人特意提起过关于家族姓氏的任何历史。



1楼2011-09-03 12:18回复

    老肇开始注意到自己的姓氏是在一次出差北京时的经历。“那时小肇15岁时入选国家少年队,临出国之前我去北京看他,给送点东西。当时住在天坛体育场看台底下的招待所,里边有并排的两张床。同屋住的是一个在四川成都大学毕业的人,闲谈之间,他知道我的姓,并且是爱新觉罗的后裔,说可以把这个当成教育孩子的一种方式。”
    但是,文化水平不高的老肇对这个并不了解,此后他开始刻意地去学习那段家族历史,问沈阳市研究满族的专家,认识了很多同族人,看努尔哈赤的传说和历史。
    他这才知道,在入关以前,满人只有族姓,因为一个村子或者部落都是一个姓氏,因此不会出现在彼此称呼中。爱新觉罗后改汉姓时主要有肇、金、罗、德、洪、依、海等,“爱新”是女真语,意为“金”,“觉罗”是皇族的意思。
    原本满族人孩子的名字是没有代表辈分的字的,在统一中国之后逐渐学习汉人的文化,于是在康熙年间钦定了辈分,由康熙皇帝下一代开始排起,即:允、永、绵、奕、载、溥、毓、恒、启、焘、闓、增、祺。1938年修续爱新觉罗氏宗谱的同时,溥仪又添了12个字,“敬志开瑞,锡英源盛,正兆懋祥”。沈阳故宫博物院研究室主任佟悦介绍,原本是只有宗室即黄带子的后人才使用这些字,但是后来由于便于记忆自己的辈分和祖先,因此使用者逐渐广泛。按照这样的排行,肇新生是恒字辈,肇俊哲是启字辈,国学大师启功先生就属此辈,将来肇俊哲的孩子名字中应该含有焘字。
    从“铁骑”八旗到足球场
    1993年,由一批小运动员组成的健力宝足球队赴巴西学习,其中有小肇从小的队友李金羽、李铁等。由于年龄不够,小肇没能入选。在这个过程中,老肇带着小肇坚持看国内转播的惟一一个欧洲高水平足球联赛意甲,让小肇学习技术脚法。小肇当时个头矮,老肇就让他着重学习左拉、谢育新等队员的技术。
    但是,在1995年看了健力宝队员回国打的比赛以后,老肇和小肇都觉得在巴西的学习的确让这批队员受益匪浅,这让小肇觉得有些泄气了。“当时请教练给训练过,认为小肇年纪还小,技术都挺好的,就是有些缺乏自信。”老肇回忆说,这时,他忽然想起了自己的祖先们。
    “我开始给小肇刻意强调我们是爱新觉罗的子孙,来增强他的自信心。”老肇相信孩子身上还是有些“遗传因子”存在的,早先的八旗制度,前几位皇帝都是戎马生涯,这些都可以体现在足球场上,球场就是一个战场。
    “我告诉小肇,别看你爸爸是个老工人不会踢球,但是我们的祖先努尔哈赤是英雄,将门也得出虎子。”说到这里,老肇不好意思地笑笑,“这说法可能不严谨、不全面,但是对小肇确实起到很大的作用。”
    在记者采访中,很多爱新觉罗的后裔都相信这种八旗留下来的“遗传”,让他们有特别强烈的纪律感和团队精神。沈阳满族联谊会秘书长洪海波告诉记者,尽管他没有当过兵,但是工作时就曾经有同事认为他很适合当兵。
    尽管自己已经不再去工厂工作,小肇的收入也让家里过上了好日子,但是老肇认为自己骨子里还是个工人。
    “现在沈阳还是工人阶层占据大部分比重,毕竟这里曾经是以工业城市著称,即使有些人下岗了、做买卖了,但是骨子里的工人性格没有改变。”老肇以自己为例,“我还卖过鱼呢,可我从来也没觉得自己是个生意人。”
    老肇眼中,工人的性格就是非常容易满足,热爱国家、热爱集体。在这些特点上,老肇和小肇都很明显,“小肇踢球不怕竞争,越有压力越好,但是有点成绩以后容易满足,容易飘。在辽宁队没啥竞争,所以状态容易下滑。这点跟我一样。”
    至于爱国精神,老肇说,当初让小肇学球,一部分原因也是当他看到外国人在球场上耀武扬威时的耻辱感,“有一次小肇他们打外国队打输了,我一宿没睡着觉,然后整整6天没好意思出屋,就怕有人跟我谈足球。”
    老肇觉得,满族是个少数民族,每个民族都是国家的一部分,一个不爱民族的人怎么热爱国家,56个民族的人民都应该热爱祖国。现在小肇在足球场上干点脏活、累活,是为了国家的利益,不是为了自己,这就是民族文化的一个方面,“可能这就是一个老工人的想法吧”。


    2楼2011-09-03 12:18
    回复
      肇俊哲朋友们好!助助兴!


      


      4楼2011-10-23 15:10
      收起回复
        呵呵


        5楼2011-10-27 12:12
        回复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3-12-03 20:37
          收起回复
            他依旧是大清的兵勇。他肯定是最后的清兵了。


            9楼2014-02-26 16:07
            回复
              肇俊哲肇俊哲一生一世一肇队肇哥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4-03-23 08:02
              回复
                逼样还你是爱新觉罗后人我才是那!!!!!我姥是爱新觉罗真正的后人!!!!!!!以后都别***装逼***妈的!!!!!!


                11楼2017-05-03 13:03
                回复